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 (共19位医生)

科室简介

感染性疾病科成立于1979年5月11日,其前身是1956年由篮永英教授创建的内科传染病学专业组,1957年成立传染病学教研组,开设病床30张,共有医师3人,副教授、讲师各1人。1979年传染科独立,设病床38张, 1992年已发展到56张。门诊设肝炎诊室、呼吸道诊室、肠道诊室、注射室、B超室及药房。几十年来,老一辈艰苦创业,辛勤耕耘,为传染病学科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蓝永英、周桂英、罗光汉三代主任的带领下,全科人员团结奋进创下了光辉的业绩。蓝永英、钟世聪、龙祖安、周桂英等教授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一直以来本学科在全区传染病的医疗、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是全区传染病专业带头单位,是广西传染病临床教学及科研中心。
  第一届(1979~1985)传染科主任蓝永英、副主任钟世聪、苏廷范。
  第二届(1985~1995)传染科主任周桂英、副主任 刘 革、(1990~1992)严敬杰、(1992~1995)罗光汉。
  第三届(1995~)传染科主任罗光汉、副主任吴继周、江建宁、(1995~1998)李国坚。
  20多年来在学校及医院正确领导与指引帮助下,全科员工的共同努力,科室不断发展壮大,人才辈出,1951年蓝永英教授曾任附属医院副院长;钟世聪任广西医科大学科研处处长、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总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82年龙祖安教授先后出任临床医学系副主任、校教务处长;李国坚教授先后任第一附属医院医务科长、院长助理、副院长、学校党委书记。2007年陈茂伟副教授任第一临床医学院教务部副部长。教研室1987年被国务院国家教委授予硕士授与单位、2006年授予博士学位点(大内科)。本科室在广西传染病领域为学科带头单位。科室技术力量雄厚,人才梯队合理。科室现有各级医师19 人中,返聘专家教授2人,在职教授(主任医师)5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6人,讲师(主治医师)4人,助教(住院医师)2人。
  本科室在职医师中具有博士学位3人(17.6%),硕士学位13人(70.6%),在读博士后1人,另有3人硕研结业。现有博士导师2人,硕士导师7人。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安全生产、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督查组莅临我院指导检查

9月11日上午,由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副巡视员彭跃刚、广西消防总队防火部部长常万森、防火部监督处处长谭新、南宁市消防支队防火处处长张?晖、自治区卫生计生委机关服务中心副主任何立斌、副调研员蒙建荣等领导组成的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安全生产、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督查组莅临我院指导检查安全生产和节能工作。我院副院长唐卫中、应燕萍及医院办公室、保卫科、后勤办公室、医疗设备科、药学部、财务办公室、食堂、物业中心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了汇报会并陪同检查。 在住院部二楼大学术厅举行的汇报会上,唐卫中副院长汇报了我院安全生产和节能工作的整体情况,尤其针对我院在消防安全能力提升、节能技术实施成效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随后,督查组分组检查材料,并现场查看了消防监控室、消防通道等重点场所,对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整改意见。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皮肤底层炎症怎么修复
聂小娟
回答: 皮肤底层炎症可通过抗炎药物、光疗、屏障修复、饮食调整及压力管理等方式修复。皮肤底层炎症可能与微生物感染、免疫异常、过敏反应、紫外线损伤及激素水平紊乱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红肿、瘙痒、脱屑、灼热感及色素沉着等症状。 1、抗炎药物 皮肤底层炎症可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他克莫司软膏或盐酸多西环素片等药物。复方甘草酸苷片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炎症反应,适用于慢性湿疹或特应性皮炎。他克莫司软膏作为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可局部调节免疫应答,对激素依赖性皮炎有效。盐酸多西环素片通过抗菌和抗炎双重机制改善痤疮相关炎症。使用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与光敏性物质接触。 2、光疗 窄谱中波紫外线疗法通过诱导T细胞凋亡和抑制促炎因子,对银屑病或顽固性皮炎有效。红光治疗通过促进胶原再生和减轻氧化应激,适用于玫瑰痤疮或术后修复。需在专业机构进行10-20次疗程,治疗期间严格防晒并配合保湿护理。光敏性疾病患者及孕妇禁用。 3、屏障修复 使用含神经酰胺、胆固醇及游离脂肪酸的复配霜剂可修复角质层脂质结构,推荐依泉绷带霜或雅漾舒缓特护保湿霜。透明质酸敷料通过水合作用促进表皮重建,适用于激光术后或激素脸修复。避免含酒精、香精的护肤品,清洁时选用APG表活类温和洁面。 4、饮食调整 增加ω-3脂肪酸摄入如深海鱼、亚麻籽可抑制白三烯B4等促炎介质。多酚类物质如绿茶、蓝莓通过调控NF-κB通路减轻氧化损伤。需限制高GI食物及乳制品摄入,它们可能通过激活mTORC1通路促进痤疮发展。每日补充维生素D3 400-800IU有助于调节免疫平衡。 5、压力管理 慢性压力通过HPA轴激活促进皮质醇释放,会加剧特应性皮炎和银屑病。正念冥想通过降低IL-6等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症状,建议每日进行20分钟呼吸训练。规律有氧运动如游泳可提升β-内啡肽分泌,但需避免汗液长时间刺激皮肤。保证23点前入睡有助于修复皮肤屏障功能。 修复期间避免搔抓或过度去角质,选择纯棉透气衣物减少摩擦刺激。使用37℃以下温水洁面,洁面后3分钟内涂抹保湿产品。外出时采用物理防晒剂如氧化锌,化学防晒剂可能加重敏感。建议每月复诊评估疗效,顽固性炎症需行皮肤镜或斑贴试验明确病因。合并真菌感染时需联用酮康唑洗剂,瘙痒剧烈可短期使用氯雷他定片。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