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重症医学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科室成立于2003年,其前身为危重症监护医学中心,是区内最早独立的重症医学科之一。设重症医学科一区、二区两个病区,共有床位21张。目前本科室年收治危重病人达到800余人次/年,在心肺脑复苏、休克、重症肺炎、重症胰腺炎、严重多发伤、脓毒症及MODS患者器官功能支持等诊疗领域都达到广西领先、国内先进的水平。

重症医学科现有医护人员76名,有医师17名,其中主任医师(教授)2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0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名,在读博士研究生3名,其他均具有硕士学位。护理人员59名。目前,我院是广西唯一能招生培养危重病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单位,是广西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及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全国委员所在单位,同时也是广西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科主任赵晓琴教授任中华危重症医学会广西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在急重症救治方面成绩显著,是区内危重症医学领域的领军人物。科副主任汤展宏博士现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重症医学会全国委员,《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委,承担省级科研项目3项,论文20余篇。

重症医学科为医院独立的二级临床专科,设独立的治疗单元,分两个病区,科室布局合理,共有床位21张,总业务用房面积为845.5M2,每床的占地面积至少15M2,配备9个单间病房,其中负压病房4间,且面积均大于18M2。科室装配气流方向从上到下的空气净化系统,能独立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均符合卫生部《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标准。科室拥有万级层流洁净病房、美国PB840、西门子等多种呼吸机,先进的GE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德国PICCO容量监测仪、日本奥林巴斯纤维支气管镜、连续性血液净化机、美国多功能控温仪、美国多功能血气分析仪、多功能除颤仪、进口心电图机、微量推注泵、微量输液泵、营养泵、微量血糖仪等一批先进的设备。

科室医务人员高度专业化,训练有素,具有团队精神,并注重器官之间、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紧急情况能随时应召,相互之间协调工作。护士具有健康的身体、高度的敬业精神、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观察力、敏捷的反应、良好的沟通技巧等基本素质。

学科技术团队整体技术实力突出,各级医师按本科室医师职责和技术要求,熟练掌握相应技术,包括掌握重症患者重要器官、系统功能监测和支持的理论与技能,对脏器功能及生命的异常信息具有足够的快速反应能力:休克、呼吸功能衰竭、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急性肾功能不全、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严重肝功能障碍、胃肠功能障碍与消化道大出血、急性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内分泌与代谢紊乱、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镇静与镇痛、严重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免疫功能紊乱。能熟练掌握复苏和疾病危重程度的评估方法。另外,除掌握临床科室常用诊疗技术外,还能独立熟练应用心肺复苏术、颅内压监测技术、人工气道建立与管理、机械通气技术、深静脉及动脉置管技术、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持续血液净化、纤维支气管镜等技术等重症医学科核心技术。

学科作为广西最早成立的重症医学科之一,在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一直处于区内领头羊地位,通过开展并普及心肺复苏术、人工气道建立、机械通气、深静脉及动脉置管技术、血流动力学监测、连续床旁血液净化技术、纤维支气管镜等技术,能对重症医学科常见疾病如各类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各类复合性创伤、多器官功能衰竭等进行综合优化治疗。总体技术水平高,其中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危重孕产妇的诊治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国内多个学术会议上进行经验交流。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安全生产、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督查组莅临我院指导检查

9月11日上午,由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副巡视员彭跃刚、广西消防总队防火部部长常万森、防火部监督处处长谭新、南宁市消防支队防火处处长张?晖、自治区卫生计生委机关服务中心副主任何立斌、副调研员蒙建荣等领导组成的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安全生产、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督查组莅临我院指导检查安全生产和节能工作。我院副院长唐卫中、应燕萍及医院办公室、保卫科、后勤办公室、医疗设备科、药学部、财务办公室、食堂、物业中心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了汇报会并陪同检查。 在住院部二楼大学术厅举行的汇报会上,唐卫中副院长汇报了我院安全生产和节能工作的整体情况,尤其针对我院在消防安全能力提升、节能技术实施成效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随后,督查组分组检查材料,并现场查看了消防监控室、消防通道等重点场所,对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整改意见。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11个月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周小凤
回答: 11个月宝宝拉肚子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热敷腹部、使用益生菌、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11个月宝宝拉肚子通常由饮食不当、腹部受凉、肠道感染、乳糖不耐受、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11个月宝宝拉肚子时,家长需暂停添加新的辅食,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可以给宝宝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稀粥、苹果泥等。避免给宝宝吃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继续母乳喂养,但母亲需注意自身饮食,避免摄入可能引起宝宝过敏的食物。 2、补充水分 拉肚子容易导致宝宝脱水,家长需注意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可以给宝宝喝一些温开水或口服补液盐溶液,少量多次喂服。观察宝宝的尿量和精神状态,如果出现尿量减少、精神萎靡等脱水症状,需立即就医。避免给宝宝喝含糖饮料或果汁,以免加重腹泻。 3、热敷腹部 家长可以用温热的手掌轻轻按摩宝宝腹部,或用温热毛巾敷在宝宝腹部,温度不宜过高。热敷有助于缓解胃肠痉挛,减轻腹痛不适。注意观察宝宝反应,如果哭闹加重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热敷。热敷时间不宜过长,每次10-15分钟即可。 4、使用益生菌 在医生指导下,可以给宝宝服用益生菌制剂,如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酪酸梭菌活菌散等。益生菌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腹泻症状。服用益生菌时需注意水温不宜过高,避免与抗生素同时服用。家长不要自行给宝宝使用止泻药物。 5、及时就医 如果宝宝拉肚子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有发热、呕吐、血便、精神差等症状,家长需立即带宝宝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开具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或建议进行大便常规等检查。对于严重的肠道感染,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但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1个月宝宝拉肚子期间,家长需注意保持宝宝臀部清洁干燥,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霜,预防尿布疹。注意观察宝宝精神状态、尿量和体温变化。腹泻好转后,辅食添加要循序渐进,从少量开始。平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腹部受凉,定期消毒奶瓶和餐具。如果宝宝反复出现腹泻或生长发育迟缓,建议及时就医排查乳糖不耐受或食物过敏等潜在问题。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