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心内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心脏内科

字号:

+-14

宣武医院心内科历经60年发展历程,建院伊始,在国内著名心血管病专家汪家瑞教授带领下始创心内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成为专业齐全、技术精良、诊疗规范、学科特色鲜明、医教研并举、国内知名的心脏学科。心内科涵盖重症监护、冠脉介入、心脏起搏与电生理、超声心动、无创心电检查、心脏康复等专业组。年门诊量、住院患者量和手术量、介入治疗量等均居首都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前列。

心脏重症的前身是冠心病监护病房(CCU),顺应老龄化和多合并疾病及疾病谱的变化,CCU正向CICU发展,CCU与ICU技术、理念和诊疗模式融合,从感染、营养支持、镇静、循环辅助(IABP、ECMO)、有创和无创呼吸辅助、床旁血液滤过、床旁超声血流动力学评估等全方位对心血管危重症患者进行管理,显著提升了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成为医院国家临床重症医学专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心血管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心内科开展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二十余年,至今已完成几万例冠脉诊疗,并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运用旋磨、激光、血管内超声(IVUS)、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仪(OCT)和血流储备分数(FFR)等当今先进的病变评价和治疗技术手段实施CTO等冠脉复杂病变的介入治疗,取得非常好的疗效。心内科已经成为全国冠脉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

起搏与电生理专业组在起搏器治疗缓慢心律失常方面拥有极其丰富的经验,能够很好的完成双腔及三腔起搏器、植入型体内自动除颤器等国内先进仪器的安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特别指出的是,近几年,在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方面心脏科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运用先进的三维电生理射频消融仪完成频发室早、室速、室上速、房扑、房颤等多种心律失常疾病的治疗,治疗例数及疗效位于北京前列。心内科已经成为全国心律失常介入专业培训基地。

心内科拥有国内先进的心脏超声设备和经验丰富的专家。除完成一般超声检查外,还常规开展床旁心脏超声、经食道心脏超声、右心声学造影检查、心脏手术术前术后血管评估、心脏外科及神经外科手术术中监测等工作。

作为首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心脏内科承担了物理诊断学和心血管临床医学的教学任务,是最早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拥有一大批临床经验丰富、教学能力超强的老师,赢得了诸多的荣誉和良好的口碑。心内科也是首都医科大学最早设置硕士和博士生培养点的学科,先后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近百人。

在“争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学院型医院”方针的指导下,心内科始终重视科研对学科发展的助推作用。心血管病研究室创立于1986年, 1988 年在国内首次发现并分离、提取了人类白细胞血管紧张素Ⅱ物质,建立了血浆肾素活性的检测方法;率先在国内提出国人老龄化进程中心功能及心脏结构的衍变特点、心包具有合成、贮存、分泌心钠素的功能、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主要表现为舒张功能损害、舒张期高血压主要表现为收缩功能损害、生理性舒张功能减退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鉴别诊断及临床意义等观点。在高血压病个体化治疗、心脏结构、血流及功能与循环心钠素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关系、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纤溶系统监测等方面作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心内科同时承担了多项科研基金项目,并取得了丰厚的成果。先后承担国家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基金重大课题、市科委、市教委、市卫生局、首医大基临课题等二十余项,获得市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十余项。

现在,宣武医院正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心内科将依托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和神经学科优势,在老年心血管病和心脑共病及跨学科诊疗领域拓展、创新,形成新的学科发展优势及新型诊疗模式,造福患者。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圆满完成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次高官会医疗保障任务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次高官会于2014年8月5日至8月22日在北京召开。根据北京市卫计委《关于执行亚太经合组织第三次高官会医疗卫生保障任务的通知》(北京市保健办发[2014]42号)文件规定,我院承担了会议驻地的医疗保障任务。 接到此次医疗保障任务,我院立即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按照北京市保健委员会办公室文件要求,选派了综合科政治素质好、组织观念强、业务技术娴熟、外语沟通能力佳的主治医师马丽娜和护师李宇洋执行此次医疗保障任务;并对队员们进行了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强化培训,以保证此次医疗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 两位医护人员在执行医疗保障任务期间,严格按照会议组的工作要求,认真做好医疗保障工作,24小时始终坚守岗位,涉外服务意识强,对待参会外宾热情周到,备用药品齐全,医疗设备完好,体现出了医务人员良好的职业素养、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和精湛的医术;会议期间先后接诊12人次,均给予了及时有效的处置,得到患者的称赞,圆满完成了此次高规格涉外的医疗保障任务,并受到会议组、北京市保健办等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宝宝吃什么拉什么完全不能消化怎么办
于淑霞
回答: 宝宝吃什么拉什么完全不能消化可能与胃肠功能紊乱、乳糖不耐受、食物过敏、肠道感染、先天性消化酶缺乏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补充消化酶、使用益生菌、就医检查、对症治疗等方式干预。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处理。 一、调整饮食结构 暂停添加新辅食,减少高纤维蔬菜水果和难消化肉类摄入。6个月以上婴儿可尝试米糊、小米粥等低渣食物,避免生冷或油腻食品。母乳喂养的宝宝,母亲需忌口易致敏食物如牛奶、鸡蛋、海鲜等。少量多餐喂养,每次喂食后观察排便情况。 二、补充消化酶 乳糖不耐受可尝试无乳糖配方奶粉,胰酶缺乏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酶肠溶胶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剂可帮助改善肠道菌群平衡。先天性代谢异常需使用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严禁自行购买消化酶类药物服用。 三、使用益生菌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酪酸梭菌活菌散等微生态制剂可调节肠道微环境。适用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或肠道菌群失调,需用温水冲服避免高温破坏活性。与蒙脱石散联用时需间隔2小时,服用期间注意观察有无腹胀等不良反应。 四、就医检查 持续3天未改善需进行便常规、轮状病毒检测、食物过敏原筛查。反复发作应做肠道超声排除肠套叠,必要时行基因检测诊断代谢性疾病。记录每日饮食与排便性状变化,就医时提供详细喂养史有助于快速确诊。 五、对症治疗 细菌性肠炎需用头孢克肟颗粒抗感染,轮状病毒腹泻可用消旋卡多曲颗粒止泻。严重脱水时口服补液盐Ⅲ预防电解质紊乱,发热超过38.5℃按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所有药物必须严格遵医嘱,禁止自行调整剂量。 家长需每日记录宝宝进食种类与排便次数性状,保持臀部清洁预防尿布疹。喂养时注意餐具消毒,冲调奶粉水温控制在40-50℃。恢复期可尝试苹果泥、焦米汤等收敛性辅食,避免突然转换食物种类。若出现精神萎靡、尿量减少、血便等危重症状须立即急诊处理。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曲线,营养科随访评估喂养方案。 于淑霞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