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内分泌科 (共14位医生)

科室简介
内分泌科由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及多名高年资医师组成,技术力量雄厚。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疾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运用先进的现代化检测手段,做胰岛素及C肽释放试验,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等一系例检查,擅长糖尿病神经病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发病机理
邵自强
回答: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发病机理主要与长期高血压导致脑小动脉硬化、血管壁结构损伤有关,同时涉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血管活性物质失衡等因素。 长期高血压状态下,脑内小动脉承受持续高压冲击,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后引发脂质沉积和纤维组织增生,形成透明样变性。这种病理变化使血管壁弹性减弱,在血压骤升时容易发生纤维素样坏死。当血管壁局部薄弱处无法承受压力时,血管破裂导致血液外渗至脑实质,形成血肿压迫周围神经组织。 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紊乱是另一关键机制。正常脑血流在血压波动时可维持稳定,但高血压患者脑血管收缩能力下降。当血压突然升高超过代偿阈值,脑血流过度灌注会造成小动脉被动扩张,血管内压力直接传导至毛细血管床,促使微小动脉瘤形成或原有血管瘤破裂。部分患者合并淀粉样血管病变时,血管壁中β-淀粉样蛋白沉积会进一步削弱血管完整性。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过度激活也参与发病过程。血管紧张素Ⅱ不仅引起全身血管收缩,还通过促进氧自由基生成加剧血管内皮氧化应激损伤。同时高血压导致的血管痉挛可能造成远端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时产生的基质金属蛋白酶会降解血管基底膜胶原,增加出血风险。 保持低盐饮食和规律有氧运动有助于控制血压水平,每日钠摄入量应控制在2000毫克以下。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并遵医嘱调整降压方案,避免情绪激动和用力排便等可能引起血压骤升的行为。对于已发生脑出血的患者,康复期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和认知康复。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