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我院引进德国生产的保胆取石设备-胆囊镜,普外科成功实施微创保胆手术

时间:2014-04-28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对于许多胆结石患者来说,最终可能面临胆囊被切除的命运。可是,胆囊作为人体十分重要的消化器官和免疫器官,具有储存、浓缩、排泄(收缩)功能,还有调节胆道压力,并非可有可无。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在彻底清除胆囊结石的同时,又能保胆?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引进了一台德国生产的保胆取石设备——胆囊镜,解决了这一难题。该院的微创保胆手术也已成功为10例患者进行了手术,当然,不是所有的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者都适用于这一手术。

  胆囊结石不是都要切除胆囊

  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普外科李明宏主任说,长久以来,人们包括医生在内,都对胆囊功能的了解并不十分彻底,也不重视。认为胆囊只是一个储存胆汁的囊袋,可有可无。实际上这是胆道外科的最大误区。胆囊是人体不可缺少和替代的重要消化和免疫器官。

  即便如此,在提到保胆手术时,医学界大多持抵制的态度。多数情况下,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患者的治疗方案都是“切除胆囊”。“比如说胆囊内有个小息肉,为了防止以后可能发生恶变,也把胆囊给切除了。”李明宏主任说。

  虽然保胆取石手术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展过,可是当时大多数医院没有电子胆道镜,也无微创技术,更没有现代化的硬质胆囊镜,单靠肉眼下取石,肯定留有“盲区”,以致于手术中无法取净结石,术后复发率较高。“尤其是胆囊凹陷壁间的结石,肉眼是很容易遗漏的。保胆取石的手术就因此一直无法推广。”李主任解释道。

  可是,胆囊切除后带来诸多问题,主要包括:术中胆管损伤、血管损伤、内脏损伤和术后远期的消化功能紊乱等。远期并发症常见的有餐后(特别是脂餐)腹泻、腹胀、上腹部闷胀、消化异常和功能减弱、返流性食管炎、返流性胃炎、胆总管代偿性扩张;其次,胆总管结石明显增多,右半结肠癌的发生率也有所增加等。“切除胆囊直接影响到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甚而危及病人的生命”。

  新式硬质胆囊镜可保胆取净结石

  李主任说,进入21世纪后,“保胆取石”手术再次被一些医学院士、专家等提及。“应该尽一切可能地去除病人疾病和痛苦,也尽一切可能地保留病人脏器和脏器功能”。

  后来,也出现了软质胆道镜,“进入胆囊后,可清楚地看到一些石头,可是由于这种胆道镜是软的,像水草一样,在胆囊里摇摆,不好控制”,李主任说终于等到了现在这种新式硬质胆囊镜的问世。

  “这种胆囊镜因为是硬质的,不会变形,可以有力地查探到胆囊内甚至胆管里的结石”,李主任说这种胆囊镜能将胆囊内的图像放大8到10倍,这样可以使手术者看清胆囊内的每一个角落,甚至是小于1毫米的胆囊结石也是清晰可见。记者看到,这种胆囊镜就像一把长臂手枪,因为枪管是硬的,进入胆囊后想拨开任何地方,都能操控到。“更重要的是什么呢?胆囊镜有个预先设计的橡皮圈,橡皮圈有个吸附箱,当胆囊镜进入胆囊探测到石头后,可直接套取出来,然后进行全面止血”,李主任说这个技术目前无法仿制。

  “有一名44岁的女病人,在单位体检做B超发现胆囊内长了两个小息肉,到我们医院来用这种新式的胆囊镜检查后,发现其胆囊管里也有个息肉,大概只有0.3毫米,所以说它能看得非常清楚。”李主任说这就避免了保胆取石中的石头残留,“就相当于把自来水水池的水抽干净,然后把水底的石头和淤泥全部清除,再冲洗干净一样”。

  微创保胆手术让患者不再做“无胆英雄”

  目前,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已经成功为10例患者进行了微创保胆手术。患者,陈女士,才30岁出头,已患胆囊结石5年多,尽管她平时在饮食上小心翼翼,但每年胆囊炎总要发作2到3次,严重时常需要到医院输液治疗后症状才能缓解。她曾到南京多家医院就诊,后来找到了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李明宏主任,李主任通过对其胆囊功能的评判,认为她的情况适用于保胆取石手术,在运用新式硬质胆囊镜为其进行手术后,取出了多枚结石,并保留了胆囊。陈女士在术后也很快恢复了日常工作及生活。

  “由于结石被取净,所以做完这种手术后,患者胆囊结石的复发率都比较低”,李主任说,手术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在脐部打个洞,确定胆囊的位置,然后在右上腹开个小切口,把胆囊拉至切口,在硬质胆囊镜的观察下清理结石,在较短时间内就能完成手术。

  “这种微创保胆手术也同样适合胆囊息肉患者”,李主任说,因为胆囊息肉发生恶变的几率非常低,如果依照传统的方法因为息肉对胆囊进行切除的话,那就非常可惜。“有一名40多岁的男患者,去年到医院做阑尾炎手术,检查时发现胆囊内有个非常小的息肉,还没到要切除胆囊的程度,我们建议他保守治疗,但他一直很担心息肉恶变,前不久来医院复查时,听说我们这可以做保胆手术后,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保胆手术。”

  不是所有的结石患者都能保胆

  李主任说,虽然这种新式的硬质胆囊镜已取得多项专利,有它帮忙的微创取石保胆手术也得到了临床验证,“但也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保胆,胆囊该切除的就得切,如胆囊萎缩、胆囊无功能、胆囊慢性炎症导致胆囊壁增厚或怀疑有恶变者,都应进行胆囊切除手术。但是对于胆囊功能良好,胆囊颈管无结石嵌顿,胆道通畅,B超提示胆囊大小和厚度正常,胆囊炎症不重、收缩功能良好的胆囊结石或息肉患者,病人又有保胆要求的,可以进行保胆取石手术。”李主任强调。

  “保胆取石后有胆囊结石复发的可能,但据权威数据统计复发率较低,所以没有必要为了预防胆囊结石的复发而轻易把重要的胆囊切除。”李主任说,经过保胆取石后,患者都能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即便若干年后胆囊结石复发,这期间胆囊发挥正常生理功能所赢得的时间也是宝贵的。

  李主任最后提醒大家“做过取石保胆手术后,病人要保证良好的饮食,吃些利胆食物,也要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病人要少吃油腻、高胆固醇的食品,比如动物内脏、海鲜类、蛋黄等,多食粗纤维食物。术前检查提示甘油三酯、胆固醇和低密度蛋白升高者,术后除注意饮食外,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血脂药物。也有部分患者要定期服用消炎利胆的药物。”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睾酮偏高是什么原因
李青
回答: 睾酮偏高可能与遗传因素、多囊卵巢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增生、药物影响、内分泌肿瘤等原因有关。睾酮偏高通常表现为月经紊乱、体毛增多、痤疮等症状,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因家族遗传倾向导致体内睾酮水平偏高,可能与基因突变或遗传代谢异常有关。这类情况通常伴随青春期发育异常或家族成员类似病史,需通过基因检测明确诊断。日常需避免高脂高糖饮食,减少外源性激素摄入,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螺内酯片等抗雄激素药物调节。 2、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女性睾酮升高的常见原因,与胰岛素抵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有关。患者除睾酮偏高外,常伴有卵巢多囊样改变、排卵障碍,可遵医嘱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激素,配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改善胰岛素抵抗。 3、肾上腺皮质增生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会导致肾上腺源性雄激素分泌过多,21-羟化酶缺乏是最常见类型。新生儿筛查可早期发现,成年患者可能出现骨龄超前、声音低沉等表现。需长期服用氢化可的松片替代治疗,定期监测激素水平和骨密度。 4、药物影响 滥用雄激素制剂或含激素的保健品可能导致外源性睾酮升高,常见于健身人群使用合成类固醇。部分癫痫患者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也可能干扰激素代谢。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通过肝肾功能检测评估药物副作用。 5、内分泌肿瘤 肾上腺或卵巢的分泌雄激素肿瘤会异常升高睾酮,如卵巢男性化肿瘤、肾上腺腺瘤等。患者可能出现男性化体征快速进展,影像学检查可见占位性病变。确诊后需手术切除肿瘤,术后病理检查明确性质。 睾酮偏高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压力。饮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限制乳制品和红肉摄入,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蓝花帮助雌激素代谢。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但需避免过度力量训练刺激雄激素分泌。所有药物治疗均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激素六项和超声检查,出现多毛、脱发等症状加重时及时复诊。 李青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