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第一医院

重症医学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重症医学科是南京医科大学、东南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硕士生培养点,2011年被评为江苏省首批重症医学临床重点专科。目前共有监护床位36张,实行分类收治危重患者,包括三个监护病区:心血管外科ICU(8张)、外科ICU(16张)、内科ICU(12张),全科拥有医、护、技人员共102名, 2011年收治全院重危病人1630人次。科室已常规开展有创/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微创人工气道建立、机械通气、床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与治疗、持续肾替代治疗、腹内压监测技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技术、床边心脏超声监测、营养代谢支持等医疗技术。在复杂心血管手术围术期管理、心肺复苏、严重创伤(多发伤)、脓毒症、重症肺炎、ARDS、多器官功能不全的救治领域方面具有技术优势。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始终保持在85%以上。

重症医学科始建于1989年,是以临床为中心,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2006年被批准为南京市级临床重点专科,2011年被批准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2010年我院将重症医学科的总病床数量扩增到36张,实行分类收治危重患者,包括三个监护病区,其中心血管外科CVICU(8张)、外科SICU(16张)、内科MICU(12张),全科医、护、技人员共101名,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9名、医师7人,主管护师5人、护师30人、护士42名,呼吸治疗师1名、影像技师1名;学历层次中博士2名,硕士16名。科室人员编配合理,实行病区分类收治危重患者,2011年收治病人数达1630人次。学科优势是在复杂心血管手术(如:心脏移植术、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切除术、冠脉搭桥和室壁瘤切除手术、重症多瓣膜置换术)的围术期监测与治疗技术水平已达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在严重创伤(多发伤)、各类休克、严重感染(脓毒血症)的临床诊治技术已达省市先进水平。

重症医学科是南京医科大学7年制临床医学硕士生培养点、东南大学医学院硕士生培养点,硕士生导师4名,每年培养硕士研究生3名以上。学科带头人穆心苇主任是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南京市重症医学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江苏省重症医学专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南京市重症医学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临床麻醉学杂志》通讯编委、南京市中青年行业技术、学科带头人后备人员、南京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江苏省临床路径管理试点专家工作组成员、南京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近三年在中华、统计源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3篇,承担江苏省卫生厅课题一项,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重大课题一项,获江苏省医学科技一等奖一项。近五年先后获得了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南京市卫生局新技术引进二等奖一项,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二等奖一项。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国货洋货三七开九成产品在欧美 医疗器械要打破垄

  徐 骏画 “我们拥有多台跨国企业最新医疗设备”,这是不少医院吸引患者的最佳广告词。但今后,洋品牌医疗器械在中国备受追捧的日子可能会一去不复返。 8月16日,国家卫计委和工信部在京联合召开推进国产医疗设备发展应用会议。工信部部长苗圩指出,为促进我国医疗器械的发展,国家将建立主动使用国产医疗设备激励机制。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也表示,将重点推动三甲医院应用国产医疗设备。此次会议释放出的信号给民族企业打了一针“强心剂”,也是国家向医疗器械中的外资垄断“开战”的一个信号。 外来的“和尚”经念得好 大到“高精尖”的诊疗设备,小到心脏支架、医用缝线,我国的医疗器械市场基本被外资把持。医疗器械行业的一个共识是,“国货”和“洋货”三七开。“像内窥镜这样的行业,‘国货’基本没有市场,以奥林巴斯和富士为首的进口内窥镜能占到市场份额的90%以上。”一位多年从事内窥镜销售的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医疗器械的其他细分市场也大同小异:约80%的CT、90%的超声波仪器、85%的检验仪器、90%的核磁共振设备、90%的心电图机、80%的中高档监视仪、90%的高档生理记录仪以及60%的睡眠图仪市场被跨国品牌所占据。业内公认的另一个数据是,通用电气、西门子和飞利浦三大外资医疗设备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超过70%。 全球知名医疗器械网站MDDI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医疗器械公司没有一家挤进全球前40名。长久以来,全球90%的高端医疗器械销售都把控在欧美公司手中。这些公司依靠先进的技术、强大的研发能力、完善的销售体制和充足的资金,建立起了巨大的品牌效应。 国货为何不吃香 如果说“国货”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竞争力差与自身技术有关,那么,在中低端领域依然竞争不过“洋货”,就不仅仅是产品本身的问题了。 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医疗器械分会会长柏煜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相比国产企业,外资企业成熟的销售体系可以有效地将产品推向市场。”首先,大多中国企业营销能力差。早年,由于产品竞争力差,大部分中国企业并不注重营销,没有建立起良好的销售体系。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加大,市场化体制越来越完善,国内企业的弱点不断被放大。即使现在认识到市场营销的重要性,也很难赶上外企的步伐了。 其次,国内大型医疗机构为外资医疗设备在中国的销售额做了很大贡献。不管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硬件设施都是衡量标准之一,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达到你有我也有的目的,大多医院会不惜重金采购进口器械,从而造成医院竞相采购“洋货”的局面,国货自然会受到冷落。 再次,销售领域普遍存在“潜规则”,进口医疗器械的利润率更大。医疗领域的商业贿赂在全球也不罕见。2011年,美国司法部认定,强生的子公司Depuy在1998~2006年间向希腊政府官员行贿737万美元,以换取整形外科领域市场份额。Depuy公司在这8年间共获得不正当利润2426万美元,“投资回报率”接近350%。尽管在中国尚未曝出医疗器械行业的此类丑闻,但葛兰素史克的案例告诉我们,这绝不是个别行为。我国对医疗器械的价格管理实行市场调节,由企业自主定价。这就容易导致企业提高定价,消化其因商业贿赂产生的“黑色成本”。 最后,患者迷信国外医疗器械,也导致国货滞销。据工信部的一位工作人员透露,我国消费者普遍对国产医疗器械存在偏见。如心脏支架,不少国内产品在品质上已经和“洋货”相差无几,甚至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无论医生还是患者,仍然喜欢用“洋货”。个别企业没有办法,只好在国外设立子公司,或者注册一个新公司,将自己在国内生产的产品运到国外贴牌,镀一层“金”后以“洋货”形象返销至国内。这不仅造成了不必要的成本浪费,还会在无形中拉高价格。 垄断加价,买单的全是消费者 柏煜认为,垄断是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之一。企业一旦垄断了销售,价格的升降就很容易受到企业的操控,由此产生的成本必然转嫁给消费者。 垄断还会打击民族企业的发展。没有市场就没有资金来源,没有资金就没有办法做研发,没有研发就会削弱竞争力。长此以往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国货”越来越“营养不良”,最终可能夭折,或者将市场转移到更为低端的区域,如贫困地区或其他发展中国家。但这些地区的消费能力更差,利润也不大,还是影响发展。 盲目迷信“洋货”引发的垄断还会导致企业出现霸王行为及产品质量下降。比如,北京锐邦涌和科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锐邦”)原本是强生公司医用缝线、吻合器等医疗器械的经销商。但在2008年的合同中,强生却约定锐邦不得以低于规定的价格销售产品,在发现锐邦“违反规定私自低价”后,强生公司取消其在部分医院的经销权,还停止供货。这种强硬表现很大程度与强生在整个市场的霸主地位有关。 “温室培育”不是长久之计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器械生产已经取得长足进步。”工信部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在工信部和卫计委的联合推动下,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的实力已经和国际接轨。因此,政府希望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消除对国产医疗器械的歧视,打破壁垒,最终实现国产医疗器械走向国际的目标。”今年6月1日实施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就是对我国医疗器械支持的开始。条例明确规定,采用国产医疗器械将给予奖励。今后,工信部和卫计委还会在建立完善奖励机制的工作中加大合作力度,为打破“洋货”的垄断地位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两部委还会推动各地落实奖励机制,加强多方监督与合作,争取让政策落到实处。 作为国内企业,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在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和营销能力的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现状。要明白,虽然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相比世界知名的医疗器械品牌,我们无论在研发、设计理念还是营销上,都有不小的差距。企业要利用这个机会把自己做大做强,而不是借助政策将外资企业全部挤出中国,最终完成国内企业的垄断。“企业不能靠政策存活,不要让本土企业成为温室里的花朵,一走出温室,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就枯萎了。”柏煜说,因为政策只是推手,真正要完成“国货”的崛起,质量才是关键。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