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呼吸内科 (共20位医生)

科室简介
呼吸内科是江苏省和苏州市重点医学专科,江苏省卫生厅医师进修基地,内科硕士和博士点。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的基础临床研究及肺癌的早期诊断是呼吸内科较早开展的传统临床工作:1992年开展肺癌细胞的染色体检测,1994年开展痰液癌基因与抑癌基因检测,肺癌的早期诊断以及免疫治疗:包括免疫指标及分子生物学指标的探讨和免疫治疗的途径。
  呼吸内科在近年来,在医疗、教学和科研上取得了较大的跨越。对一些少见病如弥漫性间质性肺病的鉴别诊断与治疗、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彰显了呼吸内科的专科技术优势和特色。如设立睡眠和呼吸障碍疾病诊疗室和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开展支气管激发试验、过敏原点刺试验,并对患者进行过敏源脱敏治疗。在呼吸介入治疗方面,经支气管镜纵隔淋巴结和肿块穿刺、经支气管镜支气管腔内冷冻治疗和经皮肺穿刺获取组织学与细胞学检查诊断周围型肺部恶性病变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2009年度共开展TBNA操作共190例,此项技术对肺癌的诊断及TNM分期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2009年11月份举办经支气管镜淋巴结穿刺活检(TBNA)相关技术研讨会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邀请了国内外该领域的著名专家来苏州讲学和指导,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有创呼吸机治疗35人次,无创呼吸机102人次,睡眠呼吸监测165人次,经皮肺穿刺20例,经内镜气管内液氮冷冻治疗27例,气道支架植入术18例。新近投入使用的内科胸腔镜检查和治疗增加了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能力,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呼吸内科现任学科带头人为黄建安教授,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委员、江苏省呼吸学会副主任委员和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委等职务。在肺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具有较高的造诣,主持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在内的数个研究项目,培养已毕业及在读博士研究生10余名,硕士研究生30余名。共获厅级科技进步奖多项。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首届“苏州市消毒供应中心护士专业岗位培训班”开班

为提高我市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促进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发展、提升消毒供应中心护士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由苏州市卫生局主办、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承办的首届“苏州市消毒供应中心护士专业岗位培训班”于2014年9月9日在我院南校区正式开班。来自全市各级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长及业务骨干等20余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班。   培训班开幕式由我院护理部王海芳主任主持并致欢迎词;苏州市卫生局医政处孟华处长应邀出席,并做了重要讲话。孟处长强调,消毒供应中心应注重护理队伍的专业化发展,要及时更新知识、规范流程、健全质控。指出消毒供应中心专业护士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践操作技能。最后孟处长对学员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学员们将培训班所学知识带到实际工作中。   本次学习班邀请了多名国内知名专家授课,课程设置围绕消毒供应中心行业标准的解读与实施、医院感染的预防、消毒供应中心质量保证与控制等方面进行,内容新颖、实用性强。同时还依托我院、苏大附二院、昆山人民医院和江苏盛泽医院等四个实习基地进行临床实践。力求达到既有理论知识学习和现场实习,又有经验交流和专家授课的效果。   此次学习班的举办,将为我市消毒供应中心专业领域搭建一个开放性学习平台,对进一步规范全市医疗机构消毒技术操作规程、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升消毒供应中心专业人员综合素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下壁心肌梗死怎么治疗
高云
回答: 下壁心肌梗死可通过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溶栓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治疗。下壁心肌梗死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血管痉挛、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下壁心肌梗死的基础治疗方式,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阿司匹林肠溶片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可以进一步抑制血小板功能,降低心肌梗死复发风险。阿托伐他汀钙片有助于降低血脂,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药物治疗需要长期坚持,并定期复查相关指标。 2、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是通过导管技术开通堵塞的冠状动脉,常用方法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支架植入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够快速恢复心肌血流,减少心肌损伤。支架植入术可以维持血管通畅,降低再狭窄概率。介入治疗需要在发病后尽早进行,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3、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适用于发病早期无法立即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阿替普酶、注射用尿激酶等。注射用阿替普酶能够溶解冠状动脉内的血栓,恢复血流。注射用尿激酶也是一种有效的溶栓药物。溶栓治疗需要在发病后一定时间窗内进行,并密切监测出血风险。 4、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适用于多支血管病变或介入治疗失败的患者。手术通过取患者自身血管,在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处建立旁路,改善心肌供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术后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并定期复查。 5、生活方式调整 生活方式调整是下壁心肌梗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等。戒烟能够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复发风险。低盐低脂饮食有助于控制血压和血脂。适量运动可以改善心肺功能,但需要根据医生建议选择适宜的运动强度和时间。 下壁心肌梗死患者需要长期坚持规范治疗,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保持规律作息。饮食上注意控制总热量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摄入,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