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呼吸内科 (共9位医生)

科室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呼吸内科是集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临床科室。在老一辈专家的努力下,科室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为北京的医疗保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呼吸内科是一个蓬勃发展的科室,近年来,科室在临床医疗,科研开发,教学和科室建设各方面又有了长足的发展。设有呼吸内科门诊、病房、呼吸重症病房、肺功能室、纤维支气管镜室、睡眠室(共享)。

呼吸科位于住院部新楼3层,目前拥有病床36张,普通病床33张,均为3人间(内设卫生间),重症抢救病房1间。单人病房2间。科室的医疗设备先进,有呼吸机5台、其中无创呼吸机3台,美国产无创血压、血氧、心电、监护仪4台。

肺功能室:有德国耶格尔肺功能分析系统,可进行常规肺功能检查,肺残气量测定及弥散功能检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分期、预后的判断提供依据。还可对外科手术(尤其是胸心外科手术、上腹部手术)的围术期风险进行评估。同时还可为神经肌肉疾病和职业病病人的诊断提供依据。支气管镜室:拥有日本Olympus纤维支气管镜及相关的活检钳、刷检毛刷、支气管肺泡灌洗的设备,每周一至五全天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癌、肺结核、肺部感染、间质性肺疾病等及病因不明的咳嗽、咯血、肺不张、肺内肿块等患者多可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明确诊断。该科还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等技术使重症呼吸衰竭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大为提高。

介入栓塞术:拥有介入栓塞治疗各类大咯血的设备,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重症监护与抢救:抢救室拥有完善的监护系统及呼吸机2台,对各类危重呼吸功能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病人的抢救达国内先进水平。

无创通气:拥有无创呼吸机3台,利用BIPAP/CPAP等无创呼吸机,明显减少插管率、缩短插管时间、减少气管插管的痛苦,提高了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并利用无创通气对慢性呼衰病人进行康复治疗。

鼾症及睡眠障碍的诊治:和耳鼻喉科合作通过电脑多导睡眠监测系统能准确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并可观察CAPA呼吸机治疗效果。

本科开展了血气分析、胸腔穿刺、经皮肺穿刺活检、TBLB、TBNA、肺泡灌洗、支气管动脉栓塞等项目。在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呼吸衰竭、肺炎、肺结核、肺脓肿、支气管扩张、肺癌、气胸、各种原因引起的咯血、胸膜炎、呼吸道过敏症等疾病方面均有系统的研究。其中重视临床水平的发展与提高,针对常见病、危重病和疑难病,呼吸科建立了一整套科学规范的诊治常规。对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规范管理和治疗,减少急性发作,降低医疗费用。我们对重症支气管哮喘、呼吸衰竭、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抢救,肺部感染、肺癌、弥漫性肺间质性病变、胸膜腔疾病、以及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有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随着肺栓塞和深静脉栓塞的逐年增加,呼吸科积极开展肺栓塞的筛查诊断,并及时进行溶栓和抗凝治疗,取得显著治疗效果。同时开设了戒烟门诊。

呼吸科重视人才培养,已逐步形成一支专业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技术人才梯队,并与协和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北京朝阳医院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经常派出各级医护人员进修学习。我们重视医学科研,近5年共发表科技论文30多篇。

主要科研情况: 发表论文

人员组成: 全科医护人员30多名呼吸科现有各级医生10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2人。其中硕士5人。设有专科、专家门诊,年均门急诊22000多人次,年住院1200人次。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

专家介绍:

陈谨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呼吸科主任,硕士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对重症呼吸衰竭病人的抢救,肺部感染性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疾病及其他呼吸科少见疾病都有很深的造诣,熟练掌握纤维支气管镜的诊疗技术。

刘羽翔副教授:主任医师,对重症呼吸衰竭病人的抢救,肺癌的诊断治疗,呼吸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2003年SARS期间,因做出突出贡献,多次受到表彰。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北京市纪委提出节日期间九个“严禁”纪律

日前,市纪委发出《关于严明纪律坚决防止公款送月饼节礼等不正之风的通知》,提出国庆节、中秋节期间九个“严禁”的纪律要求,涤荡歪风邪气,树立昂扬正气。 《通知》要求,国庆、中秋节日期间,严禁公款送月饼节礼;严禁公款大吃大喝或以各种名义用公款相互宴请;严禁用公款安排旅游、健身和高消费娱乐活动;严禁滥发津贴、补贴、奖金和实物;严禁出入私人会所;严禁大操大办婚丧嫁娶、收受红包、借机敛财;严禁违反规定使用公车;严禁通过电子礼品卡、电子提货券等隐蔽手段进行公款消费;严禁奢侈浪费和其他违规违纪行为。 《通知》还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切实担负起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抓,一个环节扣着一个环节抓,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抓,对出现的问题严肃查处;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履行监督责任,对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违纪行为快查快办,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问题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并对典型案例点名道姓予以通报曝光。 据了解,从本市近期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来看,依然存在顶风违纪现象。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乳酸左氧氟沙星分散片的副作用有哪些
何洁
回答: 乳酸左氧氟沙星分散片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症状、过敏反应、肝肾损伤、肌腱炎等副作用。该药物属于喹诺酮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使用时应严格遵医嘱。 1、胃肠道反应 服用乳酸左氧氟沙星分散片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部疼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这些反应通常与药物刺激胃肠黏膜有关,多数在停药后自行缓解。若出现持续腹泻需警惕伪膜性肠炎,应及时就医处理。用药期间建议避免空腹服药,可与食物同服减轻刺激。 2、神经系统症状 部分患者用药后会出现头晕头痛、失眠多梦、震颤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极少数可能出现精神异常如幻觉、抑郁等表现。这些症状与药物透过血脑屏障影响中枢神经有关。有癫痫病史者应慎用,出现严重神经症状需立即停药并就医。 3、过敏反应 该药物可能引发皮疹瘙痒、荨麻疹等皮肤过敏反应,严重时可导致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等速发型超敏反应。用药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首次出现皮肤红斑需立即停药。对喹诺酮类药物过敏者禁用,交叉过敏概率较高。 4、肝肾损伤 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可能引起肝功能异常,表现为转氨酶升高、黄疸等。肾功能不全者药物排泄延缓,易导致血药浓度升高加重肾损伤。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老年患者及肝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5、肌腱炎 喹诺酮类药物可能引起肌腱疼痛肿胀,严重时导致肌腱断裂。这种副作用多发生在跟腱部位,与药物影响胶原代谢有关。60岁以上老年人、运动员、长期使用激素者风险更高。用药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出现肌腱疼痛需立即停药。 使用乳酸左氧氟沙星分散片期间应避免阳光直射以防光敏反应,同时注意补充水分预防结晶尿。避免与含铝镁的抗酸剂同服,需间隔2小时以上。用药后若出现心悸、关节疼痛等不适应及时就医。老年患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18岁以下儿童一般禁用该类药物。 何洁副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