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中心医院

呼吸科 (共13位医生)

科室简介

呼吸科组建于1974年,现固定床位44张,RICU病房床位10张。医生14人,其中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4人,主治医生2人,住院医生5人,其中医学硕士9人,医学博士1人。拥有睡眠呼吸障碍诊断室、肺功能室及支气管镜室等专科技术实验室。呼吸科拥有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疑难危重病诊治设备、医疗技能外,还及时引进、消化、吸收本学科的最新技术成果应用于临床。
  呼吸科在1996年设立了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目前已成为拥有床位10张,徐州最大规模的呼吸ICU。诊治了大量呼吸衰竭、重症哮喘、重症肺炎、肺栓塞、ARDS等呼吸系统重症病人及外科术后重症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病人,采取有创、无创通气治疗技术,提高了疾病的抢救成功率。科室门诊量2.7万多人次,抢救成功率高达96.9%。首家成立睡眠呼吸障碍诊疗室,开展胸部增强CT对肺栓塞的诊断,对诊断肺栓塞病人进行溶栓治疗;支气管动脉造影术及溶栓术的应用,提高了大咯血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支气管狭窄的支架治疗也为病人带来福音。开展了支气管肺泡灌洗、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等项目。特色医疗:1、无创通气治疗技术应用于慢阻肺急性加重,2型呼吸衰竭病人,减少了气管插管的例数,减轻病人痛苦,缩短住院日,减少住院费用。慢性呼吸衰竭病人长期应用,可明显改善低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改善预后。2、睡眠呼吸障碍诊疗 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 确诊病例的无创通气治疗3、徐州最大规模的呼吸ICU,诊治了大量呼吸衰竭、重症哮喘、重症肺炎等呼吸系统重症病人及外科术后重症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病人,采取有创、无创通气治疗技术,大大地提高了疾病的抢救成功率。4、胸部增强CT对肺栓塞的诊断肺栓塞病人的溶栓治疗5、支气管镜及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市中心医院举行世界自闭症日义诊

为迎接第7个“世界自闭症日”,倡导“科学干预、合理治疗、平等发展”的世界自闭症日主题,徐州市中心医院儿科、心理门诊于3月30日(周日)上午在门诊病房楼一楼举办了世界自闭症日义诊活动。义诊中大多是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咨询,专家们围绕自闭症的最新研究动态、诊疗方法、行为干预方法等进行讲解,旨在帮助家长更加科学有效地教育和管理自闭症儿童,使其最大程度地融入社会。 认知自闭症:一种病症可持续终身的广泛发育障碍疾病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人们称这些患有孤独症的孩子为“星星的孩子”。孤独症并非不治之症,及早发现并干预是关键,发现的年龄越小,干预的效果越好。孤独症的症状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由于家长对孤独症的概念不清楚,患儿的行为与正常婴儿没有太大区别,容易错过最佳发现及治疗时间。 自闭症为儿童期发病且核心病症可持续终身的广泛发育障碍类疾病,自闭症患儿无法生活自理、无法正常融入社会、无法正常接受平等教育、无法被公平对待。而他们的家庭不仅要承担着患儿患病的痛楚,还要承担着对患儿终身照顾的主要责任,承受着社会、经济和精神的多重压力。如果这些自闭症患儿不能够得到及时、合理、有效的干预治疗,那么毁掉的不止是一个孩子,更是孩子背后的家庭。因此对自闭症患儿及其家庭的支持和关爱非常重要。 专家提醒:自闭症患儿的三大症状特征需警惕 市中心医院儿科高翔宇主任医师提醒,目前孤独症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康复以行为疗法为主,因而家长的配合是孤独症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孤独症患儿,家长发现以下症状后,应该引起重视,及早到正规医院就诊: 1、社会交往障碍、社会交往缺陷是孤独症的核心。有的患儿在婴儿期就表现出避免与他人目光接触,也缺少面部表情。当别人要抱他起来时,往往不会像正常儿童那样伸出双手表现出期待别人抱起的姿势。拒绝别人的拥抱,当与父母离别时无明显的依恋表情,见到父母时又无愉快的表示,见陌生人也类同见到父母的表情,有时呼唤其名字,也时常不理会,无反应,以致使人怀疑其是否有听力问题。言语发育障碍十分常见,亦较严重。 2、患者沉默不语或较少使用语言,倾向于用手势或其他形式来表达他们的愿望和要求。言语运用能力很差,不会主动与人交谈,常会自顾自地说话,且话语常用代词,或为刻板重复的言语和模仿言语。言语音调、节奏的障碍表现为自我刺激地使用言语,常会尖叫,哼哼或发出别人不能听清或不可理解的“话”,或者自言自语,也称为“自我中心语言”。非语言性交流损害是常用手势或姿势语言,或用点头、摇头或其他面部表情来表达某种需求。 3、兴趣范围狭窄以及刻板、僵硬的行为方式对环境,倾向于要求固定不变或不正常反应,好刻板固定生活行为方式。不寻常的兴趣和非同一般的游戏方式,即常会对某些物件或活动的特殊迷恋,对迷恋物件会终日拿着,数十天如此。刻板、重复的行为和特殊的动作姿势,常独自来回踱步、自身旋转、转圈走、重复地蹦跳,最常见的姿势是将手置于胸前凝视,常会出现自伤、自残性质的动作。还会反复摸光滑物体,常会将物品先在鼻前嗅一下,甚而对常见物也要先嗅一下。 感觉和知觉的异常表现为感觉和知觉过弱,过强或不寻常,有的患儿对疼痛刺激反应迟钝。智力和认知缺陷,约有3/4的患儿智力落后。有些孤独症有某些特殊能力,如对路线、数字、地名、人名的不寻常记忆力和对日期推算和速算的能力。 高翔宇主任医师说,一旦孩子出现上述症状的话,就很可能是患上了自闭症,此时作为父母一定要学会开导自己的孩子,带着孩子亲进大自然或是带着孩子和其他小朋友多接触,要是缓解无效的话,就要积极就医进行治疗。 有效的预防自闭症 三岁之前治疗最关键 心理门诊胡存昆副主任医师表示,任何疾病都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困扰,尤其是儿童患病后更为严重。由于这个病会对孩子带来的伤害非常大,所以患上了自闭症的患者首先要积极治疗,同时也要做好平时的预防工作,这样才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烦恼。认识“怎样才能有效的预防自闭症”能帮助孩子保护好身体健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做好自闭症的预防工作,科学有效的预防才能帮助我们避免它带来的伤害。那么,怎样才能有效的预防自闭症? 首先孩子平时的适应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在平时要多培养孩子社交能力,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孩子仅仅是学习成绩优良是不够的,还须懂得接受别人并让别人接受自己,这也是爱的基本涵义。在培育孩子良好品德的同时,要教导孩子形成好的性情和情感。家长不要因为心疼孩子而一味的把孩子关在家里,或是整天给孩子太大的压力,整天不是学习这个就是学习那个的。城市居住的现代化使许多人搬进了高楼,而一户一门的高楼容易给孩子造成封闭的环境。因此,应允许和鼓励孩子从高楼走下来到庭院之中,与邻居或附近小朋友玩耍、交往,建立友谊。 孩子应该有自己的朋友,所以家长要放心的为孩子创造一些交友的条件,能让他们有自己的空间。不仅应允许孩子走下高楼、走出家门,也应允许孩子把小朋友请进家门。为孩子提供交朋友的机会,教给他们交朋友的艺术、方法与技巧。 自闭症的治疗当然是要尽早,三岁之前治疗最关键。一般说来,发现自闭症的第一时间就要马上进行康复训练,因为不论孩子多大了,耽误了多少时间,“没有发现自闭症”这个事实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了,所以从知道孩子是自闭症的第一时间,就马上投入康复训练即最佳治疗时间。 自闭症的治疗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家长不但要看好孩子的一举一动,同时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培育孩子的自立能力,切忌父母事事包办,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有意让孩子碰碰钉子,尝尝苦头,以磨练孩子的意志力。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功能性便秘怎么治疗
马晓斌
回答: 功能性便秘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建立排便习惯、药物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等方式改善。功能性便秘通常由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肠道动力减弱、排便反射异常、精神心理因素、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改善功能性便秘,膳食纤维能吸收水分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建议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可通过食用西蓝花、燕麦、苹果等食物补充。同时需保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避免粪便干结。部分人群可能因突然增加纤维摄入出现腹胀,建议逐步增量。 2、增加运动 适度运动能增强腹肌力量和肠道蠕动功能,推荐每天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久坐人群可每小时起身活动,进行腹部顺时针按摩。运动需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脱水加重便秘。老年患者可选择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 3、建立排便习惯 定时排便训练有助于重建肠道生物钟,建议晨起或餐后30分钟内尝试排便,利用胃结肠反射促进肠蠕动。排便时保持蹲位或使用脚凳抬高膝盖,避免过度用力。每次排便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避免长时间如厕导致痔疮。 4、药物治疗 容积性泻药如聚卡波非钙片能增加粪便含水量,渗透性泻药如乳果糖口服溶液可软化粪便,刺激性泻药如比沙可啶肠溶片短期用于顽固性便秘。促动力药如莫沙必利片改善肠道蠕动。使用药物需遵医嘱,避免长期依赖泻药导致肠道功能紊乱。 5、生物反馈治疗 生物反馈治疗适用于盆底肌协调障碍患者,通过仪器训练患者正确控制排便肌肉。治疗需专业医师指导,配合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多数患者经过10-15次训练可改善排便协调性,严重患者可能需要结合心理疏导。 功能性便秘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憋便行为。饮食中可适量添加亚麻籽、奇亚籽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长期便秘或伴随腹痛、便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老年患者及孕妇使用通便药物前应咨询医师,儿童便秘建议家长记录排便日记协助诊断。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