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儿童医院

超声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儿童医院超声室是淮海经济区唯一一家专门从事儿童超声诊疗工作的科室,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医生队伍,积累了大量儿科疾病诊疗工作经验,对儿童的疑难病有较高的鉴别诊断能力。开展了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动脉导管未闭、法乐氏四联症、大血管转位等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及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心肌疾患、风湿热及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包膜疾患、川崎病等后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后随访,小儿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及浅表器官的发育异常、肿瘤、炎症、外伤的超声诊断,婴儿先天性髋关节发展不良的超声诊断。超声引导下的胸腹、腔定位穿刺及肝肾等脏器穿刺。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零障碍”创新服务呈现四大亮点

自2011年徐州市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实施以来,我院结合工作实际,在规范服务行为、改善服务态度、美化服务环境、完善服务设施、优化就医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提升行业形象做了大量工作,使该工程在我院稳步推进,创新服务呈现四大亮点。 亮点之一:在全市卫生系统率先实行“门禁管理”制度,为患儿营造安全、优质、放心的诊治环境。 儿童医院的服务对象都是十六岁以下的孩子。孩子住院陪护人数太多,是以前儿童医院最显著的特点。过多的陪人不但影响孩子的正常治疗,也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为了彻底扭转这种局面,我院在全市卫生系统率先实施了“电子门禁系统”,并设保安专人管理。医院给患儿陪人印发探陪制度宣传资料,医护人员就探陪制度实施的必要性以及时间安排每日至少三次反复沟通并记录,取得患陪人的理解配合。试行近2月后,正式实施,收到病人、社会、医院均满意的效果。 陪护率降低60%,减少院感发生率,保证了病区管理有序,为患儿提供了安全、舒适、安静、整洁的诊治环境。 亮点之二:针对儿童、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创造性地开展细节服务、优质服务,让患病的孩子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2013年我院确定了“细节管理年”建设主题,提出了“细节服务,感动患儿”目标要求。精选了细节服务感动患儿50条,在病区设立了患儿才艺展示墙、患儿活动中心、患儿趣味比赛等互动活动,通过举办绘画比赛、讲故事表演、扣纽扣比赛、爬行比赛等,将患儿作品、被评选的“勇敢小战士”发放贴画并拍照给予展示,刺激患儿的展示欲望,淡化病痛,减少患儿在医院孤独恐惧的心理。 我们在儿童活动区将健康教育知识集中授课讲解,把健康教育知识编成一个个童话故事给患儿演示;2013年面向社会举办儿童健康课堂3次,参加人数达近300人,满意度100%,提出建议十余条。还根据季节变化,通过健康课堂医护人员送知识到社区等形式向家长介绍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护理,健康的喂养及生活方式等父母需求的知识点,注重预防为主,提高儿童身体素质,收到较好的社会效益。 各科建立了家长QQ群,及时了解患儿情况,解答家长咨询。根据年轻父母的心理及习惯,我们以疾病专业为单位建立QQ群,指定一名有专科知识功底的骨干护士为群主,每日管理,解答患陪人有关孩子健康的顾虑及疑问,遇到不能及时解答的知识点,通过找寻专家、查阅资料再给予答复,为患陪人提供答疑及沟通的平台,让她们感觉到无论住院还是出院,都不再孤独无助,随时都有医护人员在关心他们宝宝的健康成长。 为解决患儿就诊难的问题,积极响应医改号召,儿童常见病鼓励社区就诊,我院静脉穿刺分队面向社会承诺,免费为淮海经济区穿刺困难患儿出诊穿刺注射。至今已分别向河南、安徽、徐州及周县派出穿刺组数十例。 亮点之三:注重儿科护理专科发展,提高护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为淮海经济区儿童的专业化护理,提供了可靠保证。 作为本地区唯一的三级儿童专科医院,我院的技术水平、综合实力已跃入省内儿科医疗先进行列。目前,我院有1个省级重点专科,4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和1个省级实习基地,其中护理组是省级儿科重症护理实习基地。儿童重症护理、儿科输液、急诊护理三个示范基地,借鉴省市级护理专科培训基地的经验,制定儿科专科护士培训计划,系统规范的组织理论技能全脱产培训。年接收了进修护士130余人,举办危重专科知识培训12次、考核4次,规范并提高了儿科危重症等专科护理的质量及带教水平,同时为周边地区培养了儿科重症护理的专科护士。 我院目前培养了省级、市级儿科急救护理、危重症护理、PICC、儿科伤口造口、儿科心脏监护等专科护士20余名。医院选派护理骨干25名到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地进修学习,有效引进国际先进的护理技术和管理理念。为淮海经济区儿童的急救护理、疑难重症的治疗护理,提供了可靠保证。 亮点之四:以规范病房管理为契机,全院各科开展“深化细节服务,创建品牌科室”活动,全面改善服务环境、优化服务流程。 全院按照“细节入手,小处着眼,创新创优、惠民利民的思路”,深入开展“深化细节服务,创建品牌科室”活动,通过丰富细节服务项目内容;礼仪、细节服务项目及落实,便民举措、工作作风等专项检查;病区管理、服务环境现场观摩;操作比赛;医患沟通案例讲评;编制服务简报;品牌科室个人评选;护理质量综合评比;创新服务专题报告会等举措达到以患儿为中心,深化服务细节,夯实并打造优质服务基础及品牌。创建秩序好、服务好、患陪人满意的服务环境;进一步形成全院规范化、人性化服务氛围,让群众体验到看病就医的方便、快捷、温馨,理解和尊重。 我院将继续推进百姓就医“零障碍”,继续坚持“一切追求病人满意”,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全力为人民群众创造“零障碍”的服务、“零缝隙”的关爱、“零差错”的质量。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手上肉刺是怎么形成的
聂小娟
回答: 手上肉刺通常是由皮肤角质层局部撕裂或干燥引起的微小皮肤损伤,可能与频繁摩擦、缺乏维生素、皮肤干燥等因素有关。肉刺在医学上称为逆剥,是表皮浅层与真皮分离所致,常见于手指甲周围。 1. 频繁摩擦 长期接触粗糙物体或反复机械刺激会导致皮肤角质层受损。例如手工劳动者或经常使用键盘的人群,手指局部持续受压摩擦易形成肉刺。日常可佩戴手套减少摩擦,涂抹含尿素或乳木果油成分的护手霜帮助修复。 2. 缺乏维生素 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摄入不足会影响皮肤角质代谢,导致角质层脆弱易裂。长期偏食或消化吸收障碍者可能出现此类情况。适量增加动物肝脏、全谷物、柑橘类水果等食物有助于改善。 3. 皮肤干燥 秋冬季节或频繁接触洗涤剂时,皮肤屏障功能下降,角质层水分流失加速。表现为甲周皮肤脱屑、皲裂继而形成肉刺。建议洗手后及时使用含神经酰胺的保湿霜,避免使用碱性过强的清洁产品。 4. 甲周湿疹 慢性湿疹可能导致甲襞部皮肤增厚皲裂,伴随瘙痒脱屑等症状。这种情况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或他克莫司软膏控制炎症,同时避免搔抓刺激。 5. 真菌感染 红色毛癣菌等皮肤癣菌侵犯甲周组织时,可能引起局部角质异常增生。典型表现为环状红斑伴鳞屑,可遵医嘱联用硝酸咪康唑乳膏和口服伊曲康唑胶囊进行抗真菌治疗。 预防肉刺需保持手部适度湿润,接触化学物品时做好防护,定期修剪过长的倒刺避免撕扯。若肉刺反复发作伴随红肿渗液,可能提示细菌感染或潜在皮肤病,建议皮肤科就诊排查。日常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必需脂肪酸,有助于维持皮肤屏障完整性。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