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儿童医院

神经内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徐州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是徐州地区唯一一个设有专科门诊及病房的小儿神经内科专科,对各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癫痫。多动症多发性抽动。脑发育不良。脑瘫。面瘫。多发性神经根炎。重症肌无力。脑炎后遗症等病的治疗在本地区享有较高的声誉,神经内科为我院重点发展的专科之一,近年来发展迅速,神经内科同时收治儿内科疑难病症,并具有了较高的诊断及治疗水平。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零障碍”创新服务呈现四大亮点

自2011年徐州市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实施以来,我院结合工作实际,在规范服务行为、改善服务态度、美化服务环境、完善服务设施、优化就医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提升行业形象做了大量工作,使该工程在我院稳步推进,创新服务呈现四大亮点。 亮点之一:在全市卫生系统率先实行“门禁管理”制度,为患儿营造安全、优质、放心的诊治环境。 儿童医院的服务对象都是十六岁以下的孩子。孩子住院陪护人数太多,是以前儿童医院最显著的特点。过多的陪人不但影响孩子的正常治疗,也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为了彻底扭转这种局面,我院在全市卫生系统率先实施了“电子门禁系统”,并设保安专人管理。医院给患儿陪人印发探陪制度宣传资料,医护人员就探陪制度实施的必要性以及时间安排每日至少三次反复沟通并记录,取得患陪人的理解配合。试行近2月后,正式实施,收到病人、社会、医院均满意的效果。 陪护率降低60%,减少院感发生率,保证了病区管理有序,为患儿提供了安全、舒适、安静、整洁的诊治环境。 亮点之二:针对儿童、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创造性地开展细节服务、优质服务,让患病的孩子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2013年我院确定了“细节管理年”建设主题,提出了“细节服务,感动患儿”目标要求。精选了细节服务感动患儿50条,在病区设立了患儿才艺展示墙、患儿活动中心、患儿趣味比赛等互动活动,通过举办绘画比赛、讲故事表演、扣纽扣比赛、爬行比赛等,将患儿作品、被评选的“勇敢小战士”发放贴画并拍照给予展示,刺激患儿的展示欲望,淡化病痛,减少患儿在医院孤独恐惧的心理。 我们在儿童活动区将健康教育知识集中授课讲解,把健康教育知识编成一个个童话故事给患儿演示;2013年面向社会举办儿童健康课堂3次,参加人数达近300人,满意度100%,提出建议十余条。还根据季节变化,通过健康课堂医护人员送知识到社区等形式向家长介绍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护理,健康的喂养及生活方式等父母需求的知识点,注重预防为主,提高儿童身体素质,收到较好的社会效益。 各科建立了家长QQ群,及时了解患儿情况,解答家长咨询。根据年轻父母的心理及习惯,我们以疾病专业为单位建立QQ群,指定一名有专科知识功底的骨干护士为群主,每日管理,解答患陪人有关孩子健康的顾虑及疑问,遇到不能及时解答的知识点,通过找寻专家、查阅资料再给予答复,为患陪人提供答疑及沟通的平台,让她们感觉到无论住院还是出院,都不再孤独无助,随时都有医护人员在关心他们宝宝的健康成长。 为解决患儿就诊难的问题,积极响应医改号召,儿童常见病鼓励社区就诊,我院静脉穿刺分队面向社会承诺,免费为淮海经济区穿刺困难患儿出诊穿刺注射。至今已分别向河南、安徽、徐州及周县派出穿刺组数十例。 亮点之三:注重儿科护理专科发展,提高护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为淮海经济区儿童的专业化护理,提供了可靠保证。 作为本地区唯一的三级儿童专科医院,我院的技术水平、综合实力已跃入省内儿科医疗先进行列。目前,我院有1个省级重点专科,4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和1个省级实习基地,其中护理组是省级儿科重症护理实习基地。儿童重症护理、儿科输液、急诊护理三个示范基地,借鉴省市级护理专科培训基地的经验,制定儿科专科护士培训计划,系统规范的组织理论技能全脱产培训。年接收了进修护士130余人,举办危重专科知识培训12次、考核4次,规范并提高了儿科危重症等专科护理的质量及带教水平,同时为周边地区培养了儿科重症护理的专科护士。 我院目前培养了省级、市级儿科急救护理、危重症护理、PICC、儿科伤口造口、儿科心脏监护等专科护士20余名。医院选派护理骨干25名到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地进修学习,有效引进国际先进的护理技术和管理理念。为淮海经济区儿童的急救护理、疑难重症的治疗护理,提供了可靠保证。 亮点之四:以规范病房管理为契机,全院各科开展“深化细节服务,创建品牌科室”活动,全面改善服务环境、优化服务流程。 全院按照“细节入手,小处着眼,创新创优、惠民利民的思路”,深入开展“深化细节服务,创建品牌科室”活动,通过丰富细节服务项目内容;礼仪、细节服务项目及落实,便民举措、工作作风等专项检查;病区管理、服务环境现场观摩;操作比赛;医患沟通案例讲评;编制服务简报;品牌科室个人评选;护理质量综合评比;创新服务专题报告会等举措达到以患儿为中心,深化服务细节,夯实并打造优质服务基础及品牌。创建秩序好、服务好、患陪人满意的服务环境;进一步形成全院规范化、人性化服务氛围,让群众体验到看病就医的方便、快捷、温馨,理解和尊重。 我院将继续推进百姓就医“零障碍”,继续坚持“一切追求病人满意”,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全力为人民群众创造“零障碍”的服务、“零缝隙”的关爱、“零差错”的质量。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脸部被打淤青怎么消除
聂小娟
回答: 脸部被打淤青可通过冷敷、热敷、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物理治疗等方式消除。脸部淤青通常由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渗出引起,表现为局部皮肤青紫、肿胀、压痛等症状。 1、冷敷 受伤后24小时内可用冰袋或冷毛巾冷敷患处,每次10-15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进行。冷敷能收缩血管减少出血,缓解肿胀疼痛。注意避免冻伤,冰袋需用干净毛巾包裹。冷敷期间可适当抬高头部促进静脉回流。 2、热敷 受伤24小时后可改用温热毛巾敷于淤青处,温度控制在40℃左右,每次15-20分钟。热敷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淤血吸收消散。热敷后轻柔按摩周围组织有助于恢复,但避免直接按压淤青部位。热敷时注意防止烫伤。 3、外用药物 可遵医嘱使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肝素钠乳膏、积雪苷霜软膏等药物外涂。这些药物具有抗炎消肿、改善微循环作用,能促进淤血吸收。用药前清洁皮肤,薄涂后轻揉至吸收,每日2-3次。皮肤破损处禁用,过敏者停用。 4、口服药物 若疼痛明显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非甾体抗炎药。严重淤血者可配合血府逐瘀胶囊、云南白药胶囊等活血化瘀中成药。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长期服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5、物理治疗 淤青持续不消时可考虑红外线照射、超声波治疗。物理治疗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需由专业医师操作,治疗频率和疗程根据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期间注意保护眼睛,避免强光直射。 日常应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抓挠或剧烈运动导致二次损伤。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深色蔬菜,有助于血管修复。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若淤青范围扩大、疼痛加剧或伴随视力模糊、头晕等症状,需就医排除骨折或颅内损伤。恢复期间注意防晒,防止色素沉着。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