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检验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检验中心是常州地区最大的临床检验部门,由于医院前身是教会医院,以西方医学为开端,所以真正意义上的临床检验工作也起步于1918年的建院初期。从建院初期以显微镜开始的细胞学检验开始,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伴随着医院的发展而壮大。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在院部的正确领导和检验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现已成为以临床医学检验为主,兼有一定科教研能力、检验人才集中、实力较强的综合性医学检验中心。检验中心的发展见证了全院的发展脉络,代表了我市临床医学检验的发展;2004年首先进入“常州市临床重点检验专科”,2005年3月以高分通过省卫生厅验收并被授予“《医院检验科建设管理规范》合格单位”,2009年8月,经江苏省卫生厅现场考核、验收,成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使检验中心的发展进入崭新阶段。2009年9月,江苏省卫生厅组织对全省73家三级及部分二级医院检验科进行专项检查,医学检验中心取得了第3名的好成绩。

目前,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中心拥有较合理的人才队伍,结构也更趋合理,共有各级检验技术人员58人:其中主任技师2人,副主任技师7人,主管技师17人,检验师31人,其他专业1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8人,大学本科40人。检验中心学科带头人史伟峰同志,2006年被苏州大学列为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生导师。现担任检验科主任、江苏省检验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微生物和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外审专家、临检杂志编委、常州市临床检验中心主任、常州市检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史伟峰同志是常州市831工程、卫生局百名人才工程、江苏省卫生厅科教兴卫工程培养对象,是检验医学科研型人才,工作以来,先后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引用论文4篇,中华系列论文10篇。研究课题分获江苏省国防科工委三等奖1次、常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3次、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一等奖2次。现主要从事临床微生物及免疫学的研究,多项课题获省、市级科研立项,出版医学专著3本。学科带头人蒋敬庭获2008年度“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和“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近年来获省、市科技进步奖5项、江苏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奖六项,发表在SCI系列杂志论文12篇,国家发明专利1项,出版医学专著2本。学科带头人罗光华先后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5项、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2项,发表SCI、中华级论文多篇。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中心设置了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临床血液学和体液学检验、综合实验室和独立的急诊检验室。各专业实验室主管都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基本健全了人才梯队。2006年通过江苏省临床检验“临床血液学示范实验室”和“临床生化学示范实验室”。检验中心为了满足现代医学诊断治疗和科学研究的需要,配备了先进的现代化检验设备,共拥有万元以上检验仪器50多台,总投入3000万元,涵盖了临床医学检验所需的各类主要设备,大多为国际著名品牌,为检验中心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使先进的检验项目得以引进并应用于临床,检验报告速度加快,病人诊疗时间明显缩短。目前,共开展各类检验项目500多项,包括各主要临床专科必须的肝功能、生化、脂类等常规检测项目和急诊检验,以及激素、器官移植、变态反应、肿瘤诊断治疗等特殊检验项目,尽可能满足临床和病人的要求。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中心实施严格的质量管理,有较完善的质量控制措施和完整的设备、项目、质量控制等标准化操作程序并严格执行,保证了较高的检验质量。检验中心室内质量控制RCV保持在卫生部推荐范围之内,保证了检验结果的精密度。自1986年起连续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江苏省临检中心及常州市临检中心的临床血液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室间质量评价活动,成绩优异,保证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及全国范围内的可比性。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中心将始终围绕“以病人为中心”这一主题,坚持把医疗服务质量作为科室发展的动力,不断弘扬“学习、创新、求实、发展”的精神,促进实验室更好更快的发展。逐步将我科建成学科发展平衡,检验项目齐全,质量控制措施全面,有较强医、教、研能力和水平的现代化的区域性医学检验中心。力争通过实验室ISO15189认可,全面提高检验质量及综合管理水平;在“十一五”期间,加快实验室的建设,使微生物耐药机制及耐药基因研究、病毒致病机理及实验诊断、肿瘤诊断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免疫等研究领域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和省内领先水平。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深二度烧伤要怎么办 深二度烧伤
徐建威
回答: 深二度烧伤可通过创面清创、外用药物、镇痛治疗、预防感染、手术修复等方式治疗。深二度烧伤通常由高温液体、火焰、化学物质、电流、长时间摩擦等因素引起。 1、创面清创 深二度烧伤后需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创面15-20分钟,降低局部温度。使用生理盐水或稀释碘伏溶液轻柔冲洗去除污染物,避免用力擦拭。水疱完整时可保留疱皮,破损水疱需剪除游离表皮。清创后覆盖无菌凡士林油纱或含银离子敷料,保护裸露的真皮层。 2、外用药物 可遵医嘱使用磺胺嘧啶银乳膏预防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莫匹罗星软膏处理革兰阳性菌感染,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创面修复。药物涂抹前需先清除前次残留药膏,厚度约1-2毫米,每日换药1-2次。伴有渗液时可搭配藻酸盐敷料吸收渗出液。 3、镇痛治疗 烧伤后48小时内疼痛明显,可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非甾体抗炎药。剧烈疼痛可使用曲马多缓释片,但须警惕呼吸抑制风险。创面换药前30分钟可喷洒利多卡因气雾剂进行表面麻醉,儿童患者建议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 4、预防感染 深二度烧伤易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体温超过38℃或创面出现脓性分泌物时,需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定期做创面细菌培养,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 5、手术修复 对于直径超过5厘米的深二度烧伤,建议行削痂植皮术清除坏死组织。供皮区多选取大腿或头皮,采用电动取皮刀获取0.2-0.3毫米厚的中厚皮片。关节部位可选用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自体皮移植,术后加压包扎14天。伴有肌腱暴露时需采用皮瓣移植修复。 深二度烧伤恢复期需每日用温水清洁创面周围皮肤,避免搔抓。穿着宽松纯棉衣物减少摩擦,外出时用防晒衣遮挡愈合部位。饮食增加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摄入,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愈合后创面可能遗留色素沉着,可局部涂抹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改善。关节部位愈合后需坚持做伸展运动防止瘢痕挛缩,建议每2周复诊评估恢复情况。 徐建威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