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

营养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临床营养科成立于2010年,是在院长领导下、科主任负责制的医疗技术科室,是一个较为年轻的科室,其前身营养室已有二十几年历史。

科室负责全院住院患者营养治疗、查房、会诊、门诊带教等工作,为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也面向社会开展营养宣教和营养指导。

营养科技术实力较强,现有主任医师1名、营养医师2名、主管护师2名,具有良好的专业基础和营养治疗水平,在全省临床营养工作中处于领先地位。

为了满足现代临床对营养治疗的要求,更好地服务病人,营养科采用了传统中医食疗和现代营养相结合的营养治疗手段,开设了多层次、全方位的饮食营养治疗技术,使营养治疗更加科学、完善、合理。

专业特色:

营养治疗科学规范,治疗方法系统配套 负责全院病人的营养医疗、查房、会诊工作。治疗饮食种类齐全,符合营养卫生要求。除普通饮食外,尚开展各种常规治疗膳食20余种(如糖尿病饮食、肾病饮食、移植术后消毒餐等),由专业人员负责营养治疗食谱制定和全程质量监督,指导厨师按要求制作,保证了营养计划和食品卫生的有效落实,满足了不同疾病患者的饮食治疗要求。率先在省内编写了“中西医结合营养治疗宣传系列资料”,并定期修订,方便临床医师及患者选择食物及营养品。为出院患者提供家庭营养指导和建议,保证病员尽早康复,终生受益。同时科室还开展肠内营养及配置相关工作,营养制剂种类完善,实现了肠内营养制剂(包括匀浆膳)的规范化管理,能满足不同住院病人各种疾病的营养治疗需要;并且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进行“中西医结合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的研究”,尤其是关于“气血双补”的“八珍汤”结合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非常明显,已初步显示出中西医结合外科营养在目前世界上外科营养领域的积极意义。有完善的营养会诊制度,实现了营养治疗与临床治疗的同步进行和规范化管理。

开设营养门诊,提供营养咨询、营养指导和营养治疗。主要为门诊及院外患者和特殊人群提供科学的防病治病的营养指导和饮食建议,特别在营养不良、糖尿病、肾病、痛风症、心脑血管疾病以及高血脂、高血压、肥胖症、短肠综合征、脂肪肝、妊娠糖尿病等的营养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还为婴幼儿、学龄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及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提供营养饮食建议和指导。同时出诊的医师均有处方权,可以给门诊病人根据病情需要开检验单及营养相关药物。为使咨询者建立一个清晰、直观的量的概念,以提高营养咨询效果,增加从理论到实践的可操作性,我科专门配备了仿真食物模型,方便了病人和咨询者。备有人体脂肪测量仪,方便肥胖病人及消瘦病人的监测。

营养门诊时间:周一全天在门诊楼2楼 周二、周四上午在医技楼四楼糖尿病名医工作室内。出诊营养专家:多年从事临床营养治疗工作的专业营养医师

营养教学和科研:科室目前先后为苏州卫生职业学院营养学专业、扬州大学医学院护理学专业和连云港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的教学实习带教点。科室近两年来进行科研项目多项,仅于去年下半年开始撰写并被录用核心以上专业论文4篇,待发表1篇,国家级论文1篇,省级论文1篇。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无锡三院5月份“健康大讲堂”公益活动公告

市三院“健康大讲堂”是一项面向社会、面向广大公众的系列公益性健康教育活动,旨在宣传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市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健康大讲堂”由医院各专科医疗专家组成强大阵容宣讲团,针对危害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季节性好发疾病,结合百姓需求定期安排授课,并接受现场咨询。 5月份讲座安排如下: 一、内容:《泌尿系结石的微创治疗》 二、时间:5月23日下午14:30 三、地点:医院新大楼三楼 四、主讲人: 吴升:泌尿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南通大学临床医学院兼职教授,从事泌尿外科工作20年,对泌尿系结石、肿瘤的微创诊治疗有深入的研究,在血精治疗方面获得2009年江苏省中管局课题立项,2010年在台湾荣民总医院进修深造,在膀胱癌的治疗方面获得2013年江苏省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 专家门诊时间:周三上午。 讲座结束接受现场咨询,欢迎广大市民积极参与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病毒性心肌炎的原因是什么
高云
回答: 病毒性心肌炎可能由柯萨奇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等感染引起,通常表现为胸闷、心悸、乏力等症状。病毒性心肌炎可通过抗病毒治疗、营养心肌、免疫调节、对症支持、卧床休息等方式干预。 1、柯萨奇病毒感染 柯萨奇病毒是导致病毒性心肌炎的常见病原体,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感染后病毒可直接侵犯心肌细胞,导致心肌细胞变性坏死。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咽痛等前驱症状,随后出现胸痛、心律失常等表现。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巴韦林颗粒等抗病毒药物,辅以辅酶Q10胶囊营养心肌。 2、腺病毒感染 腺病毒感染多见于儿童群体,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病毒进入体内后可能引发心肌组织炎症反应,造成心肌损伤。临床表现包括咳嗽、气促合并心动过速。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医生可能开具更昔洛韦胶囊进行抗病毒治疗,同时配合三磷酸腺苷二钠片改善心肌代谢。 3、流感病毒侵袭 流感病毒感染后可能通过免疫介导机制损伤心肌,多发生在流感流行季节。患者除典型流感症状外,可能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心功能不全表现。确诊后需严格卧床休息,遵医嘱使用奥司他韦颗粒抗病毒,并配合曲美他嗪片改善心肌供血。 4、EB病毒感染 EB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能并发心肌炎,多见于青少年群体。特征表现为持续发热、淋巴结肿大合并心电图异常。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昔洛韦片抑制病毒复制,同时静脉注射维生素C注射液抗氧化保护心肌。 5、巨细胞病毒感染 巨细胞病毒感染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病毒潜伏感染后可能激活并攻击心肌组织。临床进程较为隐匿,可能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疲劳感和活动耐量下降。医疗干预包括缬更昔洛韦片抗病毒治疗,配合辅酶A粉针营养支持,严重时需考虑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急性期严格卧床2-4周。饮食选择易消化、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鱼肉、蛋清、西蓝花等。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出现气促加重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时需立即就医。注意气候变化时及时增减衣物,预防呼吸道感染诱发疾病复发。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