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麻醉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麻醉科成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当时设手术间6个。逐步开展普外、胸外、骨科、脑外、妇产、泌尿外科、烧伤整形外科、五官科、眼科、等多科手术的麻醉。1979年成功实施了镇江市首例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法乐氏四联症矫正手术,开创了镇江市体外循环麻醉先河,填补了市内空白。1991年成功实施了镇江市首例连体婴儿分离手术,九十年代率先在市内开展了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麻醉,使本科技术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处于本市领先地位。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集心外、麻醉、体外、监护、护理为一体的心血管外科团队,能承担各类复杂心血管手术麻醉。2001年在全市首先成功进行了同种异体肝移植术并获得获得成功,2004年成功进行了肝肾联合移植术,均填补了市内空白,并相继开展了多例肾移植手术,为脏器移植麻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麻醉科共有医师21人、护士3人、技术工人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7人,主治医师8人,博士2人,硕士4人。目前设手术间22间,开放15间日常手术间,麻醉后恢复室(PACU)2间。麻醉科拥有进口体外循环机,进口多功能麻醉机,血液回收机,除颤仪、进口呼吸机、进口多功能麻醉监护仪、进口血气分析仪、纤支镜等各种设备满足手术需要,年完成各类手术麻醉一万余例。同时和兄弟科室密切合作,在各类新手术、重大手术、急、重症抢救等方面共同发展,寻求新的突破,积极参与重大突发事件抢救。麻醉科疼痛门诊创建于80年代初,目前广泛开展无痛胃肠镜、无痛人流、急慢性疼痛的诊疗工作。是目前全市镇痛治疗开展的最早也是发展最具规模的临床科室,疼痛门诊在本市率先开展臭氧、射频等新技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本科长期重视教、科、研发展,一直承担江苏大学医学院临床麻醉的理论课中英文教学及临床实习带教,2007年成立江苏大学麻醉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共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多年来为乡镇卫生院培养了近百名专业麻醉医师,为镇江地区麻醉学科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科室人才结构合理,加强继续教育,增强科研能力,在省、市及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数十篇,有两项成果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成果获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完成两项市级课题,目前在研市级课题一项。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一贯以一流的服务、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设备竭诚为全市人民的健康事业不断作出贡献。麻醉科科主任阚明秀主任医师为医学会江苏省麻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麻醉学质控委员会委员、镇江市麻醉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镇江市麻醉学质控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大学麻醉学教研室主任。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与妇联联合开展巾帼志愿服务日??女专家义诊活动

5月15日是江苏省巾帼志愿服务日。我院举行了急诊医学中心护理组“全国三八红旗集体”揭牌仪式,今年全国妇联共表彰了200个全国三八红旗集体,我省有7个集体受表彰,而我院急诊医学中心护理组是我市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集体。 当天上午,市妇联与我院联合在门诊大厅举行女专家义诊活动,来自妇产科、心内科等科室的8名女专家以及糖尿病营养、妇产科、急救等护理团队现场为市民提供义诊咨询服务。 早晨9点,女专家们的问诊桌前已经排起了长队,不少市民感叹:女专家们的阵容很“豪华”,排再长的队也是值得的。一位正在等待皮肤科专家义诊的黄女士说,自己看病就喜欢找女医生,因为和女医生沟通更方便,没有什么心理障碍,“这次女专家义诊,可以和平时很难挂上号的女专家面对面交流,真是太好了。” 另一边进行的婴幼儿护理同样吸引了很多市民。主管护士金华怡拿着一个玩具宝宝,给围了一圈的妈妈们演示如何给婴幼儿按摩。不时有市民提出疑惑,金华怡便一遍遍不厌其烦地讲解。急救演练也让众多市民跃跃欲试,52岁的宋女士在护士手把手的教导下,学会了如何正确地进行心肺复苏。宋女士说,老伴血压高,心脏也不好,“现在好了,如果在家发生什么事,也知道该怎么进行急救了,希望医院多搞些这样的活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分泌性中耳炎该如何预防
李延忠
回答: 分泌性中耳炎可通过保持鼻腔通畅、避免病原体感染、调节气压平衡、增强免疫力、及时治疗上呼吸道疾病等方式预防。该病多因咽鼓管功能障碍、病原体感染、过敏反应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 1、保持鼻腔通畅 定期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有助于减少分泌物堆积,降低咽鼓管阻塞风险。感冒或鼻炎发作时可使用盐酸赛洛唑啉鼻用喷雾剂等减充血剂缓解鼻塞,但需遵医嘱控制使用周期。擤鼻涕时应单侧交替进行,避免用力过猛导致病原体逆行感染。 2、避免病原体感染 流感季节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接触公共物品后及时洗手。儿童群体需按时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流感疫苗等,降低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病原体引发的继发性中耳炎概率。哺乳期婴儿宜采用半竖立位喂奶,防止乳汁反流至咽鼓管。 3、调节气压平衡 乘坐飞机或潜水时可通过咀嚼口香糖、做吞咽动作促进咽鼓管开放。急性鼻窦炎期间避免高空飞行或深潜,必要时使用伪麻黄碱片等药物帮助维持中耳压力平衡。游泳时佩戴专业耳塞,防止污水进入外耳道引发炎症扩散。 4、增强免疫力 保证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以及富含维生素C的西蓝花、猕猴桃等食物。规律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累计150分钟以上。长期熬夜或压力过大会降低黏膜防御功能,建议保持7-8小时睡眠并适当进行正念减压训练。 5、治疗上呼吸道疾病 过敏性鼻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控制炎症,慢性鼻窦炎需配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黏液排出。腺样体肥大儿童若出现夜间打鼾、张口呼吸等症状,需评估是否需行腺样体切除术以解除咽鼓管压迫。 日常需避免频繁掏耳损伤鼓膜,洗澡后及时擦干耳廓积水。出现持续耳闷、耳鸣或听力减退超过两周时,应进行声导抗测试和耳内镜检查。哺乳期母亲需注意喂养姿势,学龄前儿童建议每半年接受一次耳科保健筛查。急性期可局部热敷促进积液吸收,但禁止自行穿刺鼓室或使用偏方滴耳。 李延忠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