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ICU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科室介绍】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始建于1984年,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急诊医学中心。中心共有医护人员60余名,副主任医师以上高级职称6名,主治医师6名,硕士以上学历15名,1名专攻急性化学性中毒的救治。急诊医学模式由始建时的依赖型逐渐发展成为基本独立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留观病房、急诊监护病房(EICU)、急诊住院病房、急诊手术室,为广大患者提供抢救生命的绿色通道,在心肺脑复苏、急危重症以及急性中毒和创伤的救治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现为镇江市临床重点专科。

2010年2月投入使用的新急诊中心,按照《江苏省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科评价标准》要求建设,布局合理,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眼科等科室齐全,拥有一般急诊区、抢救区、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急诊病房、观察室,床位70余张,区域内设有独立的急诊手术室、心电图室、超声室、检验室、挂号收费处和药房,放射科、CT、MRI室分布在区域附近,方便就诊。科室设备先进,现有除颤仪4台、呼吸机6台、复苏仪2台、中央监护系统2套、监护仪20余台、洗胃机2台、降温仪2台、床边快速生化检测仪2台,能进行有创血液动力学、呼末CO2、心电脑电及麻醉深度监测。

【技术特色】该科技术力量雄厚,常规开展气管插管、血管穿刺置管,胸腔闭式引流,经纤维支气管镜的诊断与治疗,体外体内临时起搏,床边血液灌流、透析,在急性心肌梗塞急诊PCI、高血压危象、主动脉夹层、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危重症哮喘、致命性大咯血、张力性气胸、呼吸衰竭、消化道大出血、严重复合型创伤、各种休克、脑血管意外、重症中暑、中毒、多脏器功能障碍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急诊PCI、临时起搏、各种原因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治疗、危重症监护以及急性中毒和创伤的救治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急救水平全市领先,全胸廓按压复苏术抢救心跳骤停技术填补市内空白。2008年先后成立的急性中毒救治中心和创伤救治中心,为急性中毒和创伤病人,特别是为突发事件成批病员的救治提供了保证。科室承担本专科急诊医学教学任务,每月还定期举办临床医学提高班教学活动,多次主办省市级继续教育项目,获得省市级科研项目6项,发表论文40余篇。

【学科带头人】

任国庆,主任医师,急诊科科主任,江苏省急诊医学分会常委,江苏省门急诊管理委员会委员,镇江市急诊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急诊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镇江市重点医学人才,市169工程培养对象,主持和参与过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发表文章15篇,对心血管疾病及内科急危重症的诊治有十分丰富的临床经验。

【就诊指南】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与妇联联合开展巾帼志愿服务日??女专家义诊活动

5月15日是江苏省巾帼志愿服务日。我院举行了急诊医学中心护理组“全国三八红旗集体”揭牌仪式,今年全国妇联共表彰了200个全国三八红旗集体,我省有7个集体受表彰,而我院急诊医学中心护理组是我市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集体。 当天上午,市妇联与我院联合在门诊大厅举行女专家义诊活动,来自妇产科、心内科等科室的8名女专家以及糖尿病营养、妇产科、急救等护理团队现场为市民提供义诊咨询服务。 早晨9点,女专家们的问诊桌前已经排起了长队,不少市民感叹:女专家们的阵容很“豪华”,排再长的队也是值得的。一位正在等待皮肤科专家义诊的黄女士说,自己看病就喜欢找女医生,因为和女医生沟通更方便,没有什么心理障碍,“这次女专家义诊,可以和平时很难挂上号的女专家面对面交流,真是太好了。” 另一边进行的婴幼儿护理同样吸引了很多市民。主管护士金华怡拿着一个玩具宝宝,给围了一圈的妈妈们演示如何给婴幼儿按摩。不时有市民提出疑惑,金华怡便一遍遍不厌其烦地讲解。急救演练也让众多市民跃跃欲试,52岁的宋女士在护士手把手的教导下,学会了如何正确地进行心肺复苏。宋女士说,老伴血压高,心脏也不好,“现在好了,如果在家发生什么事,也知道该怎么进行急救了,希望医院多搞些这样的活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分泌性中耳炎该如何预防
李延忠
回答: 分泌性中耳炎可通过保持鼻腔通畅、避免病原体感染、调节气压平衡、增强免疫力、及时治疗上呼吸道疾病等方式预防。该病多因咽鼓管功能障碍、病原体感染、过敏反应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 1、保持鼻腔通畅 定期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有助于减少分泌物堆积,降低咽鼓管阻塞风险。感冒或鼻炎发作时可使用盐酸赛洛唑啉鼻用喷雾剂等减充血剂缓解鼻塞,但需遵医嘱控制使用周期。擤鼻涕时应单侧交替进行,避免用力过猛导致病原体逆行感染。 2、避免病原体感染 流感季节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接触公共物品后及时洗手。儿童群体需按时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流感疫苗等,降低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病原体引发的继发性中耳炎概率。哺乳期婴儿宜采用半竖立位喂奶,防止乳汁反流至咽鼓管。 3、调节气压平衡 乘坐飞机或潜水时可通过咀嚼口香糖、做吞咽动作促进咽鼓管开放。急性鼻窦炎期间避免高空飞行或深潜,必要时使用伪麻黄碱片等药物帮助维持中耳压力平衡。游泳时佩戴专业耳塞,防止污水进入外耳道引发炎症扩散。 4、增强免疫力 保证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以及富含维生素C的西蓝花、猕猴桃等食物。规律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累计150分钟以上。长期熬夜或压力过大会降低黏膜防御功能,建议保持7-8小时睡眠并适当进行正念减压训练。 5、治疗上呼吸道疾病 过敏性鼻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控制炎症,慢性鼻窦炎需配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黏液排出。腺样体肥大儿童若出现夜间打鼾、张口呼吸等症状,需评估是否需行腺样体切除术以解除咽鼓管压迫。 日常需避免频繁掏耳损伤鼓膜,洗澡后及时擦干耳廓积水。出现持续耳闷、耳鸣或听力减退超过两周时,应进行声导抗测试和耳内镜检查。哺乳期母亲需注意喂养姿势,学龄前儿童建议每半年接受一次耳科保健筛查。急性期可局部热敷促进积液吸收,但禁止自行穿刺鼓室或使用偏方滴耳。 李延忠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