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

新生儿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新生儿科成立于1982年,经过20余年的努力,已逐渐发展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具有较高的医护技术力量、众多的专科护理人员和现代化仪器设备的科室。设定床位15张,内设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普通病室、早产儿室和隔离室。
  新生儿科现有医护人员16名,其中正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1名、主管护师1名及多名新生儿专业医护人员,其中硕士学位者2人。
  新生儿科拥有较齐全的现代化急救医疗设备,包括进口婴儿、新生儿专用呼吸机,空氧混合CPAP,进口或国产婴儿暖箱,远红外抢救台,床边多功能心肺监护仪,微量胆红素及经皮胆红素测定仪,微量血糖测定仪,微量输液泵,各种蓝光治疗仪等,为成功抢救新生儿创造了条件。新生儿科技术力量雄厚,已开展空氧混合CPAP、常频机械通气、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胃肠道外全静脉营养及部分换血疗法及PICC置管等多项急救措施。在新生儿感染、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各项生命支持和管理、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已逐步建立起随访制度。医疗工作的目标已由降低新生儿病死率转到在降低病死率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致残率、提高患儿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新生儿科于2002年开始承担了江苏大学多层次多专业儿科学的教学、临床实习和轮转医生的带教任务。每年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10篇,临床科研工作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临床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
  新生儿科24小时对外开诊,设有专家门诊,并对危重新生儿开放绿色通道,以保证新生儿的及时救治和安全。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冠心病三支病变的治疗方法
龚新宇
回答: 冠心病三支病变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脏康复训练、生活方式干预等。冠心病三支病变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引起,可能表现为心绞痛、胸闷、气促等症状。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冠心病三支病变的基础治疗方式,常用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调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以及改善心肌缺血的药物如硝酸异山梨酯片、美托洛尔缓释片等。这些药物有助于稳定斑块、改善心肌供血、减轻症状。药物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方案。 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通过导管技术对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进行血运重建的微创治疗方法,包括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对于适合介入治疗的患者,该方法能迅速改善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症状。术后需要继续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并定期复查冠状动脉造影评估治疗效果。 3、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通过外科手术方式,使用患者自身血管在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处建立新的血流通道。对于病变复杂、不适合介入治疗或介入治疗失败的患者,外科搭桥手术是重要选择。手术方式包括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具体术式需根据患者病情决定。 4、心脏康复训练 心脏康复训练是冠心病三支病变患者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有氧运动训练、呼吸训练、心理干预等。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个体化运动康复,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运动耐量、减轻症状。康复训练应从低强度开始,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诱发心肌缺血。 5、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控制体重、规律作息等。患者应避免高胆固醇、高糖饮食,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同时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 冠心病三支病变患者应建立长期随访计划,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冠状动脉CT或造影等检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识别心绞痛发作先兆,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片。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如出现持续胸痛不缓解、呼吸困难等紧急情况,应立即就医。通过规范治疗和科学管理,大多数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