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县中医院

中医骨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桐庐县中医院正式成立于1981年元旦,1982年创建中医骨伤科,经过30多年的努力,已使本科成为我院实力强劲的科室。骨伤科现有副主任中医师5名,主治医师5名,医师6名,是一支中医特色鲜明、专科特点较强,人员结构较为合理的专业队伍,在本地享有一定声望,慕名前来诊治的患者日益增多,收治病种逐渐增加,医疗范围渐渐扩大,年门诊量达3万余人次,开设病床72张,年收治住院病人1500余例。通过病区规模扩大、人才培养、设备购置、中药制剂的开发等方面的建设,2007年,成为我县中医骨伤创伤治疗中心,同年,我科申报省中医药重点专科,被纳入省重点专科建设范围,成为我县首个进入省重点专科建设的科室。科室每周有四个半天专科、专家门诊,治疗关节病,颈椎病,腰腿痛,脊柱疾病,科室人员知识结构、人才梯队合理,科室周一至日开设门诊,全年每天24小时急诊。

随着科室业务的发展,科室医生勤奋学习,先后选派医生到上海市六,上海长海,北京协和,浙医二院,浙江省中,杭州市中等医院进修学习,并与部分医院建立横向联系,吸取知名医院一流的医疗技术,,学习创伤、关节病和脊柱病变的治疗,成为科室特色,为提高科室的整体实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每年引进了新技术、新项目3-4项,共发表论文23篇,课题1项,科室医生的年平均业务量从门诊量,手术人次,出院人次等统计,均高于全院医生的平均水平,专科设备有蛇牌关节镜、CPM关节功能治疗仪、飞利浦C臂X线机、西门子床边X光机、骨科手术牵引床、骨折治疗仪、多参数监护仪、脊柱手术托架、骨科专用病床、多功能牵引车、骨科手术电动工具、骨科手术显微镜,能够满足临床需要。探索中医理论的现代化应用,发掘中药的特长,具有较强的中医药临床优势,住院病人接受中医(中西医结合)服务达到90%以上.开发了本院的中药制剂如透海散、膏内药,临床应用疗效很好。

科室是桐庐县骨科质控中心,配合市骨科质控工作,负责县骨科质量管理,作为县中医学会的举办单位,骨科每年均作为主要科室参加,我院骨科也承担中医学会骨伤分组的年会, 2008、2009年我科室举办了浙江省级继续教育项目“颈腰痛治疗新进展”请国内知名专家到我们院讲课,本院骨干医生也在场讲课交流,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科室接受学校学生和县内医院医生业务学习,科室每年接受学习进修人员平均6人,有市中医院和浙医二院二个技术协作单位。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强化医疗监管 提高医疗质量

强化医疗监管提高医疗质量 ——我院建立“医疗质量观察员”制度 为进一步强化医疗服务监管制度建设,全面实施卫生部“医疗质量万里行”和继续深化“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等活动,今年8月我院推出医疗质量院科二级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我院设立院、科两级医疗质量观察员,院医疗质量观察员为医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骨干,而科质量观察员在科主任的直接领导下开展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尤其是重点领域的质量管理工作,完成医院和质量管理办公室安排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提出质量持续改进的合理化建议,并组织改进。医疗质量观察员针对相关医疗管理规范、规章和核心制度等落实情况,展开医疗质量观察信息报告和整改建议等工作,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医院常态化医疗质量监管,建立医院质量管理预警机制和督促整改意见反馈制度,实现医疗质量控制目标,保障医疗安全。 院质量管理办公室将定期组织质量观察员会议,通报当月综合目标考核、病历质量检查、院感控制等情况,收集各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建议和整改情况的反馈等,并对质量观察员进行培训。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共用电动剃须刀会传染艾滋病吗
聂小娟
回答: 共用电动剃须刀一般不会传染艾滋病,但若存在破损皮肤接触病毒污染的血液,存在极低概率的传播风险。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三种途径感染,病毒在体外存活时间较短且对消毒剂敏感。 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外环境中的存活能力较弱,离开宿主后通常在几分钟至几小时内失去活性。电动剃须刀表面若未沾染新鲜血液,病毒难以通过干燥的刀片或外壳传播。日常使用中,剃须刀接触的多为表皮角质层,完整皮肤能有效阻隔病毒侵入。即使刀头残留微量血液,病毒载量也远低于感染阈值,且暴露于空气后病毒迅速失活。 当双方皮肤同时存在开放性伤口且直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血液时,理论上有微量传播可能。这种情况需满足三个条件:剃须刀上存在艾滋病感染者未干涸血液,使用者在短时间内接触该血液,接触部位存在活动性出血伤口。实际生活中这种多重条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极低,规范的清洁消毒可进一步降低风险。 建议避免与他人共用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护理工具,使用后及时用75%酒精擦拭消毒刀头。若发生高危暴露行为,如被明确污染的剃须刀划伤出血,应在72小时内前往医疗机构进行暴露后预防用药评估。日常预防艾滋病更应关注安全性行为、规范医疗操作等主要传播途径。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