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县中医院

医院介绍 Hospital about us

基本资料

医院等级:二级甲等

医院类型:综合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

医院医保:

特色科室:中医骨科、中医妇科、针灸科

预约挂号
医院介绍

桐庐县中医院为县直属全民事业单位,成立于1981年,是一所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各科齐全,门诊住院配套的二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是桐庐县中医医疗、教学、科研中心。医院占地8.9亩,医疗及辅助用房13319平方米。医院现有正式职工284人,其中高级职称30人,中级职称99人。现有核定床位250张,实际开放床位232张。医院设有办公室、人事保卫科、医务科、科教科、门办、护理部、院感科、预防保健科、财务科、总务科、设备科、信息科等职能科室。设内一科、内二科、骨伤一科、骨伤二科、外妇科和重症监护室等6个病区,还配有手术室、血液净化中心。门诊设中医内科(含中西医结合内科)、妇、儿、骨伤、针灸、推拿、皮肤、眼科8个科室;西医设有内科、外、妇、五官、肛肠、耳鼻咽喉、急诊、口腔8个科室;设置了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肾内科、内分泌内科、脑外科、泌尿外科7个二级专科。还开设了乳腺增生病、不孕不育、月经病、小儿疳积、小儿哮喘、腰腿痛、心血管、肾病、胆病、胃病、眼底病、牙正畸等20多个专科专病门诊。医技科室设检验、放射(含CT)、特检(B超、胃镜、心电图、碎石、病理室)、药剂等科室。医院实行24小时急诊制,能接待处理内、外、骨伤、妇、儿、五官等科急诊抢救病人。近年来,医院规模不断扩大,设备不断更新,先后购置日本原装东芝16层螺旋CT机、CR、DR、数字遥控胃肠机、飞利蒲C型臂X光机、彩超、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电子胃镜、电子肠镜、腹腔镜、关节镜、纤维支气管镜、肺功能仪、呼吸睡眠监测仪、妇科微波治疗仪、近红外线乳腺诊断治疗仪、动态心电、脑电图等一批高档次的仪器,提高了医院的临床诊断治疗水平。医院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学科建设不断进步,其中针灸推拿科为国家农村医疗机构针灸理疗康复特色专科建设重点科室,中医骨伤科为省级名科,呼吸内科为市级重点专科,中医内科、中医妇科为市级名科。医院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如骨伤科开展股骨头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等各类高难度手术;外科开展各种腹部手术,以及肾脏肿瘤切除术、甲状腺手术、前列腺摘除术、记忆铝合金治疗前列腺肥大症等手术和多种脑外科手术;外科还开展腹腔镜手术,开展体外结石碎石术等手术;眼科开展白内障摘除术等手术,不断提高了医院的知名度。医院以创先争优、三好一满意等活动为抓手,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医院科学发展,取得了实效,同时也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誉和社会的认可。医院先后荣获杭州市“抗击非典”基层党组织、杭州市“爱国卫生单位”、“市级绿色医院”;桐庐县“十大平安创建单位”、“文明单位”、“文明示范单位”、“安全单位”、“基层先进党组织”、“党建带工建三级联创先进基层工会”、县卫生局“满意单位”等称号。经过三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一个“院有优势,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综合性中医院在桐君山下崛起。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桐庐县中医院全体职工正满怀信心,为提高桐庐人民的健康水平和发展祖国中医事业而不懈努力。

医院动态

更多 >

强化医疗监管 提高医疗质量

强化医疗监管提高医疗质量 ——我院建立“医疗质量观察员”制度 为进一步强化医疗服务监管制度建设,全面实施卫生部“医疗质量万里行”和继续深化“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等活动,今年8月我院推出医疗质量院科二级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我院设立院、科两级医疗质量观察员,院医疗质量观察员为医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骨干,而科质量观察员在科主任的直接领导下开展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尤其是重点领域的质量管理工作,完成医院和质量管理办公室安排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提出质量持续改进的合理化建议,并组织改进。医疗质量观察员针对相关医疗管理规范、规章和核心制度等落实情况,展开医疗质量观察信息报告和整改建议等工作,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医院常态化医疗质量监管,建立医院质量管理预警机制和督促整改意见反馈制度,实现医疗质量控制目标,保障医疗安全。 院质量管理办公室将定期组织质量观察员会议,通报当月综合目标考核、病历质量检查、院感控制等情况,收集各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建议和整改情况的反馈等,并对质量观察员进行培训。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反复鼻出血有哪些原因
王利一
回答: 反复鼻出血可能与鼻腔干燥、外伤、鼻炎、鼻中隔偏曲、血液疾病等因素有关。鼻腔黏膜受损、炎症刺激、血管异常或凝血功能障碍均可导致该症状,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处理。 1、鼻腔干燥 长期处于干燥环境或频繁挖鼻可能导致鼻腔黏膜水分流失,黏膜脆性增加易破裂出血。表现为少量鲜红色血液渗出,多发生于鼻中隔前下方。建议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湿润鼻腔,避免用力擤鼻或揉搓鼻部。室内可使用加湿器维持空气湿度。 2、外伤性因素 鼻部撞击或异物插入可直接损伤鼻腔血管,儿童常见因玩具或手指抠挖导致黏膜撕裂。出血量较大且突发,可能伴有局部疼痛。需立即压迫鼻翼止血,若异物残留需由医生专业取出。反复外伤可能形成鼻腔溃疡加重出血。 3、鼻炎发作 过敏性鼻炎或感染性鼻炎会引起黏膜充血水肿,频繁打喷嚏、擤鼻涕可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常伴随鼻痒、流涕等症状。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氯雷他定片等药物控制炎症,慢性患者需避免接触过敏原。 4、鼻中隔偏曲 先天发育异常或后天外伤导致的鼻中隔偏曲,会使凸起侧黏膜长期受气流冲击变薄,血管丛暴露易出血。多表现为单侧反复出血,可能伴有鼻塞。轻度可通过生理海水冲洗缓解,严重偏曲需考虑鼻中隔矫正术。 5、血液系统疾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或白血病等疾病会引发出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全身多部位自发性出血,鼻出血多为喷射状且难止血。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确诊后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输注血小板、注射重组人凝血因子等。 日常应保持鼻腔湿润,避免用力擤鼻或抠挖鼻孔。出血时可坐位前倾,用手指紧捏鼻翼10分钟冷敷鼻梁。若每周出血超过3次、单次出血量超过50毫升或伴头晕乏力,需及时排查血液疾病。高血压患者需规律监测血压,儿童反复出血建议检查鼻腔是否有血管瘤等病变。冬季干燥季节可每日使用凡士林涂抹鼻腔前庭预防皲裂。 王利一主任医师北京医院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