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总医院

血液科 (共7位医生)

科室简介

北京军区总医院血液科在我国著名的血液病学专家杨科的带领下,历经几十年,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科、教、研为一体的现代化科室,现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展开床位32张,其中普通病床27张、3间现代化的无菌层流病房和2张隔离病床,一个临床检测用实验室。有一批老、中、青相结合的专业技术队伍和团队,包括主任医生2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2名和住院医师数名。在医生系列中,有归国博士后2名、博士2名、硕士2名、在读硕士生2名。

诊疗特色

对血液系统各种常见病和疑难杂证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诊疗技术处于国内同类医院的先进水平。近年来在免疫抑制剂联合细胞因子治疗难治性贫血、预激方案治疗低增生性白血病和老年性白血病、个体化治疗复发和难治性白血病等方面做了许多探索性的研究。在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首次完全缓解率、长期生存等方面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对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治疗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拯救了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血液病患者。

此外,我们的特色诊疗技术主要包括:

一、血液性疾病的骨髓和干细胞移植我们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在临床上开展了干细胞移植技术,是全国最早开展该项技术的单位之一。拥有一支从事干细胞移植的专业队伍,技术处于全军先进水平,在国内也有相当的知名度。能开展自体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自体外周血纯化CD34阳性细胞移植、异基因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等,到目前为止已积累了近200例病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移植病种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和慢性白血病、恶心淋巴瘤以及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系统的良恶性疾病。患者移植后成活率最长者达16年。移植种类和移植成功率在国内同级医院处于先进水平。

二、恶性血液病和实体瘤的生物治疗与军事医学科学院合作,开展腺病毒编码3基因(p53,GM-CSF和B7.1)修饰自体肿瘤细胞制备的自体瘤苗用于血液系统肿瘤特别是多发性骨髓瘤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以及实体瘤的免疫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与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合作,开展针对恶性血液病和实体瘤的DC-CIK免疫治疗,对改善肿瘤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疗效。

科学研究

临床医学的发展有赖于实验医学的进步,我们在重视临床的同时从不偏重以临床为基础的科学研究,始终追踪血液性疾病和肿瘤方面的国际前沿,努力把国际上最新的技术转化到临床应用。先后承担过全军“八五”招标课题、“九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目前有两项军队杰出人才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一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一项教育部归国留学人员启动奖金课题在研。

我们历来重视与国内外科研院所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目前与我们合作的单位有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以及加拿大麦克吗斯特大学基因治疗中心。血液科成立以来,获全军和地方各类科技成果奖30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200篇,编写论著8部。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子宫切除手术并发症
曲中玉
回答: 子宫切除手术并发症主要有出血、感染、尿路损伤、肠管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子宫切除手术是妇科常见手术,适用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术后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需密切观察并积极处理。 1、出血 子宫切除手术中或术后可能出现出血,术中出血多与手术操作有关,术后出血可能与血管结扎不牢固或凝血功能障碍有关。出血量较大时可导致休克,需及时输血或再次手术止血。术后应密切观察阴道出血量及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可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酚磺乙胺注射液等止血药物。 2、感染 子宫切除术后可能发生切口感染、盆腔感染或泌尿系统感染,表现为发热、切口红肿渗液、下腹痛等症状。感染多由术中污染或术后护理不当引起。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钠注射液、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可降低感染风险。术后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遵医嘱按时换药,出现感染症状及时就医。 3、尿路损伤 子宫与膀胱、输尿管解剖关系密切,手术中可能误伤膀胱或输尿管,导致尿瘘或排尿困难。术中精细操作可降低损伤风险,一旦发生需及时修补。术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或尿失禁等症状时应及时检查,可进行膀胱训练或遵医嘱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等药物改善症状。 4、肠管损伤 子宫与直肠相邻,手术中可能损伤肠管,导致肠瘘或肠梗阻。术中仔细分离可避免损伤,一旦发生需及时修补。术后出现腹胀、排便困难或肛门停止等症状时应警惕肠管损伤,需禁食并就医处理。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多潘立酮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5、深静脉血栓形成 子宫切除术后卧床可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高龄、肥胖、长期卧床者风险较高。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穿弹力袜可预防血栓形成。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 子宫切除术后应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术后1-2个月内禁止性生活。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促进切口愈合。适当进行盆底肌锻炼,预防盆底功能障碍。定期复查,出现发热、异常阴道出血、持续排尿排便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焦虑情绪影响恢复。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