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立温州第一医院

急诊科 (共10位医生)

科室简介
急诊科创建于1982年,系浙江省医学重点扶植建设学科(急性中毒),温州医学院重点扶植建设学科,医院重点扶植建设学科,医院重点建设专科,卫生部首批专科医师(急诊医学科)培训试点基地,温州医学院急诊医学硕士点,温州市中毒救治中心挂靠单位。1996年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2001年荣获"全国杰出青年文明号"。 2007年获得"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称号,已成为浙南闽北地区急危重症及突发事件医疗急救中心。
  急诊科现设有急诊内科、急诊外科、创伤外科、复苏室、抢救室、急诊观察病房、急诊重症监护室和急诊手术室、急诊影像、急诊检验等,急诊CR与CT、中央监护系统、血流动力学监测、呼吸机、双向波除颤仪、体外起搏除颤监护仪、纤维支气管镜等急救设备先进齐全。现有固定编制医师37人,高级职称15人,硕士学位29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温州市"新世纪551"培养人选3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培养人选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
  急诊科以抢救各种急危重病如心肺脑肝肾等功能衰竭、各种化学物急性中毒、心肺脑复苏、休克、严重创伤、突发事件医疗急救等为重点特色。常规开展各种危重病急救与监护、危重病的呼吸机治疗、急诊床旁血液净化治疗、有创与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床旁急诊经皮气管切开技术、纤维支气管镜与床旁急诊超声检查、严重多发创伤的急诊手术治疗等急救技术,2007年急诊人次达13万,其中抢救病人近1万人次,抢救成功率高,在全省三甲医院中名列前茅。
  急诊科近五年来,承担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等省厅市级课题22项,在《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等国家级核心期刊 发表40 多篇,多篇论文被SCI、CA、Medline等数据库收录,多项科研成果获省市级科技进步1-3等奖。在急性中毒的毒理与解毒研究、严重脓毒症的临床及流行病学与致病机制及治疗学研究、心肺复苏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严重创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及急诊医学学科管理等在国内有一定影响。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脚癣怎么治才能除根
聂小娟
回答: 脚癣可通过外用抗真菌药物、口服药物、保持足部干燥、穿透气鞋袜及避免交叉感染等方式治疗。脚癣通常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表现为足部瘙痒、脱皮、水疱等症状。 1、外用抗真菌药物 脚癣由真菌感染引起,外用抗真菌药物可直接作用于患处抑制真菌生长。常用药物包括联苯苄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酮康唑乳膏等。联苯苄唑乳膏适用于红色毛癣菌引起的脚癣,硝酸咪康唑乳膏对絮状表皮癣菌有效,酮康唑乳膏可缓解鳞屑角化型脚癣。使用前需清洁患处,涂抹后轻轻按摩促进吸收。症状消失后应继续用药一段时间以防复发。 2、口服药物 对于面积较大或外用药物效果不佳的脚癣,可遵医嘱口服抗真菌药物。常用药物包括伊曲康唑胶囊、特比萘芬片、氟康唑胶囊等。伊曲康唑胶囊对多种皮肤癣菌有效,特比萘芬片能抑制真菌细胞膜合成,氟康唑胶囊适用于念珠菌合并感染。口服药物需按疗程服用,肝功能异常者慎用,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 3、保持足部干燥 真菌在潮湿环境中易繁殖,保持足部干燥有助于抑制真菌生长。洗脚后应及时擦干趾缝,可使用吹风机低温档吹干。出汗较多时可使用足部爽身粉,选择吸湿性好的棉袜并每日更换。避免长时间穿橡胶鞋或防水靴,居家尽量穿露趾拖鞋。运动后应立即更换鞋袜,避免汗液浸渍。 4、穿透气鞋袜 透气性差的鞋袜会加重脚癣症状。建议选择真皮或网面运动鞋,避免合成材质鞋子。袜子宜选纯棉或抗菌纤维材质,颜色以浅色为宜便于观察分泌物。鞋袜应经常晾晒消毒,可使用紫外线鞋柜或抗真菌喷雾处理。新鞋初次穿着时间不宜过长,可先穿薄袜适应。同一双鞋不宜连续穿着超过两天。 5、避免交叉感染 脚癣具有传染性,需切断传播途径。不与他人共用拖鞋、毛巾、修脚工具等物品,公共浴室尽量穿防水拖鞋。家庭成员有脚癣应同时治疗,定期用消毒液清洁浴室地板。洗衣时患者袜子需单独清洗,水温超过60度可杀灭真菌。宠物如患癣病需及时治疗,避免人与动物间交叉感染。 治疗脚癣需坚持用药至症状完全消失后继续使用一段时间,不可见好就停。日常应注意足部卫生,洗脚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破坏皮肤屏障。饮食上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元素,增强皮肤抵抗力。避免搔抓患处以防继发细菌感染,出现红肿热痛需及时就医。定期更换旧鞋袜,阳光充足时将鞋子置于户外暴晒杀菌。保持乐观心态,避免焦虑情绪影响免疫功能。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