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消化科 (共8位医生)

科室简介
消化科成立于1984年,之前为内科消化专业组,1974年专业组设病床17张。1976年开设消化专科门诊,2001年设病床24张。
  消化科的科研工作,已完成和正在进行的课题有“丹参对肝癌介入肝脏的保护性作用的研究”、“No及PT在肝硬化门脉高压肝损中的作用及对肝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关系的临床流行病学系列研究”已通过成果鉴定。参与“肝病与全身性疾病”的研究成果1998年获安徽省1998年科技进步三等奖。据统计,自1986年至2001年,全科共发表论文165篇,其中2篇获安徽省1991~1993年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主编《胃肠动力病最新诊治学》、《英汉医学影像与内镜学词汇》专著2部,参编著作10部。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八一建军节我院职工无偿献血3.5万毫升

8月1日上午7:30分,我院近两百名医护人员冒着高温酷暑,在团委和蚌埠市中心血站的精心安排下,有序地参加了以“弘扬人道博爱,尽献一片爱心”为主题的无偿献血活动,集中献血达3.5万毫升。我院职工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白衣天使“人道、博爱、奉献”的传统核心价值理念,用滴滴热血向社会传递着正能量。 为了方便职工无偿献血,院团委与中心血站联系在院区内设立了3个采血点,对献血人员进行分流。即便如此,充满热情的献血职工仍然排起了小长队。献血队伍中有些是下了夜班还没休息的护士,有些是提前上班还未吃早餐的医生,有些是忙了一夜后勤维修没来得及合眼的工勤人员。 在献血队伍里还活跃着不少“老面孔”,翻开他们的献血记录本,许多人累计献血已超过3000毫升。骨科牛国旗主任在刚刚完成一台手术后就立即赶来参加献血,随后又匆匆赶往外地参加学术会议;医患关系科周育夫科长在献血前早早打来电话“预定”,而且是每年必献;肿瘤外三科孙彩霞护士长每次献血后都会出现暂时的身体不适,但也是每次献血都坚持参加;宣传科韩骁每次献血都是400毫升,献血记录本已经记得满满当当……每当问起他们对献血为何如此热情时,他们的回答既朴实又温暖:我们是医院职工,干的就是救死扶伤的活,无偿献血一样能挽救病人的生命。 无偿献血活动开展以来,我院无偿献血人数每年都有所增加。我院医护员工以自己的爱心行动,将救死扶伤、服务人民健康的工作进一步拓展延伸,唱响了白衣天使们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乐于奉献的时代主旋律。也希望越来越多的职工参与到无偿献血工作中来,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蚌医附院人的贡献。 (郑志方/审 程洁/文 张静然/图)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骨头疼是怎么回事
邵自强
回答: 骨头疼可能由骨质疏松、骨关节炎、骨折、骨髓炎、骨肿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导致的疾病,可能与年龄增长、雌激素缺乏、钙摄入不足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腰背疼痛、身高变矮、易骨折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碳酸钙D3片、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等药物改善骨密度,日常注意补充钙和维生素D。 2、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是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引发的慢性炎症,可能与肥胖、关节劳损、遗传等因素有关,常见症状为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玻璃酸钠注射液等药物缓解症状,配合热敷和适度运动。 3、骨折 骨折多由外伤或病理性骨破坏导致,表现为局部剧烈疼痛、肿胀、畸形。需通过X线或CT确诊,根据骨折类型选择石膏固定、钢板内固定术或髓内钉固定术等治疗方式,遵医嘱使用接骨七厘片、伤科接骨片等促进愈合。 4、骨髓炎 骨髓炎是细菌感染引起的骨组织炎症,可能与开放性骨折、血源性感染有关,伴随发热、局部红肿热痛。需进行血培养和影像学检查,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严重者需手术清创。 5、骨肿瘤 骨肿瘤包括原发性和转移性肿瘤,可能与基因突变、放疗史有关,表现为持续性夜间痛、病理性骨折。需通过活检明确性质,治疗包括肿瘤切除术、化疗如顺铂注射液、靶向治疗等,早期发现预后较好。 日常应注意避免过度负重和剧烈运动,均衡摄入牛奶、鱼类等富含钙和蛋白质的食物,戒烟限酒。中老年人建议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出现不明原因骨痛或疼痛加重时须及时就诊,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冬季注意关节保暖,适度进行游泳、散步等低冲击运动。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