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科 (共13位医生)

科室简介

心血管科成立于1987年,之前为内科心血管专业组,1984年专业组建立心电监护室,后设监护病床4张。建科后,在西内科病区设床位21张。1991年建独立病区,设床位24张,并兼管ICU,设监护病床6张。1994年调整至东内科,设病床27张。1995年成立心导管室,后于1999年并入院中心导管室。2001年经调整设病床40张,重新管理心导管室。心电功能检查部门有门诊和病房心电图室、心功能检查室、超声心动图室、机能试验室、电生理检查室、动态心电和血压检测。现有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4名。
  心血管科科研成果有二项,2001年“室性心动过速的心脏介入治疗心脏转复除颤器和导管法射频消融”获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自然科学类三等奖;2002年“儿童心律失常的心脏介入治疗”获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自然科学类三等奖。科研课题有“心包腔镜的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心力衰竭心内膜心肌活检”、“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危险因素分层与血浆肌钙蛋白T和C反应蛋白的关系”、“左室刺激在左侧旁路和左室室速射频消融中的运用”、“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血管病变与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的相关性研究”、“心律失常报警及治疗”等。1987年以来,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中华系列10篇。1993年还公开出版《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专著1部。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八一建军节我院职工无偿献血3.5万毫升

8月1日上午7:30分,我院近两百名医护人员冒着高温酷暑,在团委和蚌埠市中心血站的精心安排下,有序地参加了以“弘扬人道博爱,尽献一片爱心”为主题的无偿献血活动,集中献血达3.5万毫升。我院职工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白衣天使“人道、博爱、奉献”的传统核心价值理念,用滴滴热血向社会传递着正能量。 为了方便职工无偿献血,院团委与中心血站联系在院区内设立了3个采血点,对献血人员进行分流。即便如此,充满热情的献血职工仍然排起了小长队。献血队伍中有些是下了夜班还没休息的护士,有些是提前上班还未吃早餐的医生,有些是忙了一夜后勤维修没来得及合眼的工勤人员。 在献血队伍里还活跃着不少“老面孔”,翻开他们的献血记录本,许多人累计献血已超过3000毫升。骨科牛国旗主任在刚刚完成一台手术后就立即赶来参加献血,随后又匆匆赶往外地参加学术会议;医患关系科周育夫科长在献血前早早打来电话“预定”,而且是每年必献;肿瘤外三科孙彩霞护士长每次献血后都会出现暂时的身体不适,但也是每次献血都坚持参加;宣传科韩骁每次献血都是400毫升,献血记录本已经记得满满当当……每当问起他们对献血为何如此热情时,他们的回答既朴实又温暖:我们是医院职工,干的就是救死扶伤的活,无偿献血一样能挽救病人的生命。 无偿献血活动开展以来,我院无偿献血人数每年都有所增加。我院医护员工以自己的爱心行动,将救死扶伤、服务人民健康的工作进一步拓展延伸,唱响了白衣天使们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乐于奉献的时代主旋律。也希望越来越多的职工参与到无偿献血工作中来,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蚌医附院人的贡献。 (郑志方/审 程洁/文 张静然/图)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