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血液科 (共10位医生)

科室简介
血液科成立于1988年,建科前属内科血液专业组,并为安徽省血液病协作组组长单位。1976年专业组设病床18张。
  血液科1976年起,对急性白血病采用新的联合化疗,并试用小济量三尖杉脂类药物治疗急性非白血性白血病。开展骨髓活检工作。
  血液科1979年成立血液病实验室,逐步开展了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凝血因子及溶血性疾病部分检测工作。首次开展脾切除术后治疗。
  血液科1984年开始用康力龙、654-2等药物联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血液科1986年开展小剂量阿糖胞苷、或三尖杉酯碱治疗急性非白血性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大剂量维生素B6及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维甲酸治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颅脑照射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中剂量MTX(氨甲喋呤)治疗顽固性、难治性白血病。开展胎肝悬液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重症肝病等。
  血液科1997年起开展脐血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及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开展LD-Harr-C治疗MDS(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血液科1994年起开展LD-CSF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开展LD-Harr+ATRA治疗APL,提高了APL的CR率,杜绝维甲酸综合症。
  血液科1996年起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粒细胞缺乏病、溶血性贫血、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八一建军节我院职工无偿献血3.5万毫升

8月1日上午7:30分,我院近两百名医护人员冒着高温酷暑,在团委和蚌埠市中心血站的精心安排下,有序地参加了以“弘扬人道博爱,尽献一片爱心”为主题的无偿献血活动,集中献血达3.5万毫升。我院职工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白衣天使“人道、博爱、奉献”的传统核心价值理念,用滴滴热血向社会传递着正能量。 为了方便职工无偿献血,院团委与中心血站联系在院区内设立了3个采血点,对献血人员进行分流。即便如此,充满热情的献血职工仍然排起了小长队。献血队伍中有些是下了夜班还没休息的护士,有些是提前上班还未吃早餐的医生,有些是忙了一夜后勤维修没来得及合眼的工勤人员。 在献血队伍里还活跃着不少“老面孔”,翻开他们的献血记录本,许多人累计献血已超过3000毫升。骨科牛国旗主任在刚刚完成一台手术后就立即赶来参加献血,随后又匆匆赶往外地参加学术会议;医患关系科周育夫科长在献血前早早打来电话“预定”,而且是每年必献;肿瘤外三科孙彩霞护士长每次献血后都会出现暂时的身体不适,但也是每次献血都坚持参加;宣传科韩骁每次献血都是400毫升,献血记录本已经记得满满当当……每当问起他们对献血为何如此热情时,他们的回答既朴实又温暖:我们是医院职工,干的就是救死扶伤的活,无偿献血一样能挽救病人的生命。 无偿献血活动开展以来,我院无偿献血人数每年都有所增加。我院医护员工以自己的爱心行动,将救死扶伤、服务人民健康的工作进一步拓展延伸,唱响了白衣天使们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乐于奉献的时代主旋律。也希望越来越多的职工参与到无偿献血工作中来,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蚌医附院人的贡献。 (郑志方/审 程洁/文 张静然/图)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