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妇产科 (共26位医生)

科室简介

妇科现有48张床位,主任医师4名,硕士研究生7名(在校生4名)。妇科已完成多项科研课题并取得良好成绩。妇科专科特色:率先在全省开展多项新技术,着重妇科疾病及妇科肿瘤;开展超选择性血管性介入疗法在妇产科恶性肿瘤中应用,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如卵巢癌、癌颈癌、子宫内膜癌、绒癌、阴道癌、外阴癌等提供新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创造条件并取得良好效果;开展微创手术腹腔镜及宫腔镜检查及治疗;全省率先开展妇科良性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产后出血等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疗法;使患者得以保留女性完整生殖器官及功能,开展子宫热球仪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解除患者症状并保留女性生殖器官及功能,取得良好好社会效益;开展生殖器两性畸形诊治;解决多项疑难杂症及疑难手术如开展乙状结肠代阴道,复杂性尿瘘、粪瘘、外阴癌,阴道癌等手术;腹膜外子宫切除及腹膜外子宫切除并淋巴结清扫;阴式子宫切除以及各种危重病人抢救工作,取得良好成绩;对解决疑难杂症以及合并有全身性疾病的妇科重症病人有独到之处。

产科专科特色:目前产科能开展以腹膜外剖宫产、无痛分娩为特色的高难手术;并能及时救治妊娠合并症等高危妊娠疑难产妇,开展了婴儿抚触、咨询、免费参加孕产妇学习班。产科是一个集临床医疗、教学、科研、检测预防、咨询服务妇幼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产科拥有以全国知名妇产科专家易为民为首的教授、主任医师3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护师1名。中级医护人员6名;初级医护人员25名。全科设有病床68张,年均分娩人数3800余人,环境优美,具备国内一流的先进设备,病区由中央空调,四季如春,产房及婴儿监护设施齐备,并连续多次荣获“全国职业道德建设先进集体和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易为民为首的我科全体医护人员为来我处就诊的产妇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星级服务,在确保服务质量的同时,医疗技术上也精益求精,产科全体医护人员将一如既住地为广大产妇提供全方位、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规范化的新科技综合诊疗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关于开展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工作的通知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工作的通知》(国卫办科教函〔2014〕716号),为做好我省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应对防范工作,切实加强卫生技术人员应急处置能力,现就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工作要求如下: 一、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工作。各级医疗卫生计生单位的疾病控制、临床医疗、院前急救等相关卫生技术人员纳入培训对象。要将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列入2014年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 二、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编制了远程医学教育课件《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项目编号: 2014-16-01-012(国卫办科教函〔2014〕716号),培训内容分为疾病防控、医疗救治(含诊疗及院内感染控制)及急救转运等三个方面。该培训项目列为2014年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授予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2学分。课件的视频挂在江西远程医学教育网上(www.jxycyxjy.com),请我院相关卫生技术人员在网上进行学习,要求在下文之日起一周内完成培训任务。 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计生单位要根据埃博拉出血热防控需要,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培训目标和内容,认真组织开展好培训工作。要通过培训,使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掌握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知识,做到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疫情,科学采取救治、隔离和防护措施。 科教科 2014年8月20日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小孩老是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邵红
回答: 小孩注意力不集中可通过行为训练、环境调整、营养补充、心理疏导、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该现象可能由生理发育未成熟、睡眠不足、微量元素缺乏、多动症倾向、家庭教养方式不当等原因引起。 1、行为训练: 通过结构化任务培养专注力,如每天15分钟拼图或积木游戏,采用番茄钟法分段完成作业。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完成目标后给予非物质奖励。避免同时布置多项任务,每次只安排单一指令。 2、环境优化: 减少电视、手机等电子设备干扰,学习区域保持简洁无杂物。使用防噪耳塞降低环境噪音,选择自然光线充足的场所。建立固定作息表,确保每天相同时段进行专注训练。 3、营养干预: 增加富含Omega-3的三文鱼、亚麻籽,补充锌含量高的牡蛎、牛肉。早餐搭配全麦面包和鸡蛋,避免高糖零食。检测血清铁蛋白水平,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4、心理评估: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可能表现为持续6个月以上的分心、多动,伴随学习效率低下。通过Conners量表筛查,表现为冲动行为、情绪控制困难。需与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鉴别诊断。 5、医学干预: 确诊ADHD后可考虑盐酸哌甲酯缓释片、托莫西汀等处方药。结合感觉统合训练改善前庭功能,每周3次游泳或平衡木练习。家庭治疗需配合行为契约法,避免体罚等负面管教。 保证每日1小时中高强度运动如跳绳、篮球,促进多巴胺分泌。增加亲子共读时间,选择需要持续专注的绘本故事。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曲线,学龄儿童每天需保持9-11小时睡眠。持续6周无效或伴随攻击行为时,建议儿童心理科就诊评估。注意避免在餐后立即进行专注力训练,血糖波动可能影响认知功能。 邵红副主任医师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