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儿童医院

儿童保健科 (共9位医生)

科室简介
儿童保健科的前身为江西省儿童保健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该科在全国率先开展农村儿童保健工作,推广母乳喂养,取得显著成绩,儿童保健科独立完成和参与完成的二项科技成果先后获得1985年度卫生部乙等奖,1987年度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独立主持的“间隔小剂量补铁防治儿童铁缺乏症临床应用”,2001年度通过省级专家组验收,研究结论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填补了省内空白。省内率先引进并进行临床应用的“儿童感觉统合发展能力评定量表的临床应用”、“家庭社会环境对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多因素的研究”、“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气质影响的研究”,“血铅水平与儿童注意力及行为的相关研究”先后通过省级验收,应用技术均居国内先进水平。
  儿童保健科拥有一支专业知识全面,临床经验丰富,省内领先水平的儿童保健专业队伍,承担儿童保健服务及教学科研任务。现有副主任以上职称人员7人,硕士研究生一人。
  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设备齐全,能满足儿童体格发育及心理行为发育的监测评价。先后引进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评定软件、儿童感觉统合发展能力评定软件、儿童气质评定软件、儿童视觉听觉持续注意力测试软件,个体儿童营养素分析软件、增强型注意力测试仪,各年龄段儿童心理测验(智力测试)诊断量表,儿童早期教育新技术,儿童语言筛查及功能性构音障碍矫治技术,儿童感觉统合失调训练,儿童孤独症训练新技术。
  儿童保健科日常服务项目:
  1.儿童常规体格检查,体格发育评价,儿童体格生长速率监测,了解儿童体格发育水平。
  2.小儿佝偻病,铁缺乏,缺铁性贫血,锌缺乏症,儿童厌食症,铅中毒,各种微量元素检测,个体儿童营养素分析,小儿肥胖症的监测。
  3.儿童心理测验(智力测试),了解正常儿童精神心理发育水平,判断儿童智力低下程度,指导康复治疗。
  4.儿童多动症检查、诊断和治疗。
  5.儿童情绪障碍的防治。
  6.儿童语言不清功能性构音障碍的矫治。
  7.儿童早期教育。
  8.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训练。
  9.儿童孤独症的训练。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医院首个药物临床试验项目正式启动

  8月11日,《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生长激素II、III期临床合并研究》临床试验项目在我院正式启动。这是我院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授予国家级“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后,启动的首个药物临床试验项目。 启动仪式由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我院副院长陈强主持,我院副院长兼小儿内分泌专业学科带头人杨玉、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和小儿内分泌科专业组相关研究人员参加了启动仪式。 此项研究为国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生长激素为治疗用生物制品9类新药,属结构修饰的产物,通过聚乙二醇化的结构修饰从而达到长效治疗目的,减少用药成本,降低患者痛苦。此临床试验研究旨在考察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生长激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探索其给药剂量,确定最佳给药方案。 首个药物临床试验项目的正式启动,标志着该院正式全面开展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研究,药物临床试验研究水平迈向了一个新阶段。 药剂科-谭和平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脑梗塞和脑出血并发症
邵自强
回答: 脑梗塞和脑出血的并发症主要有脑水肿、肺部感染、癫痫发作、深静脉血栓形成、应激性溃疡等。这两种疾病均可导致神经功能缺损,严重时危及生命,需及时就医干预。 1、脑水肿 脑梗塞和脑出血后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细胞膜钠泵功能障碍导致细胞内水分积聚。脑水肿通常在发病后24-72小时达到高峰,表现为头痛加剧、意识障碍加深。临床常用甘露醇注射液、呋塞米注射液降低颅内压,严重时需行去骨瓣减压术。监测瞳孔变化和生命体征是关键护理措施。 2、肺部感染 长期卧床及吞咽功能障碍易引发吸入性肺炎,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患者可出现发热、痰液黏稠、血氧饱和度下降。预防措施包括床头抬高30度、定期翻身拍背,治疗需根据痰培养结果选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或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 3、癫痫发作 脑组织损伤后异常放电可导致继发性癫痫,出血性卒中更易发生。发作形式多为局灶性运动性发作,可进展为全面强直-阵挛发作。急性期可静脉注射地西泮注射液控制发作,后期需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维持治疗。发作时应保护患者避免舌咬伤和坠床。 4、深静脉血栓 肢体瘫痪导致血流淤滞,加上血管内皮损伤,血栓形成概率显著增加。常见于下肢深静脉,表现为患肢肿胀、皮温升高。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确诊后需改用华法林钠片抗凝治疗。弹力袜穿戴和踝泵运动是基础预防手段。 5、应激性溃疡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通过迷走神经兴奋增加胃酸分泌,黏膜屏障受损引发上消化道出血。典型表现为呕咖啡样物或黑便。预防性使用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出血时需禁食并静脉输注氨甲环酸注射液。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维持胃肠黏膜完整性。 脑卒中患者需长期监测血压血糖,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进行康复训练改善运动功能。家属应学习识别并发症早期表现,如突然头痛加重、精神萎靡或肢体肿胀等,发现异常立即联系医疗团队。定期复查头部影像学评估病情进展,遵医嘱调整抗血小板或降压药物方案。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