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儿童医院

医院介绍 Hospital about us

基本资料

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医院类型:儿童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

医院医保:

特色科室:急诊中心、小儿心脏病治疗中心、呼吸内科、神经内科、小儿骨科、内分泌科、普外科

预约挂号
医院介绍

江西省儿童医院创建于1955年6月1日,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保健职能为一体的全国首批三级甲等、省级综合性儿童医院,是我省儿科医学人才培养、教学基地。医院现有两个院区。阳明路院区位于南昌市阳明路122号,占地面积52.8亩,建筑面积6.33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200张,在岗职工1768名,高级职称人员215人,博士、硕士115人,年门急诊量131.10万人次,出院量8.39万人次。红谷滩院区位于红谷滩新区碟子湖大道1666号,占地103.57亩,建筑面积19.916万平方米,设置病床1600张,2019年6月30日已陆续投入使用。医院设有临床科室31个、医技科室10个,其中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1个,省级医学领先学科9个,省级医学领先专业建设学科2个,省级儿科中心2个。医院阳明路院区现设有门诊部、急诊医学部(急诊科、PICU、急诊病房)、新生儿内科、NICU、早产儿病房、肾内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感染科、风湿免疫科、血液一科、血液二科、内分泌遗传代谢科、普外科、日间手术病房、骨科、耳鼻咽喉科、神经外科、整形泌尿外科、新生儿外科、江西省小儿心脏病治疗中心(心内科、心胸外科、CICU、心超室、介入导管室)、麻醉科(手术室)、口腔科、眼科、中医科(中医皮肤科)、儿童保健科(心理行为科)、江西省小儿康复中心、检验科、放射科、功能检查科、病理科、输血科、药剂科、临床营养科、器械科、供应室等。其中医院急诊医学部为首批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小儿普外科、重症监护科、神经内科、骨科、检验科(遗传)、呼吸内科、内分泌遗传代谢科、肾内科、江西省小儿心脏病治疗中心是由原省卫生厅确定的江西省医学领先学科,血液科、新生儿外科是江西省医学领先专业建设学科,江西省小儿康复中心是省卫生厅批准的儿科防治技术中心。近年来,医院有95项科研成果分别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或先进水平;41余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得国家和省、厅级科技成果奖;10项课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开展的新技术《微创技术在新生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诊治中的应用》获2017年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医院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级儿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骨干师资培训基地,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为药物临床实验(GCP)机构。呼吸科获“全国儿童哮喘标准门诊示范中心”称号。医院与江西省儿童医学研究所合署办公,该中心实验室已建成“儿童遗传病分子与儿童白血病诊断与研究平台”“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科研平台”,并建立了全省第一个儿童组织样本库。儿研所已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合作建立了“儿童精准医学联合实验室”。2016年12月1日,医院牵头成立了“江西省儿童医疗联盟”,吸纳了省内外21家成员单位及64家协作单位加入联盟。六十余载风雨历程,几代儿院人不懈努力,医院不断发展壮大,先后被授予“爱婴医院”“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单位”“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首批“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医疗服务创新医院”等荣誉称号。2016、2017连续2年蝉联全国儿科影响力排名第四,2017年医院互联网影响力排名中列全国第26名。全院干部职工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儿童健康”的宗旨,弘扬“仁爱、务实、求精、创新”的精神,肩负“医疗、科研、教学、保健”的责任,不断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竭诚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和谐平安健康江西作出不懈努力。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医院首个药物临床试验项目正式启动

  8月11日,《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生长激素II、III期临床合并研究》临床试验项目在我院正式启动。这是我院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授予国家级“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后,启动的首个药物临床试验项目。 启动仪式由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我院副院长陈强主持,我院副院长兼小儿内分泌专业学科带头人杨玉、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和小儿内分泌科专业组相关研究人员参加了启动仪式。 此项研究为国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生长激素为治疗用生物制品9类新药,属结构修饰的产物,通过聚乙二醇化的结构修饰从而达到长效治疗目的,减少用药成本,降低患者痛苦。此临床试验研究旨在考察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生长激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探索其给药剂量,确定最佳给药方案。 首个药物临床试验项目的正式启动,标志着该院正式全面开展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研究,药物临床试验研究水平迈向了一个新阶段。 药剂科-谭和平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睾酮偏高是什么原因
李青
回答: 睾酮偏高可能与遗传因素、多囊卵巢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增生、药物影响、内分泌肿瘤等原因有关。睾酮偏高通常表现为月经紊乱、体毛增多、痤疮等症状,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因家族遗传倾向导致体内睾酮水平偏高,可能与基因突变或遗传代谢异常有关。这类情况通常伴随青春期发育异常或家族成员类似病史,需通过基因检测明确诊断。日常需避免高脂高糖饮食,减少外源性激素摄入,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螺内酯片等抗雄激素药物调节。 2、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女性睾酮升高的常见原因,与胰岛素抵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有关。患者除睾酮偏高外,常伴有卵巢多囊样改变、排卵障碍,可遵医嘱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激素,配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改善胰岛素抵抗。 3、肾上腺皮质增生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会导致肾上腺源性雄激素分泌过多,21-羟化酶缺乏是最常见类型。新生儿筛查可早期发现,成年患者可能出现骨龄超前、声音低沉等表现。需长期服用氢化可的松片替代治疗,定期监测激素水平和骨密度。 4、药物影响 滥用雄激素制剂或含激素的保健品可能导致外源性睾酮升高,常见于健身人群使用合成类固醇。部分癫痫患者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也可能干扰激素代谢。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通过肝肾功能检测评估药物副作用。 5、内分泌肿瘤 肾上腺或卵巢的分泌雄激素肿瘤会异常升高睾酮,如卵巢男性化肿瘤、肾上腺腺瘤等。患者可能出现男性化体征快速进展,影像学检查可见占位性病变。确诊后需手术切除肿瘤,术后病理检查明确性质。 睾酮偏高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压力。饮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限制乳制品和红肉摄入,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蓝花帮助雌激素代谢。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但需避免过度力量训练刺激雄激素分泌。所有药物治疗均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激素六项和超声检查,出现多毛、脱发等症状加重时及时复诊。 李青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