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口腔医院

口腔综合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口腔综合治疗科是为顺应现代口腔医学模式的要求而建立起来的口腔疾病综合治疗临床科室,几乎涵盖了口腔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整个范畴,口腔综合科包含口腔专家门诊和口腔急诊,科室现有医护人员19人,其中主任医师8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3名,专家门诊均由(副)主任医师坐诊,急诊24小时开诊。科内医师临床经验丰富,均具备全面的口腔医学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术,能为不同人群提供细致周到的口腔综合诊疗和保健服务。

口腔综合科室开展的诊疗项目主要有:

口腔内科常见病如龋病;牙髓炎;根尖周炎等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氟斑牙;四环素牙;楔状缺损等非龋性疾病的美容治疗;牙周疾病如牙龈炎;牙周炎的系列治疗;全口洁治术(俗称洗牙);增生牙龈切除术等。另外还可对一些较复杂的残根、残冠以及以前牙髓治疗失败的患牙进行保留再治疗治疗。

口腔外科常见病如普通牙(包括无法保留的残根和残冠;牙周。病造成的松动牙)的拔除;复杂牙(包括埋伏智齿;正畸埋伏牙及额外牙)的拔除;口腔常见小手术(包括颌面部软组织肿物;颌骨囊肿;镶牙前的齿槽骨修整 唇舌系带延长术);颌面部外伤处理(包括软组织损伤的清创缝合术;牙外伤的固定术等);颞下颌关节病的非手术治疗;涎腺非肿瘤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口腔修复科常见病如牙体、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等的修复治疗。

口腔综合治疗科室诊疗的显著亮点是:

1、缩短患者就诊时间。因为当患者口腔内同时存在拔牙,补牙和镶牙等多种疾病需要综合治疗时均可以在一个科室内系统完成,大大减少了复诊次数,提高了在医院就诊的有效时间,避免了患者在医院内各科室间奔波的烦恼,同时大大降低了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2、方便患者就医。因口腔综合治疗科为便民诊疗服务特色窗口,急诊24小时开诊,极大地方便了不同人群的就医服务,从根本上解决了“患者看病难”的社会难题。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如何应对埃博拉病毒来袭

 (综合科曾永发编辑) 世界卫生组织8月4日发布埃博拉疫情最新通报说,截至8月1日,西非地区累计出现埃博拉病毒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1603例,死亡887人。 埃博拉病毒来势汹汹,但由于当地医疗体系落后脆弱,严重影响了防范和治疗工作,而且更不幸的是在施救当中有越来越多的卫生工作者相继被感染上了这种病毒。日前,西非国家塞拉利昂的首席卫生官员称,领导与史上最严重的埃博拉疫情搏斗的医生Sheik Umar Khan已于7月29日去世。Sheik Umar Khan治疗了超过100例埃博拉病毒感染患者,他被塞拉利昂卫生部称为“民族英雄”。在其去世前,已有数十位地方卫生工作者死亡。在邻国利比里亚,也有两名美国医务工作者感染了该病毒。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传染性极强,具有极高致命性的病毒,死亡率可达到50%至90%。其特征往往是起病急,有发热、极度虚弱、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症状。随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肾脏和肝脏功能受损,某些情况下会有内出血和外出血。化验结果包括白血细胞和血小板计数降低,而肝酶则会升高。人的血液和分泌物中含有病毒时就会具有传染性。一位实验室感染男性病例在发病后高达第61天时,仍从其精液中分离到了埃博拉病毒。潜伏期是从获得病毒感染到出现症状的时间间隔,可持续2天至21天。 事实上,卫生工作者是感染埃博拉病毒的高危人群。WHO指出,埃博拉病毒感染风险较高的人员中,卫生工作者排在首位,这些人员在照护埃博拉病人时经常会接触到这一病毒。 WHO资料显示,目前没有获得许可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正在对若干疫苗进行测试,现在没有任何疫苗可用于临床;不过,该病毒的接触可通过在诊所和医院、在社区集会或在家采取保护性措施而得到控制。提高对危险因素的认识,采取可对自身带来保护的措施,这是减少发病和死亡的仅有方法。 基于此,WHO提出了相关的防护建议 卫生工作人员在什么情况下容易感染病毒?WHO指出,这种情况发生缘于他们照护病人时没有佩戴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卫生系统各个层面(医院、诊所和卫生站)的卫生保健提供者都应当了解该病的本质,了解疾病如何传播,并严格遵守所推荐的感染控制防护措施。”WHO强调。 其次,处理埃博拉病毒感染死者时,必须佩戴保护性强的防护服和手套,死者应立即埋葬。 第三,除卫生保健标准防护措施外,卫生工作者应当严格采取所推荐的感染控制措施,避免与受到感染的血液、体液、污染环境或物体发生接触(比如病人的脏床单或者用过的针头)。 第四,医院工作人员应充分了解该疾病以及如何安全地管理它。应当使用个人专用罩衣、手套、面罩和护目镜或防护面屏等个人防护装备。 第五,除非已经适当消毒,否则卫生工作人员不应当重复使用防护装备或防护服。他们应当在为每一位疑似埃博拉病毒感染的病人提供医疗服务时,更换手套。 WHO还警告,侵入性操作程序可将医生、护士和其他人处于感染境地,这些程序应当在具有严格要求的安全条件下进行。应当尽可能将感染病人与其他病人和健康人隔离开来。 卫生工作者自我保护WHO实际操作建议 1.除卫生保健标准防护措施外,卫生工作者应当严格采取所推荐的感染控制措施,避免与受到感染的血液、体液或者污染环境或物体发生接触(比如病人的脏床单或者用过的针头)。 2.医院工作人员应充分了解该疾病以及如何安全地管理它。 3.他们应当使用个人专用罩衣、手套、面罩和护目镜或防护面屏等个人防护装备。 4.除非已经适当消毒,否则他们不应当重复使用防护装备或防护服。 5.他们应当在医护每一位怀疑患有埃博拉病人时更换手套。 6.侵入性操作程序可将医生、护士和其他人处于感染境地,这些程序应当在具有严格要求的安全条件下进行。 7.应当尽可能将感染病人与其他病人和健康人隔离开来。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尺神经轻度损伤会痛吗 尺神经轻度损伤的几个症状详述
孙为群
回答: 尺神经轻度损伤可能会出现疼痛,常见症状有手指麻木、手部无力、精细动作困难、肌肉萎缩、肘部内侧疼痛等。 1、手指麻木 尺神经轻度损伤可能导致小指和无名指尺侧麻木,这种麻木感可能持续存在或间歇性出现。尺神经负责支配手部尺侧的感觉,损伤后神经传导受阻,导致感觉异常。患者可能描述为针刺感、蚁走感或手套区域感觉减退。早期麻木可能仅在特定姿势如屈肘时出现,随着损伤加重可能发展为持续性症状。 2、手部无力 尺神经轻度损伤可引起手部握力下降,特别是小指和无名指的屈曲力量减弱。尺神经支配手内在肌群,损伤后影响手指并拢、对掌等功能。患者可能出现持物不稳、拧瓶盖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见爪形手畸形。这种无力感在重复用手活动后可能加重,休息后稍缓解。 3、精细动作困难 尺神经轻度损伤会影响手指的协调性,导致扣纽扣、写字、使用筷子等精细动作完成困难。尺神经支配的手部小肌肉群负责精细运动控制,损伤后肌肉收缩不协调。患者可能表现为动作笨拙、操作速度减慢,部分人会出现手指不自主颤抖。 4、肌肉萎缩 长期尺神经轻度损伤可能导致手部小鱼际肌和骨间肌萎缩,表现为手掌尺侧变薄、指间凹陷。肌肉萎缩通常在损伤后数周至数月逐渐显现,与神经营养作用中断有关。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肌肉轻度松弛,后期可见明显体积缩小,但轻度损伤时萎缩程度较轻。 5、肘部内侧疼痛 尺神经在肘管处易受卡压,轻度损伤时可出现肘关节内侧钝痛或刺痛,可能向小指放射。疼痛常在夜间或屈肘时加重,伸直手臂可缓解。肘部触诊可能有Tinel征阳性,即叩击肘管处诱发麻痛感。这种疼痛多与局部神经炎症或微循环障碍有关。 尺神经轻度损伤患者应注意避免肘关节长期屈曲、反复受压等诱因,睡眠时可用护肘保持手臂伸直。工作中需减少重复性手部动作,必要时使用 ergonomic 工具。可进行轻柔的神经滑动练习,如缓慢屈伸腕关节配合肩部外展。若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肌肉萎缩,建议尽早就诊手外科或神经科,通过肌电图检查明确损伤程度。营养方面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但治疗需以医生指导的物理治疗或药物干预为主。 孙为群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