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口腔医院

医院环境 Hospital about us

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实行南昌大学口腔医学院、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江西省口腔医院、江西省口腔病研究所四位一体的管理体制,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培训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前身系创建于1980年的江西医学院口腔医学系,2003年增名“江西省口腔医院”,2005年由江西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更名为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医院位于江西省省会南昌,全院在职职工330余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60多人,副高以上技术人员78人,博士7人、博导7人,硕士137人、硕导36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5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江西省卫生系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3人,享受国务院及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各1人。医院是一所装备先进、设施精良、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口腔专科医院,也是江西省唯一的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作为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与考官培训基地、江西省口腔临床医学的示范基地、口腔医学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口腔疾病诊疗新技术的孵化基地,医院拥有各类进口综合治疗椅140多张,拥有目前世界先进水平的多功能手术床、麻醉机、牙科种植机、口腔显微镜等设备,其中CBCT为江西省首台口腔CT,数码图像直接传输到医生椅旁,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就医,拥有住院病床50张。医院设有牙体牙髓科、牙周病科、口腔粘膜病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一科、修复二科、口腔正畸一科、正畸二科、口腔预防科、儿童口腔科、口腔种植科、特需门诊、综合急诊科、分门诊、麻醉科、手术室、病理科、放射科、检验科、心电理疗室、消毒供应室、技工室等23个临床与辅助科室和16个行政职能科室。年门诊量30多万人次。作为国家级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基地,医院从2001年开始承担每年的江西省医师资格口腔实践技能考试工作。作为江西省牙病防治指导组挂靠单位,医院每年承担指导全省开展牙病防治、宣传口腔健康知识等工作。口腔医学院是口腔医学一级硕士学位授予点,拥有自主设置牙医学二级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预防及儿童学、口腔基础医学等6个教研室。设有口腔病研究所和口腔综合实验室,其中,口腔内科、口腔正畸科、口腔修复科被江西省卫计委授予“江西省医学领先学科”,口腔正颌外科和口腔预防科被省卫健委列入“江西省医学领先学科建设计划项目”。学院设有研究生、本科生、继续教育等多个层次教学,30多年来为省内外培养了1000多名口腔医学人才。2014年江西省口腔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立项,2019年通过验收。2019年“海智计划”口腔颌面外科放射影像工作站通过验收,江西省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立项。医院承担300多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项,江西省卫计委跨世纪人才项目1项,重大技术引进招标项目5项,科技厅重大技术攻关项目2项,3项课题荣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SCI论文51篇。医院重视发展国内和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2000年与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结为姊妹院校,2004年成为以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为首的中国西部口腔医学协作组成员,2014年、2019年分别与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签订对口支援协议。先后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每年向美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派出多名访问学者和研修人员。1987年与日本国九州大学齿学部建立了友好校际合作关系。2016年与美国天普大学牙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19年与美国华盛顿大学牙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举办多次全国性口腔医学学术会议,完成多项国际科研合作项目。

【详情】

江西省口腔医院

江西省口腔医院

江西省口腔医院

江西省口腔医院

江西省口腔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如何应对埃博拉病毒来袭

 (综合科曾永发编辑) 世界卫生组织8月4日发布埃博拉疫情最新通报说,截至8月1日,西非地区累计出现埃博拉病毒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1603例,死亡887人。 埃博拉病毒来势汹汹,但由于当地医疗体系落后脆弱,严重影响了防范和治疗工作,而且更不幸的是在施救当中有越来越多的卫生工作者相继被感染上了这种病毒。日前,西非国家塞拉利昂的首席卫生官员称,领导与史上最严重的埃博拉疫情搏斗的医生Sheik Umar Khan已于7月29日去世。Sheik Umar Khan治疗了超过100例埃博拉病毒感染患者,他被塞拉利昂卫生部称为“民族英雄”。在其去世前,已有数十位地方卫生工作者死亡。在邻国利比里亚,也有两名美国医务工作者感染了该病毒。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传染性极强,具有极高致命性的病毒,死亡率可达到50%至90%。其特征往往是起病急,有发热、极度虚弱、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症状。随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肾脏和肝脏功能受损,某些情况下会有内出血和外出血。化验结果包括白血细胞和血小板计数降低,而肝酶则会升高。人的血液和分泌物中含有病毒时就会具有传染性。一位实验室感染男性病例在发病后高达第61天时,仍从其精液中分离到了埃博拉病毒。潜伏期是从获得病毒感染到出现症状的时间间隔,可持续2天至21天。 事实上,卫生工作者是感染埃博拉病毒的高危人群。WHO指出,埃博拉病毒感染风险较高的人员中,卫生工作者排在首位,这些人员在照护埃博拉病人时经常会接触到这一病毒。 WHO资料显示,目前没有获得许可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正在对若干疫苗进行测试,现在没有任何疫苗可用于临床;不过,该病毒的接触可通过在诊所和医院、在社区集会或在家采取保护性措施而得到控制。提高对危险因素的认识,采取可对自身带来保护的措施,这是减少发病和死亡的仅有方法。 基于此,WHO提出了相关的防护建议 卫生工作人员在什么情况下容易感染病毒?WHO指出,这种情况发生缘于他们照护病人时没有佩戴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卫生系统各个层面(医院、诊所和卫生站)的卫生保健提供者都应当了解该病的本质,了解疾病如何传播,并严格遵守所推荐的感染控制防护措施。”WHO强调。 其次,处理埃博拉病毒感染死者时,必须佩戴保护性强的防护服和手套,死者应立即埋葬。 第三,除卫生保健标准防护措施外,卫生工作者应当严格采取所推荐的感染控制措施,避免与受到感染的血液、体液、污染环境或物体发生接触(比如病人的脏床单或者用过的针头)。 第四,医院工作人员应充分了解该疾病以及如何安全地管理它。应当使用个人专用罩衣、手套、面罩和护目镜或防护面屏等个人防护装备。 第五,除非已经适当消毒,否则卫生工作人员不应当重复使用防护装备或防护服。他们应当在为每一位疑似埃博拉病毒感染的病人提供医疗服务时,更换手套。 WHO还警告,侵入性操作程序可将医生、护士和其他人处于感染境地,这些程序应当在具有严格要求的安全条件下进行。应当尽可能将感染病人与其他病人和健康人隔离开来。 卫生工作者自我保护WHO实际操作建议 1.除卫生保健标准防护措施外,卫生工作者应当严格采取所推荐的感染控制措施,避免与受到感染的血液、体液或者污染环境或物体发生接触(比如病人的脏床单或者用过的针头)。 2.医院工作人员应充分了解该疾病以及如何安全地管理它。 3.他们应当使用个人专用罩衣、手套、面罩和护目镜或防护面屏等个人防护装备。 4.除非已经适当消毒,否则他们不应当重复使用防护装备或防护服。 5.他们应当在医护每一位怀疑患有埃博拉病人时更换手套。 6.侵入性操作程序可将医生、护士和其他人处于感染境地,这些程序应当在具有严格要求的安全条件下进行。 7.应当尽可能将感染病人与其他病人和健康人隔离开来。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尺神经轻度损伤会痛吗 尺神经轻度损伤的几个症状详述
孙为群
回答: 尺神经轻度损伤可能会出现疼痛,常见症状有手指麻木、手部无力、精细动作困难、肌肉萎缩、肘部内侧疼痛等。 1、手指麻木 尺神经轻度损伤可能导致小指和无名指尺侧麻木,这种麻木感可能持续存在或间歇性出现。尺神经负责支配手部尺侧的感觉,损伤后神经传导受阻,导致感觉异常。患者可能描述为针刺感、蚁走感或手套区域感觉减退。早期麻木可能仅在特定姿势如屈肘时出现,随着损伤加重可能发展为持续性症状。 2、手部无力 尺神经轻度损伤可引起手部握力下降,特别是小指和无名指的屈曲力量减弱。尺神经支配手内在肌群,损伤后影响手指并拢、对掌等功能。患者可能出现持物不稳、拧瓶盖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见爪形手畸形。这种无力感在重复用手活动后可能加重,休息后稍缓解。 3、精细动作困难 尺神经轻度损伤会影响手指的协调性,导致扣纽扣、写字、使用筷子等精细动作完成困难。尺神经支配的手部小肌肉群负责精细运动控制,损伤后肌肉收缩不协调。患者可能表现为动作笨拙、操作速度减慢,部分人会出现手指不自主颤抖。 4、肌肉萎缩 长期尺神经轻度损伤可能导致手部小鱼际肌和骨间肌萎缩,表现为手掌尺侧变薄、指间凹陷。肌肉萎缩通常在损伤后数周至数月逐渐显现,与神经营养作用中断有关。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肌肉轻度松弛,后期可见明显体积缩小,但轻度损伤时萎缩程度较轻。 5、肘部内侧疼痛 尺神经在肘管处易受卡压,轻度损伤时可出现肘关节内侧钝痛或刺痛,可能向小指放射。疼痛常在夜间或屈肘时加重,伸直手臂可缓解。肘部触诊可能有Tinel征阳性,即叩击肘管处诱发麻痛感。这种疼痛多与局部神经炎症或微循环障碍有关。 尺神经轻度损伤患者应注意避免肘关节长期屈曲、反复受压等诱因,睡眠时可用护肘保持手臂伸直。工作中需减少重复性手部动作,必要时使用 ergonomic 工具。可进行轻柔的神经滑动练习,如缓慢屈伸腕关节配合肩部外展。若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肌肉萎缩,建议尽早就诊手外科或神经科,通过肌电图检查明确损伤程度。营养方面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但治疗需以医生指导的物理治疗或药物干预为主。 孙为群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