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耳鼻喉科 (共8位医生)

科室简介
耳鼻喉科为赣州市医学领先建设学科,设有病床25张,医师13人,技师1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硕士3人;护理人员10人。年门诊量2万余人次,率先在赣南地区开展了耳显微外科手术、鼻内窥镜垂体瘤切除手术、鼾症手术、甲状软骨成形术、喉癌喉功能重建、甲状腺肿瘤手术、各种颈清扫术,头颈部肿瘤切除术。 一附院耳鼻喉科近5年一直保持赣南地区本专业领先优势。特别是近年来,在院领导直接关怀领导下,全科医务人员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不断掌握国内外该专业技术至高点。并再分以下三级学科:耳科、鼻科、咽喉科、头颈甲状腺外科。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鼓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临床上以耳内长期或间歇流脓、鼓膜穿孔及听力下降为特点,可引起严重的面瘫、颅内并发症而危及生命。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耳鼻喉科率先在赣南地区开展了各型听力重建和鼓室成型术。耳科拥有德国leika显微镜、进口耳用电钻、先进的电反应测听,声阻抗仪、耳声发射等。 鼻窦炎是鼻科临床中的多发病,其治疗难点在于病变常常复发,不易彻底治愈,目前我科已进行功能性内窥镜鼻窦外科手术3000余例,包括鼻内窥镜鼻息肉,鼻窦炎,鼻腔肿瘤,纤维血管瘤等手术,疗效显著。并且和脑外科合作完成鼻内窥镜垂体瘤切除等手术,拥有wolf鼻内窥镜等先进设备。 咽喉外科方面,现我科拥有最先进日本奥林巴斯电子喉镜,电子喉镜主要用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早期喉癌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我科已应用电子喉镜进行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手术数千例,成功抢救各种气道异物愈千例。由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对喉及下咽的解剖相当熟悉,因而手术治疗喉癌及下咽癌具有独到的优势。
  耳鼻喉科近年开展了百余例各种喉癌喉功能重建、全喉“X”型气管造口成形术数十例,疗效显著。 头颈甲状腺外科方面,头颈甲状腺外科诊治的疾病范围是颅底以下、锁骨以上、颈椎以前这一解剖区域的肿瘤、畸形、外伤和炎性疾病。重点是手术治疗甲状腺、腮腺、口腔、上颌骨及下颌骨、鼻腔及鼻窦、口咽、喉、下咽等部位肿瘤的手术切除与修复。由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对颅底、口腔颌面和颈部的解剖结构非常熟悉,因而在手术处理头颈部肿瘤等疾病时更加强调术后缺损的一期修复和功能的保存,术后并发症较传统外科大大地减少,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头颈肿瘤患者术后的生存率。甲状腺外科方面,由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非常熟悉颈部和甲状腺的解剖,因此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在行甲状腺肿瘤手术时,喉返神经损伤和甲状旁腺功能损伤的发生率几乎为零,而且在处理甲状腺癌侵犯喉部、气管或食管时具有独特的优势。我科还专门引进头颈外科专业高级人才,着重发展甲状腺外科,现已能完成各种甲状腺良性肿瘤、甲状腺癌、甲亢等手术,并且具有传统外科无法比拟的优势:痛苦小、基本不出血、瘢痕小、诊断及治愈率高、治疗彻底,术后复发率极低及从容处理甲状腺癌侵犯气管、食管、喉部或颈部转移等特点。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又获六项2014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4年申请项目的评审结果,我院喜获六项资助项目。 据悉,中标项目分别为《吉祥草中螺甾皂苷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及基于线粒体途径的作用机制研究》(杨建琼)、《溶酶体组织蛋白酶B参与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李志刚)、《TLR4/PKCα/Occludin信号通路介导的血脑屏障破坏在深低温停循环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实验研究》(唐志贤)、《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的结核分枝杆菌耐异烟肼和利福平的分子机制研究》(袁小亮)、《En-2对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分化调控机制的研究》(赖彩永)、《基于“痰、瘀、虚”理论的中医药干预肝纤维化肝窦毛细血管化机制研究》(郑保平),共获资助经费283万。 我院自2010年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零的突破以来,坚持深化科研工作机制,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科研热情,通过稳扎稳打高位挺进延续了科技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空腹血糖高餐后不高,吃什么药好
赵蕾
回答: 空腹血糖高餐后不高可能与胰岛素分泌不足、黎明现象或苏木杰效应有关,可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格列美脲片、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西格列汀片、吡格列酮片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具体病因选择药物。 一、药物 1、二甲双胍缓释片 二甲双胍缓释片适用于2型糖尿病,通过抑制肝糖原输出改善空腹血糖。该药可能引起胃肠不适,长期使用需监测维生素B12水平。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服药期间应避免饮酒。 2、格列美脲片 格列美脲片为磺脲类促泌剂,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适用于尚存部分胰岛功能的患者,可能出现低血糖反应。建议固定时间服药,联合饮食控制效果更佳。 3、甘精胰岛素注射液 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是长效基础胰岛素,能平稳控制24小时血糖。需每日固定时间皮下注射,适合胰岛素分泌严重不足者。注射部位需轮换,避免脂肪增生影响吸收。 4、西格列汀片 西格列汀片属于DPP-4抑制剂,通过延缓肠促胰素降解改善血糖。单独使用低血糖风险较小,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鼻咽炎。中度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5、吡格列酮片 吡格列酮片为胰岛素增敏剂,适用于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可能引起水肿和体重增加,心功能不全者慎用。服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除药物治疗外,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黎明现象,晚餐后适度运动有助于控制晨起血糖。每日监测空腹血糖并记录,避免夜间低血糖引发的苏木杰效应。注意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均匀分配,限制睡前加餐。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功能评估,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赵蕾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