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医院介绍 Hospital about us

基本资料

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医院类型:综合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

医院医保:

特色科室:重症医学科(ICU)、疼痛科、神经外科、心内科、普外科、泌尿外科

预约挂号
医院介绍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坐落于江西南部、赣江源头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赣州。医院创办于1958年,是江西省唯一独立设置的普通高等本科医学院——赣南医学院直属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也是赣州市唯一一家省直省管三级甲等医院,江西省第三周期医院评审首批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几代人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六十载风雨兼程春华秋实,医院现已发展成为赣、粤、闽、湘四省通衢区域性医疗、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的现代化医疗中心。岁月的年轮承载着医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医院的发展是赣南红土地医学事业进步的见证,也为赣南人民的健康福祉作出了重要贡献。医院现有黄金、章贡两大院区。目前,两院区编制床位3000张,2018年度出院人数9.6万人次,门急诊人数110.4万人次。2017年12月全面启用的黄金院区坐落于交通便捷的赣州经开区金岭路西侧,占地面积达165亩,规划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设有主医疗区、康复保健区和教学科研区三大功能区。黄金院区主体建筑气势恢宏、环境优美、医疗功能布局合理、设施齐全。黄金院区建有直升机标准停机坪,目前是全市120急救直升机唯一固定起降点。黄金院区的全面启用为赣南及周边地区百姓提供了更舒适、更优质、更高端的就医环境和医疗服务。“一院两区”犹如腾飞的双翼,正承载着全院职工共筑健康中国的梦想展翅翱翔。近年来,医院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医学装备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纪检监察先进单位”、“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状”、“全省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先进单位”、“江西省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江西省省级群众满意医院”、“江西省平安医院”、“赣州市文明单位”、“赣州市五一劳动奖状”等众多荣誉称号。全院科室设置齐全,学科实力雄厚。医院临床医学学科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系江西省一流学科;泌尿外科、疼痛医学科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入围科室、江西省医学领先学科;泌尿外科为中华医学会县级医院人才培养计划泌尿外科腹腔镜培训基地、江西省尿路结石现代治疗中心;心血管内科、普外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普外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骨科、肾内科、泌尿外科、麻醉科、内分泌科为省医学学科省县共建计划项目援建学科;泌尿外科、心胸外科、骨科、眼科、神经外科、麻醉科、心脏介入学、超声科、心内科、妇科、皮肤科、病理科、临床检验科、普通外科、重症医学科、疼痛科被确定为赣州市医学领先学科。各学科努力探索国内外相关学科发展的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通过创新提升医疗服务品质,涌现出以享誉国内外的泌尿外科NOTES、LESS及重症医学ECMO为代表的一大批高、精、尖技术,填补了众多省市及国内、国际空白,吸引了众多同行敬佩的眼光。经过60年的不懈努力和历史沉淀,学院紧跟学校发展步伐,始终坚持“双立双仁”理念,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办学格局,培养了一大批符合社会需求的实用型复合型医学人才。学院组织机构完善,现设有6个系,22个教研室,1个课程组,1个临床技能实验室和1个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有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检验技术、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等5个本科专业,其中临床医学、麻醉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4个专业是一本批次招生。学院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学院注重临床实践教学,坚持“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构建了实验教学、临床见习、毕业实习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坚持“以练促学”、“以赛促学”,自2011年以来,以我院教师为骨干的教官团队指导学生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累计荣获华东分区赛一等奖2次,二等奖3次和三等奖3次、全国总决赛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2次。在2018年第九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中,我校以全国第5名成绩荣获总决赛一等奖,这是我校乃至江西省医学院校在该项赛事的历史最好成绩,刷新了学校乃至江西高校在该奖项上的纪录。学院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工作地位,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和规培生教育。2013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14年获批为专业学位授权点,2018年获批为硕士学位一级学科(医学技术)授权点。目前,已招收学术学位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位点(专业领域)涵盖了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12个学科。医院拥有中华医学会“全国县级医院人才培养计划”妇科腹腔镜培训基地、全国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中国食管胃静脉曲张诊治规范基地、腹腔镜国家级培训基地;拥有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赣南分中心、江西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赣南医学院院士工作站(孙颖浩院士、程京院士)、江西省结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泌尿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培育)、江西省脉管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培育)、江西省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培育)、江西省高校临床医学重点实验室、赣州市人体音频信号智能诊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赣州市疼痛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省、市级学科平台。医院大力推进“人才强院”战略。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700余人,高级职称人员430余人,博士及博士后近50人,硕士近700人。有获“中国医师奖”专家1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享受国务院及省、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入选省“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专家1人、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7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省卫计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等。医院崇尚学术,不断强化科研理念,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取得了跨越式提升。近年来共承担近50项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省部级课题100余项,市、厅级课题1000余项;通过省、市级鉴定的成果100余项,验收的新技术项目200余项,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市级科技奖励50余项;在《EuropeanUrology》、《JournalofHepatology》等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在国家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医院充分发挥培育功能,着力打造人才孵化高地。医院现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美国林肯纪念大学临床实习基地,同时拥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教学实践教育基地和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等,通过辛勤教学为全社会输送一批又一批高素质医学人才,服务分级诊疗政策,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医院诊疗设备先进,拥有高档磁共振仪4台、螺旋CT机6台、DSA、ECT、直线加速器等大批先进医疗设备,整体配套齐全,达国内同类医院先进水平。单位注重信息化建设,着力打造现代化、智慧型医院,以HIS、EMR、PACS、LIS、OA系统为主导的高效信息系统,构筑起达国内先进的数字化医院信息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加快推进“健康中国”新征途上,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全体职工将坚守初心、砥砺前行,继续竭诚为患者提供最优质服务,谱写医院发展崭新篇章!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又获六项2014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4年申请项目的评审结果,我院喜获六项资助项目。 据悉,中标项目分别为《吉祥草中螺甾皂苷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及基于线粒体途径的作用机制研究》(杨建琼)、《溶酶体组织蛋白酶B参与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李志刚)、《TLR4/PKCα/Occludin信号通路介导的血脑屏障破坏在深低温停循环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实验研究》(唐志贤)、《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的结核分枝杆菌耐异烟肼和利福平的分子机制研究》(袁小亮)、《En-2对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分化调控机制的研究》(赖彩永)、《基于“痰、瘀、虚”理论的中医药干预肝纤维化肝窦毛细血管化机制研究》(郑保平),共获资助经费283万。 我院自2010年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零的突破以来,坚持深化科研工作机制,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科研热情,通过稳扎稳打高位挺进延续了科技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胃病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住院
于淑霞
回答: 胃病患者出现呕血、黑便、剧烈腹痛、持续呕吐或休克等严重症状时需要住院治疗。胃病住院指征主要有消化道大出血、胃穿孔、幽门梗阻、急性胃扩张、癌变风险高等情况。 消化道大出血表现为呕血或排出柏油样黑便,伴随头晕、冷汗、血压下降等失血性休克症状。胃溃疡侵蚀血管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可能导致短期内失血量超过1000毫升,此时必须住院进行内镜下止血、输血及静脉用药。胃穿孔患者突发上腹刀割样剧痛并迅速蔓延至全腹,腹部肌肉紧绷如板状,X线检查可见膈下游离气体,需紧急手术修补穿孔并禁食胃肠减压。幽门梗阻患者出现反复呕吐隔夜宿食、上腹膨隆及脱水症状,胃镜检查可见幽门部狭窄或肿瘤占位,需住院解除梗阻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急性胃扩张常见于暴饮暴食后,胃腔极度膨大压迫心肺导致呼吸困难,胃管引流可引出大量潴留液。胃癌患者出现进行性消瘦、贫血或影像学提示肿瘤浸润全层时,需住院评估手术指征。部分特殊人群如高龄、合并心肺疾病者,即使症状较轻也可能需要住院观察。妊娠期胃病患者若出现持续呕吐导致酮症酸中毒,或消化道出血影响胎儿供氧时需产科协同治疗。 尾段:胃病患者日常应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辛辣刺激及过冷过热食物,戒烟限酒并控制情绪压力。急性发作期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减轻胃肠负担。定期复查胃镜监测溃疡愈合情况,幽门螺杆菌阳性者需规范根除治疗。出现体重骤降、吞咽困难或大便隐血持续阳性时须及时就医,切忌自行长期服用抑酸药掩盖病情。 于淑霞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