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消化内科 (共9位医生)

科室简介
消化内科在老一辈专家及院领导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现已成为赣南规模最大的消化内科。消化内科现由消化专科门诊、病房及胃肠镜室组成,医疗、教学、科研并重,已形成“三位一体”的现代科学格局,无论是学科规模还是技术水平均居全区领先,跨入省内先进行列。
  消化内科拥有一支老中青三结合的优秀技术队伍,共有医生17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3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5人,讲师/主治医师2人,助教/住院医师7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研究生8人。科室现开放病床50张,住院病人逐年递增年,病床使用率达100%以上,门诊量>20000人次。
  消化内科作为赣南最早将胃肠镜室归属消化内科统一管理的科室,近年来开展一系列新技术、新项目,包括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术、食道静脉曲张硬化治疗术、消化道息肉电凝电切术、食道狭窄扩张术、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内镜下乳头肌切开胆道取石术、经十二指肠镜鼻胆管引流术,内镜下消化道出血止血术,消化道恶性狭窄金属支架植入术等消化内镜下介入治疗。
  消化内科积极引进高层次医学人才,近5年来共引进一名博士、八名硕士研究生。对科研的大力倡导和推进,使得消化内科取得了突出的业绩。近5年来共承担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省教育厅课题一项,省卫生厅重大科研课题一项,省卫生厅科技计划课题六项,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一项,市科委科技计划课题1项,市科委验收成果鉴定1项,还有一批学院、医院及市卫生局课题中标。主编或参编出版著作7部,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刊物10余篇。
  消化内科不仅技术力量雄厚,还拥有一批省内先进的仪器设备,如Olympus GIF-XQ260电子胃镜4台、Olympus GIF-XP260N电子经鼻胃镜、Olympus Q260AL/I电子肠镜3台,Olympus CF-H260 AZL/I,Olympus JF-240电子十二指肠镜1台、消化道胃肠镜图文处理系统3套、Olympus电凝发生器1台、奥林巴斯金属钛夹输送器1套、南京微创萨氏扩张器1套等等,仪器设备总资产达400万元以上。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又获六项2014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4年申请项目的评审结果,我院喜获六项资助项目。 据悉,中标项目分别为《吉祥草中螺甾皂苷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及基于线粒体途径的作用机制研究》(杨建琼)、《溶酶体组织蛋白酶B参与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李志刚)、《TLR4/PKCα/Occludin信号通路介导的血脑屏障破坏在深低温停循环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实验研究》(唐志贤)、《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的结核分枝杆菌耐异烟肼和利福平的分子机制研究》(袁小亮)、《En-2对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分化调控机制的研究》(赖彩永)、《基于“痰、瘀、虚”理论的中医药干预肝纤维化肝窦毛细血管化机制研究》(郑保平),共获资助经费283万。 我院自2010年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零的突破以来,坚持深化科研工作机制,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科研热情,通过稳扎稳打高位挺进延续了科技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刮疣治疗是怎样治疗的
王志新
回答: 刮疣治疗通常采用物理清除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手术切除及外用药物等。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需根据疣体类型、大小及部位选择个体化方案。 一、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通过液氮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寻常疣、跖疣等表浅疣体。治疗时可能伴随短暂疼痛,需重复进行2-3次,间隔2-3周。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色素沉着,需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感染。冷冻治疗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但深部疣体可能需配合其他疗法。 二、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利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疣体组织,适用于甲周疣、尖锐湿疣等难治性疣。治疗精准度高且出血少,但可能遗留浅表瘢痕。术后需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水直至结痂脱落。激光治疗对HPV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复发概率较低。 三、电灼治疗 电灼治疗通过高频电流烧灼疣体基底部,适用于带蒂疣或较大疣体。治疗时需局部麻醉,术后形成焦痂需自然脱落。可能产生暂时性色素减退,瘢痕体质者慎用。电灼可彻底清除可见疣体,但需配合干扰素凝胶等药物降低复发风险。 四、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适用于直径超过1厘米的巨型疣或疑似恶变疣体。采用梭形切口完整剥离疣体并缝合,术后病理检查确认性质。需定期换药并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拆线后可能需加压包扎防止瘢痕增生。手术能一次性解决病灶,但创伤较大且可能影响局部功能。 五、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如水杨酸软膏、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适用于儿童或面部细小疣体。药物通过腐蚀或免疫调节作用促使疣体脱落,需持续使用4-8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应避开正常皮肤涂抹。药物疗法痛苦小但疗程长,需配合提高免疫力减少复发。 疣治疗后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病毒扩散。建议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功能。穿透气鞋袜防止足部疣复发,性接触传播型疣应伴侣同治。若疣体反复发作或短期内增多,需排查免疫缺陷疾病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