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市人民医院

新生儿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科室规模

萍乡市人民医院儿科已经历了70余年的历史,是一个集医疗、预防、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科室。2000年成立新生儿病房2007年3月成立新生儿科。目前拥有病床24张,其中包括4张NICU床位。诊断和治疗水平不断提高,规范了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提高了新生儿疾病的救治水平。在萍乡地区率先开展危重新生儿胃肠外营养开辟了新生儿治疗新的途径、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新生儿护理单元在萍乡地区率先开展早产儿经外周静脉PICC置管及有特色的新生儿优质护理服务。

人才队伍

现拥有医护人员25人,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2名,其中研究生2名,有1名护师在加拿大儿童医院进修,科室人员齐整,年龄结构合理,是一支团结、高效、富有战斗力的队伍。医师护士大都经过全国各大名医院进修、学习,有着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

科室设备

科室现拥有新生儿有创呼吸机、CPAP呼吸机、蓝光治疗仪、微量血气分析仪、经皮测疸仪、微量血糖仪、心电监护仪、输液泵、氧浓度监测仪、新生儿复苏囊等专科仪器设备。成功救治过胎龄26周超早产儿及胎龄27周出生体重1075g极低出生体重儿。能进行早产儿眼底检查及听力筛查,尽早发现早产儿视网膜病以及听力异常,开展了新生儿疾病筛查包括: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低、G-6PD缺乏等。

学科建设

始终坚持医、教、研并重的发展理念,以教学、科研带动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多年的临床医学院校本科生儿科学大课教学强化了临床基本理论。有多项科研课题在市科技局立项、验收,在专业医学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在萍乡地区享有较高知名度。

相关科室链接

门急诊儿科:设在1号楼2楼(在急诊科病区内),包括儿科门诊、儿科急诊,实现24小时接诊,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设专家门诊。

小儿外科:设在一号楼五楼,以诊治小儿各类外科疾病为特点,目前诊治主要包括:新生消化道先天性畸形(如肠闭锁、肛门直肠畸形、环状胰腺、肠旋转不良等);多种术式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胆肠吻合胆道重建术;后矢状路手术治疗先天性中、高位肛门闭锁;小儿血管瘤、淋巴管瘤、畸胎瘤等肿瘤性疾病;小儿泌尿系统疾病的手术治疗,如包皮环切、尿道下裂、肾积水(PUJO)、膀胱输尿管返流等。

专家简介

学科带头人、科主任:罗 勤  科副主任:覃广萍 科主任助理:黄斌

罗勤 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萍乡市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在北大人民医院儿科、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进修学习,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掌握了新生儿科领域前沿知识,有较高的科研能力,擅长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肺炎、新生儿呼吸衰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治,对于新生儿危重症有较深造诣,我院新生儿专业创始人。在专业期刊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引进新技术两项。

覃广萍 科副主任、主治医师,曾在南方医院、珠江医院儿科、新生儿科、PICU进修学习,熟练掌握新生儿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呼吸机的应用,对于新生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对于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诊治有一定研究。

诊疗组长及技术骨干:吴小秧、程均、刘明

科室地址及联系方式

科室所在位置:南院二号楼五楼

联系电话:0799-6881739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萍乡日报】再度荣膺国家级殊荣 市医院被授予“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

8月15日,中国医院论坛分会“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动态管理第四周期总结表彰会暨第四周期启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对全国51家新创建“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进行了表彰。市医院荣膺“全国百姓放心百佳示范医院”称号,该院副院长何建中被授予“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优秀管理者”。这是市医院获得的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国家级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国家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示范基地医院”等又一个国家级殊荣。 据了解,“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由中国医院协会组织,从2000年开始每两年评选一次。经过医院创建,患者问卷调查,社会公示,标准考核,各地人大、政协、医院协会、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推荐,中国医院协会审核等10项程序,最终确定。 作为我市唯一一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市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认真贯彻落实《患者安全目标》,加强医疗质量持续性改进,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努力创建“百姓放心、患者满意”的示范医院。该院尤其深切关注百姓看病就医、健康体检、预防保健等问题,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整改意见,群众普遍反映看病时间长、过程复杂、服务不周,该院及时梳理自我管理体制,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建立更加人性化的医疗环境,为患者放心、舒心就医建立了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 以往的假日医疗缺位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为此,市医院4年前开始推行“无节假日医院”制度,患者每天24小时随到随诊。即使是双休日和法定节日,医院也全方位开放所有专科门诊、检查、化验、住院、健康体检和健康咨询服务,正常办理入出院手续、财务结算等业务,方便患者及时看病就医。在“无节假日医院”得到患者充分肯定后,市医院又出新政策,将下午上班时间提前到1时,这个看似简单的举措,使偏远地区的群众就医更加方便,为他们节约了时间。同时,该院将住院会诊前移,在门诊部建立会诊中心,破解检查时间局限,对病情相对复杂、需涉及多专科诊疗的患者实行多专家联合会诊,这种患者不“动”、医生“动”的全新模式,有效破解了疑难病患者“寻医无门”的难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院根据国家收费标准严格执行,杜绝随意抬高药品价格、乱收费、滥用药物等现象发生,平价不平质。值得一提的是,该院成立了医疗费用主动复核站,随机抽取病历,主动核查,拒绝重复收费、多收费,最大限度解除患者的疑虑,全面保证患者的权益。 为民服务措施不断推出,市医院患者满意度调查保持在95%以上。医院设立医疗服务投诉接待处,化解医患纠纷变被动为主动;开展“走近萍医、了解萍医、建议萍医”活动,院领导班子在“入户结亲”联系点开展下访听诉活动,敞开大门听意见;深入开展“转换角色、换位体验”活动,领导班子成员带头“下沉”到一线岗位,做服务志愿者,切身体验患者就诊感受;在门诊开设了“健康讲堂”,各科医务人员讲述常见且容易被忽视的健康问题的预防与治疗,让市民、病友及家属学会自我保健和疾病预防。 不仅如此,市医院主动承担起帮扶山乡卫生事业发展的重任,牵头组建了覆盖市、县、乡三级的网络医院,目前已在全市覆盖建立38家,该院自主开展网络视频会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为基层医院疑难危重症患者进行会诊。今年6月,市医院分别与湘东白竺中心卫生院、芦溪宣风中心卫生院签订了卫生支农帮扶协议,这意味着,该院将优质资源向农村、向基层进一步倾斜。目前,该院已对6家基层医院进行对口支援,通过培训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指导县医院开展适宜新技术、主持及参与手术治疗、手术示教、组织疑难病例讨论等,大大提升了基层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羊水变少是什么原因
冷启刚
回答: 羊水变少可能由胎盘功能减退、胎儿泌尿系统异常、胎膜早破、母体脱水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原因引起。羊水过少通常表现为宫高腹围增长缓慢、胎动减少或胎心异常,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 1、胎盘功能减退 胎盘功能减退可能导致胎儿供血不足,减少胎儿尿液生成,从而引起羊水减少。这种情况多见于妊娠晚期或过期妊娠,常伴随胎儿生长受限。治疗需加强胎儿监护,必要时提前终止妊娠,可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改善胎盘循环。 2、胎儿泌尿系统异常 胎儿先天性肾缺如、多囊肾或尿道梗阻等泌尿系统异常会导致尿液生成减少,直接影响羊水量。超声检查可见胎儿双肾发育异常或膀胱不充盈。确诊后需根据畸形程度决定继续妊娠或终止,严重者可考虑胎儿宫内手术治疗。 3、胎膜早破 未足月胎膜早破会造成羊水持续外漏,导致羊水量急剧减少。孕妇可能感到阴道突然流液,PH试纸检测呈碱性。需立即卧床并抬高臀部,预防感染可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同时监测感染指标和胎儿情况。 4、母体脱水 孕妇长期饮水不足、严重呕吐或腹泻会引起血容量不足,导致胎盘灌注减少和羊水生成下降。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和皮肤弹性差。可通过静脉补液纠正,日常需保证每日2000毫升饮水,必要时口服补液盐散。 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或子痫前期会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导致胎盘血流灌注不足,继而引发羊水过少。常伴有血压升高、蛋白尿和水肿。治疗需控制血压,可选用拉贝洛尔片,严重者需及时终止妊娠。 孕妇发现羊水减少时应增加左侧卧位休息,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避免剧烈运动。定期进行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监测羊水指数变化。若出现胎动明显减少、阴道流液或腹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饮食上可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和富含维生素食物,如鸡蛋、瘦肉和西蓝花,避免高盐饮食。妊娠晚期可遵医嘱进行羊膜腔灌注等治疗。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