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人民医院

急诊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急诊科创建于1986年,是一个朝气逢勃,不断发展和大有作为的学科;历经2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集医疗、教学、科研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综合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科室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弘扬“爱岗、敬业、奉献”精神;强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走“抢救生命第一”的道路,以“急诊、急救”为工作基础,以“迅速、准确、有效”为救治理念,以“急诊快速诊治”、“生命绿色通道”为科室亮点,以 “创伤、急危重症、急性中毒”为科研重点的学科发展方向。开展急诊窗口微笑服务,为急诊患者提供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1997年建立新余市“120”院前急救中心,现仍承担全市“120”院前急救主要工作,及各级医院危重病人的转介任务。具备先进的“院前急救??急诊抢救??EICU??急诊留观”现代急救医学服务体系(EMSS)。24小时开通“急救绿色通道”为患者服务。坚持“抢救生命第一,治疗第二,救治结合”的原则。设有120院前急救站、诊断室(内、外、儿科)、急诊抢救室、EICU、急诊手术室、输液留观室和急诊普通病房。具有较强的院前、院内急救以及危重症病人救治能力,拥有一支由50余名职业素质好,业务精湛的医护人员组成的专业队伍,现有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10余人。具备了应对大规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能力。

急诊科目前拥有较为先进的抢救医疗设备呼吸机(德国Drager Savina呼吸机1台,美国Bird呼吸机1台,BiPAP无创鼻/面罩呼吸机1台)、除颤心电监护仪2台、多参数心电监护仪8台、全自动自控洗胃机1台、半自动手控洗胃机2台、智能三导联心电图机3台、便携式交直流电动吸引器、血糖测试仪、输液泵及微量输液泵等。现有救护车两辆,车上配备有各种抢救药品及器材。近几年来,医院加大了对急诊科医护人员急诊急救能力的培养,并分期分批送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进修学习,着力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急诊人才,大大提高了医护人员对各种危急重症的抢救能力,使许多生命垂危、濒临死亡的病人转危为安。

急诊科开展的工作主要有:

一、 院前急救

1. 参与全市120系统急救网,急救中心一旦发出指令,急诊科将在3?5分钟内指定熟练掌握院前急救专业技能的急救医护人员随设备完善的120救护车出诊。

2. 市内近郊的急救和危重病人转运。

3. 市外危重病人的长途转运。

二、 院内急救 已经形成完善的院内急救体系,拥有畅通的“急救绿色通道”,在急诊抢救室即可完成气管插管术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电击除颤、心电复律、急性中毒的抢救、各类创伤急救、以及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不明原因昏迷等急危重症较为复杂的抢救工作。

三、 危重症监护 拥有多种先进监测治疗设备,为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四、 急诊留观 在保证急危重证患者得到良好救治的前提下,24小时为广大患者提供尽可能的医疗服务,在急诊留观的内科病人中率先建立24小时三级医生查房制度,并保证急诊医师24小时随时诊察病人,使急诊留观患者得到更多的生命保障。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新余市肿瘤微创综合治疗学术研讨会暨专家受聘仪式在市人民医院召开

由市医学会、市人民医院共同主办的“2014年新余市肿瘤微创综合治疗学术研讨会暨专家受聘仪式” 8月9日上午在新余市人民医院学术厅举行。韩新巍、张毅、施为建、王鸿智等国内知名的肿瘤微创综合治疗专家到会做专题学术报告,介绍目前肿瘤微创综合治疗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市卫生局局长曹卫红出席并讲话,市人民医院院长邹卫兵致欢迎辞。市直各医院、新钢中心医院、分宜县各医院相关医务人员近140人参加会议。 随着现代肿瘤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的进展,微创、靶向等个性化的肿瘤微创综合治疗理念深入人心,其疗效受到业内的广泛关注和认可。本次研讨会旨在探讨肿瘤微创综合治疗技术最新的学术研究以及前沿发展状况,助力我市肿瘤微创综合治疗水平的提高。据了解,市人民医院于2010年引进了肿瘤微创综合治疗新理念,2013年成立了肿瘤中心,如今该院肿瘤中心已成为全市唯一一家集手术、放疗、化疗、微创、生物细胞治疗、热疗康复治疗为一体综合性重点专科。 学术报告前举行了受聘签约仪式,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科主任韩新巍教授、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物细胞治疗中心主任张毅教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博爱医院肿瘤科主任施为建主任受聘担任市人民医院客座教授,和佳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王鸿智教授受聘担任市人民医院院长临床顾问。 科教部 邓江龙 艾丽玲 2014.8.11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刮疣治疗是怎样治疗的
王志新
回答: 刮疣治疗通常采用物理清除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手术切除及外用药物等。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需根据疣体类型、大小及部位选择个体化方案。 一、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通过液氮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寻常疣、跖疣等表浅疣体。治疗时可能伴随短暂疼痛,需重复进行2-3次,间隔2-3周。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色素沉着,需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感染。冷冻治疗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但深部疣体可能需配合其他疗法。 二、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利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疣体组织,适用于甲周疣、尖锐湿疣等难治性疣。治疗精准度高且出血少,但可能遗留浅表瘢痕。术后需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水直至结痂脱落。激光治疗对HPV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复发概率较低。 三、电灼治疗 电灼治疗通过高频电流烧灼疣体基底部,适用于带蒂疣或较大疣体。治疗时需局部麻醉,术后形成焦痂需自然脱落。可能产生暂时性色素减退,瘢痕体质者慎用。电灼可彻底清除可见疣体,但需配合干扰素凝胶等药物降低复发风险。 四、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适用于直径超过1厘米的巨型疣或疑似恶变疣体。采用梭形切口完整剥离疣体并缝合,术后病理检查确认性质。需定期换药并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拆线后可能需加压包扎防止瘢痕增生。手术能一次性解决病灶,但创伤较大且可能影响局部功能。 五、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如水杨酸软膏、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适用于儿童或面部细小疣体。药物通过腐蚀或免疫调节作用促使疣体脱落,需持续使用4-8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应避开正常皮肤涂抹。药物疗法痛苦小但疗程长,需配合提高免疫力减少复发。 疣治疗后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病毒扩散。建议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功能。穿透气鞋袜防止足部疣复发,性接触传播型疣应伴侣同治。若疣体反复发作或短期内增多,需排查免疫缺陷疾病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