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

麻醉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麻醉科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末,现为具有专科特色的临床二级学科。在职员工5名,其中中高级职称4名,初级职称1名。拥有多台高档进口麻醉机、多功能监护仪、纤维支气管镜、便携式血气分析仪、血糖监测仪等大、中型医疗设备,全面的循环监护系统和呼吸动力学监测系统,为我院的科教工作提供了切实和有力的保障。
  每年完成胸科手术麻醉400余例。开展了肺叶切除,全肺切除,隆突成形术,气管成形术,血管、支气管联合双袖式切除吻合术,纵隔肿瘤、双侧重症肺大疱、巨大肺大疱、胸廓成形术、大咯血、血胸、骨结核、电视胸腔镜等胸部复杂、高难度病例的手术麻醉,其中重度肺功能损害、肺减容手术麻醉等边缘性疾病达到省内先进水平。率先在我省开展双腔支气管导管应用于胸科手术麻醉,并处于领先水平。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在双腔支气管导管引导插管及错位的矫正,在处理气管严重移位、畸形、扭曲的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开展胸科术后病人自控镇痛,极大地缓解了术后病人的疼痛。参于RICU、内科、外科危急重症病人的急救复苏,具有较强临床疑难重症的应急处理实力。
  近年来已有《气管、支气管成形手术麻醉处理》等20篇论文在省级医学刊物上发表或学术会议交流。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2014年世界哮喘日我院举办“哮喘知识讲座”

5月21日上午,我院呼吸科“哮喘之家”在门诊二楼的哮喘门诊候诊大厅举办了广大哮喘患者及家属举办了关于 “哮喘知识”的科普讲座,主题是“哮喘是可以控制的”。由呼吸科的苏时祯医师主讲。此次讲座吸引了来自周边社区的群众、患者、患者家属以及关注哮喘健康的人士百余人。苏时祯医师为大家讲解哮喘的预防发作、监测以及治疗,如何记录哮喘日记及正确使用峰流速仪、正确使用吸入装置,与李红艳副主任医师一起耐心解答他(她)们对于哮喘的各种疑问,并完成哮喘测试问卷,同时发放科普知识手册100余册,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患者及家属对我院特设的“哮喘之家”感到特别温馨,在现场听了讲解后,更加坚定了控制哮喘病的信心。 患者某小姐来义诊台前诉说她的困扰,每逢换季或者“变天”的时候,都出现咳嗽不止和气喘的症状,经福州多家医院确诊为“哮喘”,症状经常发作,影响生活和学习,心理也有负担,医生详细询问病情,指导其规则用药及正确监测,帮其建立起控制哮喘的坚定信心。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怎么排湿气,吃什么效果好
马晓斌
回答: 排湿气可通过调整饮食、适量运动、中医调理等方式改善,效果较好的食物有薏米、赤小豆、山药、冬瓜、茯苓等,也可遵医嘱使用参苓白术散、藿香正气丸、平胃散、二妙丸、五苓散等药物。 一、食物 1、薏米 薏米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的功效,适合湿气重伴有水肿、腹泻的人群。可煮粥或煲汤食用,但脾虚无湿者慎用。 2、赤小豆 赤小豆能利水消肿、解毒排脓,对湿热引起的脚气浮肿、小便不利有效。常与薏米搭配煮水饮用,阴虚津亏者不宜过量。 3、山药 山药补脾养胃的同时兼具祛湿作用,适合脾虚湿盛导致的食欲不振、大便溏稀。可蒸食或炖汤,湿热实证者需配伍其他祛湿食材。 4、冬瓜 冬瓜皮和籽利尿效果显著,适用于湿热内蕴引起的小便短赤、口渴烦热。建议连皮煮汤,脾胃虚寒者应减少食用量。 5、茯苓 茯苓利水而不伤正气,对痰湿眩晕、心悸失眠有改善作用。多用于药膳配伍,肾虚滑精者需谨慎使用。 二、药物 1、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适用于脾虚湿盛引起的食欲减退、体倦乏力,含有人参、白术等成分。需注意感冒发热期间禁用。 2、藿香正气丸 藿香正气丸针对暑湿感冒伴恶心呕吐、脘腹胀痛,含广藿香、紫苏等成分。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 3、平胃散 平胃散主治湿阻中焦导致的胃脘胀满、嗳气吞酸,含苍术、厚朴等成分。阴虚内热者不宜长期服用。 4、二妙丸 二妙丸用于湿热下注引起的足膝红肿、白带黄稠,含黄柏、苍术等成分。脾胃虚寒者需配伍温中药使用。 5、五苓散 五苓散改善水湿内停引起的小便不利、水肿泄泻,含茯苓、泽泻等成分。肾阳衰微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日常需避免久居潮湿环境,减少生冷甜腻食物摄入,可配合艾灸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增强祛湿效果。若湿气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关节疼痛等表现,应及时就医排查风湿免疫性疾病。药物使用前应咨询中医师辨证施治,孕妇及慢性病患者更须严格遵循医嘱。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