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内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消化乳腺内科-消化内科主要收治胃癌、肠癌、肝癌和胰腺癌等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诊疗水平达国内先进。目前设有病床55张。现有医师12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8名、住院医师1名。硕士3名。

消化乳腺内科-消化内科开展: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肿瘤新辅助化疗和辅助化疗;肿瘤姑息性全身化疗及其毒副反应处理;腹腔热灌注化疗药物及腹水免疫细胞回输治疗肿瘤腹膜种植转移、恶性腹水;分子靶向治疗;生物免疫治疗等。肿瘤综合治疗起步早,在三阶梯止痛治疗、肿瘤同步放化疗、诊断和处理化疗引起的顽固性呕吐等肿瘤并发症、营养支持、恶性肠梗阻处理等方面卓有成效。同国外医学研究中心和同行进行多层次肿瘤诊疗专项交流,取得积极进展。年收治患者2000余人次,化疗3000余人次。

消化乳腺内科-消化内科近年来,参加多项科研任务,包括《胃癌患者药物代谢酶相关基因多态性对紫杉醇化疗敏感性的研究》、《树突细胞源肿瘤疫苗抗肿瘤系列研究》等获得多项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参与国内外抗肿瘤新药的临床研究, 包括肠癌、胃癌国际多中心化疗和靶向治疗临床研究,以其详实客观的研究数据和资料,受到有关部门的好评。

消化乳腺内科-乳腺内科主要从事乳腺癌诊断治疗和预防工作。率先在我省实施乳腺癌综合治疗。充分应用内科、外科、放疗、病理、影像、检验等技术优势,科学有序合理地安排治疗,以期达到最佳疗效。倡导乳腺癌分子分型新理念,开展乳腺癌靶向治疗、剂量密集化疗、同步化疗、序贯化疗、节拍化疗、内分泌治疗、生物治疗、新药临床研究等新技术新疗法,取得良好效果。目前设有病床54张。现有医师11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6名、住院医师2名。硕士1名。

消化乳腺内科-乳腺内科承担国购物分享网站家863计划1项、福建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和福建省卫生厅科技创新课题1项。共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获国家级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和优秀论文奖3篇,获省级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和三等奖1篇,省级科技成果奖2项。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输卵管造影后流血的病因是什么
冷启刚
回答: 输卵管造影后流血可能与操作损伤、子宫内膜刺激、感染、凝血功能障碍、激素水平波动等因素有关。输卵管造影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检查手段,通过向宫腔内注入造影剂观察输卵管通畅情况,术后少量出血属于常见现象,但需警惕异常出血。 1、操作损伤 输卵管造影需将导管插入宫颈管,可能造成宫颈黏膜轻微损伤。器械接触可能引起局部毛细血管破裂,表现为点滴状出血,通常1-2天内自行停止。检查后应避免剧烈运动,使用碘伏棉球局部消毒有助于预防感染。若出血量超过月经量或持续3天以上,需排除宫颈裂伤可能。 2、子宫内膜刺激 造影剂注入时产生的压力可能刺激子宫内膜脱落,尤其对于内膜较薄或处于增生晚期的患者。这种出血多呈暗红色,伴有轻微下腹坠胀感,一般无须特殊处理。建议术后卧床休息6-8小时,可遵医嘱使用葆宫止血颗粒或致康胶囊等中成药调节内膜修复。 3、感染 消毒不严格可能导致病原体上行感染,引发子宫内膜炎或输卵管炎。典型表现为出血伴随脓性分泌物、发热、持续性腹痛。需进行白带常规和血常规检查,确诊后可选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阴道泡腾片联合左氧氟沙星片进行抗感染治疗。 4、凝血功能障碍 患有血小板减少症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术后易出现渗血不止。出血特点为鲜红色、无凝血块,可能伴有皮下瘀斑。术前应完善凝血四项检查,异常者需提前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或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改善凝血功能。 5、激素水平波动 造影检查可能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导致雌激素波动性下降,引起撤退性出血。常见于月经周期不规律者,出血量少但持续时间较长。可通过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等短效避孕药调节周期,配合益母草颗粒促进内膜修复。 术后应保持会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1-2次,2周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观察出血量变化,若出现发热、剧烈腹痛或出血量超过平时月经量,需立即返院复查。建议术后1个月进行超声复查,评估子宫内膜恢复情况,期间可适当补充铁剂和维生素C促进血红蛋白合成。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