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肿瘤医院

腹部肿瘤放疗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腹部肿瘤放疗科主要开展腹部肿瘤、乳腺癌、淋巴瘤、脑瘤的放射治疗。对直肠癌、胃癌、肝癌、胰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淋巴瘤和脑肿瘤的放射治疗及综合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设有病床54张。现有医师14名、其中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3名。博士2名,硕士1名。

近年来,开展直肠癌、胃癌的术前或术后同步放化疗、鼻腔NK/T淋巴瘤放射治疗、乳腺癌、脑胶质瘤、髓母细胞瘤术后放疗等,疗效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特别是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鼻腔NK/T淋巴瘤具有良好效果,采用IGRT治疗技术和适形调强放疗技术,放射治疗的精确性大大提高,放疗副作用明显减少,治疗效果显著提高。

参与制定卫生部直肠癌规范 、国家十一五规范化教材“放射肿瘤学”编写,承担卫生部科研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青年科技人才项目等3项。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卫生厅科研成果奖各1项,近年来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输卵管造影后流血的病因是什么
冷启刚
回答: 输卵管造影后流血可能与操作损伤、子宫内膜刺激、感染、凝血功能障碍、激素水平波动等因素有关。输卵管造影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检查手段,通过向宫腔内注入造影剂观察输卵管通畅情况,术后少量出血属于常见现象,但需警惕异常出血。 1、操作损伤 输卵管造影需将导管插入宫颈管,可能造成宫颈黏膜轻微损伤。器械接触可能引起局部毛细血管破裂,表现为点滴状出血,通常1-2天内自行停止。检查后应避免剧烈运动,使用碘伏棉球局部消毒有助于预防感染。若出血量超过月经量或持续3天以上,需排除宫颈裂伤可能。 2、子宫内膜刺激 造影剂注入时产生的压力可能刺激子宫内膜脱落,尤其对于内膜较薄或处于增生晚期的患者。这种出血多呈暗红色,伴有轻微下腹坠胀感,一般无须特殊处理。建议术后卧床休息6-8小时,可遵医嘱使用葆宫止血颗粒或致康胶囊等中成药调节内膜修复。 3、感染 消毒不严格可能导致病原体上行感染,引发子宫内膜炎或输卵管炎。典型表现为出血伴随脓性分泌物、发热、持续性腹痛。需进行白带常规和血常规检查,确诊后可选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阴道泡腾片联合左氧氟沙星片进行抗感染治疗。 4、凝血功能障碍 患有血小板减少症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术后易出现渗血不止。出血特点为鲜红色、无凝血块,可能伴有皮下瘀斑。术前应完善凝血四项检查,异常者需提前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或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改善凝血功能。 5、激素水平波动 造影检查可能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导致雌激素波动性下降,引起撤退性出血。常见于月经周期不规律者,出血量少但持续时间较长。可通过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等短效避孕药调节周期,配合益母草颗粒促进内膜修复。 术后应保持会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1-2次,2周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观察出血量变化,若出现发热、剧烈腹痛或出血量超过平时月经量,需立即返院复查。建议术后1个月进行超声复查,评估子宫内膜恢复情况,期间可适当补充铁剂和维生素C促进血红蛋白合成。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