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中医院

针灸科 (共7位医生)

科室简介
针灸科创建于是1983年8月,为福建省卫生厅第一批中医重点专科(针灸学科唯一重点专科)、福建中医学院临床实习基地和福建省针灸培训基地、福建中医学院硕士点。
  我科技术力量比较雄厚,共有卫生技术人员共25名,其中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6名,主管护士护师5名,护(师)士8名,治疗师5名。科室设置合理,功能完善,设有住院病区、门诊针灸治疗中心、研究中心、康复医疗中心、牵引、理疗熏蒸中心和检测中心等八大分区,医疗设施比较先进,配备有日产MINATO电脑牵引床5台、三维牵引床1部、熏蒸床2台、中低高频理疗设备完善、全套多功能康复医疗设备、临床检测有肌电图、经颅多普勒、心电图和动态血压监测仪等。该学科带头人张永树主任医师是国家第三批老中医、中国针灸学会耳穴专业委员会理事、省针灸学会副会长、福建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省医学学会委员,师承针灸名家留章杰,为我国近代针灸学家承淡安第三代传人。科主任苏稼夫主任医师系中国针灸学会文献专业委员会理事,福建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省针灸学会副会长,泉州针灸学会会长。
  该科中医特色浓厚,开设有应用传统的针灸和针药并用治疗中风后遗症、带状疱疹、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肝胆石症、泌尿系结石、哮喘、风湿性等临床专科专病。在群众中享有较大盛誉,在诊治疑难痛症方面,有独特的方法和较高疗效,常年均有来自省外及港、澳、台、东南亚各地的患者。
  该科重视临床科研和学术交流,每年均有10余篇论文发表在全国各医学杂志上,承担厅级科研课题4个,另有1个入围部级科研项目。获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科室与泉州市针灸学会合编的《针灸界》已创办20余年,每年发行国内外4000余单位和个人,得到了针灸同仁的高度赞誉,《针灸界》已经成为我科对外联系的重要桥梁。
  该科历年承担了大量的临床教学任务,每年除接受福建中医学院、泉州医高专等其他院校的实习生,多年来还有日本、菲律宾、印尼、美国、新加坡、港澳台等地的学者近40批100多人次前来求学访问。张永树、苏稼夫等多次受邀或公派前往东南亚、日本等地讲学诊疗。近年来连续承担3期福建省卫生厅下达“基层针灸医生技术培训”任务,已逐步成为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针灸基地。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动态血糖仪准确度怎么样
刘福强
回答: 动态血糖仪的准确度通常较高,能够满足日常血糖监测需求。动态血糖仪通过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反映血糖水平,其测量结果与静脉血糖值存在一定差异但相关性良好。 动态血糖仪的传感器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或电化学技术,每1-5分钟自动记录一次血糖数据,可捕捉传统指尖采血难以发现的血糖波动趋势。临床验证显示,动态血糖仪的平均绝对相对差值多在10%-15%之间,餐后血糖波动较大时误差可能略有增加。新型设备的传感器精度已显著提升,部分产品在血糖正常范围内误差可控制在8%以内。使用过程中需注意传感器需定期校准,植入部位应避开肌肉和脂肪过厚区域,剧烈运动或体温变化可能暂时影响读数准确性。 动态血糖仪对低血糖的预警功能优于传统检测方式,能识别90%以上的无症状低血糖事件。但严重脱水、休克等极端生理状态下,组织间液与血液葡萄糖平衡被打破时可能出现显著偏差。部分患者对传感器材料过敏或局部皮肤出现红肿时,测量值也可能受到影响。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认证的产品,并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数据解读,能最大限度保证监测有效性。 建议使用者定期对比动态血糖仪与静脉血检测结果,佩戴期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强电磁场干扰。若发现数据持续异常或与症状不符,应及时联系医生复核。动态血糖监测不能完全替代实验室检测,重大医疗决策仍需结合静脉血糖结果综合判断。 刘福强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