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旺旺医院

神经内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设有神经内科病房、重症监护中心、神经康复室、神经电生理室、介入诊疗中心,能为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提供诊断、急救、治疗、康复、预防一体化服务。

科室人员:目前我科共8名医师,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3名;其中博士导师1名,硕士导师1名,硕士3名。特聘湘雅医院神经内科知名教授、博士导师担任我院专家医师指导科室临床及教学工作。

专科特色:脑梗塞的超早期溶栓治疗,脑出血血肿微创穿刺引流,脑中风早期康复治疗,DSA全脑血管造影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动脉瘤神经介入治疗。

神经内科对脑梗塞、脑出血、血管性痴呆、脑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癫痫、神经系统遗传病、炎性血管病、震颤麻痹、肝豆状核变性、脊髓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颅内静脉窦及脑静脉血栓形成、运动神经元病、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延髓麻痹、多发性硬化等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门诊时间:每周二、五、六、日,门诊大厅一楼右侧115诊室。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开展舌下脱敏治疗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疾病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主要有: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及过敏性结膜炎等。这类疾病常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困扰着患者的日常生活。 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有很多,常见的过敏原有尘螨、花粉、真菌、昆虫、动物皮毛与唾液,以及海鲜、鸡蛋和牛奶等食物。其中由尘螨或花粉等引起的过敏性疾病,一般不可能完全避免接触,通常需要对症用药控制症状,但均难以达到根治的目的,标准化脱敏治疗(舌下脱敏)是唯一可能根治过敏性疾病的对因疗法。 舌下脱敏治疗是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针对过敏性哮喘及鼻炎等过敏性疾病的新疗法。此疗法是让患者在舌下含服脱敏药物,从刚开始低剂量含服,到后来逐渐增加剂量,达到维持量后持续足够疗程,以调节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对过敏原的耐受能力,使患者再次接触过敏原时不再产生过敏症状或过敏症状明显减轻。舌下脱敏疗法因其无痛、针对性强、安全性高、使用方便、可控性强、疗效更显著等优点,已在欧洲、南亚、中东、南非、澳大利亚以及我国港台地区被大力推广。 如您或您的家人有相关健康需求,请到我院耳鼻喉科就诊或咨询。 健康咨询电话155-7515-5586。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吃苯磺酸氨氯地平头晕
邵自强
回答: 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后出现头晕可能是药物常见不良反应,通常与血压下降过快或个体敏感性有关。头晕可能与血容量不足、剂量调整期、体位性低血压、药物相互作用或基础疾病加重等因素相关,多数可逐渐耐受,若持续不缓解需就医调整用药方案。 苯磺酸氨氯地平作为钙通道阻滞剂,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压,部分患者用药初期因血管快速扩张导致脑部供血暂时性不足,出现轻微头昏或眩晕感。这种现象常见于清晨服药后1-2小时或突然改变体位时,伴随面色潮红、心悸等血管扩张表现,通常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可自行缓解。建议服药期间保持缓慢起身动作,避免空腹用药,同时监测晨起和睡前血压波动情况。 少数患者对药物成分敏感或存在代谢异常时,可能引发持续性头晕伴头痛、恶心等不适。这种情况多见于合并肝肾功能不全、高龄或同时服用CYP3A4抑制剂如红霉素的患者,因药物代谢减慢导致血药浓度升高。若头晕伴随视物模糊、意识障碍或血压低于90/60mmHg,需警惕严重低血压风险,应立即停药并急诊处理。合并颈动脉狭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基础疾病患者更易出现中枢性眩晕,需联合神经科评估。 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期间应避免突然站立、高温环境及剧烈运动,每日保持充足水分摄入。记录头晕发作时间与血压数值,复诊时向医生反馈以评估是否需要调整剂量或更换降压方案。避免自行合用含麻黄碱的感冒药或非甾体抗炎药,糖尿病患者需注意监测血糖以防掩盖低血糖症状。若头晕持续超过两周或影响日常生活,需考虑进行动态血压监测与药物基因检测。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