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内分泌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潞河医院内分泌科自成立以来致力于通州区糖尿病人的防治工作,多年来坚持防、治、教、研相结合,是通州区卫生局批准成立的通州区糖尿病诊治中心。在推行糖尿病病人知识宣教方面成绩显著,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积极推行糖尿病知识宣教和普及:

1、对社会民众的普及教育:举办每月一次的糖尿病人知识大课堂已经连续十三年,针对糖尿病患者,患者家属及居民,每次听众80-100人,内容涉及到糖尿病诊断、高危人群、并发症危害、治疗、预防等诸多方面。参加过听课的糖尿病患者已达三千余人。多次在通州区电视台进行教育讲座,主讲了区迎奥运健康知识讲座之糖尿病危害和防治篇。承担了社区、下乡的糖尿病义务讲座。每年11月14日举办联合国糖尿病日病友联谊活动。成为第一批北京市糖尿病协会挂牌教育基地。参加了北京市糖协、学会组织的每次大型宣教活动。

2、病房宣教:对入院病人床旁教育,普及糖尿病与饮食,运动关系,针对每个病人、每次血糖变化具体分析与饮食运动的关系,使其理解两者的相关性。每周一次对患者的小讲课,强调慢性病发症的危害、足的自我保护、如何监测、如何使用血糖仪,胰岛素笔等等。

3、门诊宣教:接诊医生对患者进行面对面交流,告知其怎样饮食,适合哪些运动,如何服药,及自我保护、监测等等。我们还对新发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多次不定期的小规模宣教—糖尿病看图说话,这是近两年从美国兴起的一种新型的糖尿病教育模式,通过图形、卡片,让病人主动参与,医生指导等方式教会病人选择正确的生活和治疗方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立体化,人性化诊疗:除日常诊治外,设糖尿病患者教育室,内设食品模型区、教育资料区,电教区,常用胰岛素笔-血糖仪-胰岛素泵示教区、专设教育护士进行宣教和实物讲解,内容包括糖尿病人如何服药、胰岛素治疗、如何饮食、运动、怎样检测、如何进行心理调整、。糖尿病患者运动室:设运动器材如跑步机、哑铃、跳绳、握力器、自行车等等。病房开展动态血糖监测,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足神经血管专项监测等新技术。使入院病人在治疗同时能够培养其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规范治疗监测的良好习惯。改变病房脏乱差的概念,使病房环境温馨,轻松,有序。每年诊治糖尿病患者超过35000人次。收治和抢救了大量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等急慢性并发症和危重症患者,成功率高,积累了大量的治疗经验。在门诊进行了糖尿病高危人群和前期人群的干预治疗工作,大大降低了所管理人群的糖尿病发病率。从病人宣教、预防、初次就诊、住院、定期复诊、随访制订了一整套就医流程,对糖尿病人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和治疗,明显提高了病人的血糖达标率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在通州区糖尿病防控和治疗中起到了带头人的作用。

内分泌科在学术上每年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国内医学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在北京市内担任多次学术活动的讲者。与各三甲医院有着长期良好的合作,具有一定影响力。积极推广区内的学术活动,连续两年主办了糖尿病学术沙龙共十余期,提高了社区医生水平。多次参加北京市,中华医学会的科研课题项目。内分泌科主任赵冬同时还担任中华医学会北京内科学会委员、北京市糖尿病协会理事,首医内分泌学系委员等多项学术职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颈管治愈90岁高龄胆管结石患者

近期,我院肝胆外科收治了一名90岁高龄的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女性患者。该患者因胆管结石反复发作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先后数次就诊于北京多家医院,由于患者高龄同时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阻肺等多种相关基础病,均给予保守治疗,严重影响了老人生活。经多方打听,得知我院韩威教授可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颈管治疗胆管结石微创新方法治愈了数百名胆管结石患者,这让患者及家属看到了治愈的希望。 患者入院后,韩威主任多次带领治疗团队查看病人、详细了解病情,经全科反复讨论后为患者制定具体手术方案,采用目前国内领先技术: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颈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在麻醉科等相关科室协作下,韩威主任亲自主刀、手术历经一个半小时,顺利行胆囊切除并取尽胆总管多发结石,手术效果满意。由于围手术期全程没有留置胃管和尿管,术后当晚患者就能下床活动并开放饮食,术后3天患者完全康复出院,彻底解决了困扰患者多年的顽疾,让患者及家属满意而归。 对比传统腹腔镜下或开腹胆管切开探查取石术,该方法具有明显优势:1、创伤小恢复快 ;2、明显缩短了住院周期; 3、减轻了患者及及家属经济负担; 4、无需带T管引流,更符合生理及当今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此项新技术的成功开展,标致着我院肝胆外科诊疗技术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脑梗死的常见原因你知道几点
邵自强
回答: 脑梗死常见原因主要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糖尿病、吸烟等。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可能引发偏瘫、言语障碍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治疗。 1、高血压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损伤脑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硬化进程,增加血栓形成概率。高血压患者可能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同时限制钠盐摄入,定期监测血压。 2、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或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可引发血栓栓塞,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患者可能伴随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包括阿托伐他汀钙片降脂、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必要时需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3、心脏病 心房颤动等心脏疾病易形成附壁血栓,脱落后随血流阻塞脑动脉。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胸闷等心脏症状。需使用华法林钠片抗凝,严重者需进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 4、糖尿病 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内皮功能,促进动脉硬化发展。糖尿病患者可能有多饮、多尿等症状。治疗需规范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控制血糖,配合饮食管理和运动干预。 5、吸烟 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损伤血管内皮,增加血液黏稠度和血小板聚集。吸烟者可能伴有咳嗽、气促等症状。干预措施包括戒烟行为治疗、尼古丁贴片替代疗法,必要时可配合安非他酮缓释片辅助戒烟。 预防脑梗死需综合管理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应每日监测血压并记录,糖尿病患者需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饮食上推荐低盐低脂膳食,增加深海鱼类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熬夜和情绪激动,气候骤变时注意保暖。若出现突发肢体无力、言语含糊等症状,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