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仙岳医院

心理科 (共10位医生)

科室简介

暂无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是什么
杨乐金
回答: 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脑结构异常、心理社会因素以及内分泌紊乱等因素有关。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以情绪极端波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表现为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交替出现。 1、遗传因素 双相情感障碍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一级亲属患病概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部分基因变异可能影响神经递质代谢或脑功能调节,但具体遗传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治疗上需结合心理干预和药物控制,常用药物包括碳酸锂片、丙戊酸钠缓释片、喹硫平片等。 2、神经递质失衡 多巴胺、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水平异常与情绪调节紊乱密切相关。躁狂期多巴胺活性增高,抑郁期5-羟色胺功能低下。这类病理改变可通过拉莫三嗪片、奥氮平片等稳定剂调节,同时需配合规律作息。 3、脑结构异常 前额叶皮层、杏仁核等情绪调节相关脑区存在体积或功能异常,可能导致情绪控制能力下降。功能性核磁共振可观察到相关变化。治疗需长期使用阿立哌唑口崩片等药物,并辅以认知行为疗法。 4、心理社会因素 重大生活事件如失业、丧亲等应激可能触发易感个体发病。长期压力会加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除药物治疗外,需进行家庭治疗和社会支持系统重建,减少环境刺激因素。 5、内分泌紊乱 甲状腺功能异常、皮质醇节律失调等内分泌问题可能诱发或加重症状。部分患者需联用左甲状腺素钠片调节代谢,同时监测躁狂与抑郁发作的周期性变化。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上注意补充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坚果等食物,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建议家属学习疾病相关知识,协助患者建立稳定的生活节律,定期陪同复诊并根据医嘱调整用药方案。早期识别情绪波动征兆有助于预防发作。 杨乐金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理科

热门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