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市医院

神经内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福鼎市医院神经内科创建于1987年,拥有50张床位, 共有医护人员25人,其中医生9人,包括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人;护理人员16人,其中中级职称3人。科室医护人员大多在上海、福州等大医院接受专科进修培训,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开展神经内科疾病的日常诊疗及神经系统危重症的救治工作。收治急性脑血管病(中风)、周围神经病、脊髓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运动障碍疾病(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等)、癫痫、头痛、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等。在脑血管病的诊治方面有较高水平,2004年开展的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穿刺清除术项目,降低了脑出血死亡率和致残率,获宁德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福鼎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神经内科是该病区医护同仁辛勤工作的地方,更是伤病员的护脑家园,全体医务人员将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核心的宗旨,以优质的医疗护理竭诚为闽浙边界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学科带头人一林茵 主任医师,现任我院神经内科科主任,福建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 ,宁德市医学会理事、宁德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1987年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毕业后长期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医疗工作,1991年4月至1992年3月、2006年12月至2007年6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进修,2007年7月至2007年9月在上海仁济医院进修,多次获福鼎市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称号。2004年开始在神经内科开展颅内血肿微创注除术,推广的项目成为“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注除术全国研究和推广协作组”协作医院。此项目获宁德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福鼎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现任福建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宁德市医学理事,宁德市医学会神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从医23年,带领全科医生努力工作,积极创新,开展神经内科各项疾病的诊疗。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夏到三伏防未病

8月7日这天早晨还不不到七点半,我院富民院区康复科不到一百平方米的理疗室里就挤满了人,他们都是从各个地方赶来做“三伏灸”的,今天,恰好是今年三伏灸的第“三伏”。为了接待这批特殊的“客人”,早已习惯提前上班延迟下班的康复科医护们不到七点就到医院了。为了准备这次“三伏灸”所必备的器械、药材,刘月琴护士长来的更早。 随着近年罹患慢性病的人越来越多,人们的保健与预防疾病意识也愈来愈强,“三伏灸”也随之备受人们的青睐。数年来,在我院接受“三伏灸”的人群逐年增加,治未病的理念对福鼎周边民众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入。据了解,今年前来接受“三伏灸”人员是2012年的两倍,截至8月7日,已达一千余人次。 据康复医学科副主任王彬介绍,三伏灸是根据传统医学冬病夏治的原理,利用全年阳气最盛的三伏天,应用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中药制成药饼,通过辩证分析,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帖敷,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三伏灸对以下疾病尤其有效,一类是过敏性疾病,如反复呼吸道感染(如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等);一类是与虚寒有关的疾病,如胃炎、肠炎、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痛以及妇女的月经不调、痛经等。还有一些类似免疫低下的人群,特别是怕冷、容易感冒的人等。三伏灸能调节人体气血阴阳,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加抗病能力,起到药穴同疗的作用。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三伏灸,比如,中医辩证阴虚火旺、湿热、实火体质的人、孕妇、恶性肿瘤、糖尿病患者,这些人都不宜做三伏灸。王彬副主任还介绍,“三伏灸”的贴敷疗法为三年一疗程,病程长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疗程。 此次前来做“三伏灸”的人群年龄区别不大,他们中有患有呼吸道、胃肠道疾病及颈椎病等慢性病患者,也有痛经、月经不调的年轻姑娘和妇女,以及容易感冒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他们中不少人是经过朋友介绍、宣传等途径初次来体验“三伏灸”的,还有不少人都连续做了“三伏灸”二年以上。今年已是第二年前来做“三伏灸”陈老先生说,自从开始做“三伏灸”,这两年的冬天和春天,折磨他将近十年的哮喘病的发作间隔时间越来越长了。 目前,本年度的“三伏灸”治疗已接近尾声。据刘月琴护士长介绍,为了加强和巩固“三伏灸”的疗效,我院即将在冬日“三九天”到来之际,继续同往年一样开放“三九灸”治疗。三九天灸是借药物之温热之性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益肺,祛风散寒,使人体阳气充沛,减轻病患的症状,减少疾病的发作。其适应症与“三伏炙”相同。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