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章丘区中医医院

心血管内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心血管内科,于2000年从大内科分离独立,发展至今已初具规模,是济南市中医管理局重点建设专科,拥有床位36张,业务用房面积1500平方米,年平均门诊量9000余人次,平均住院病人800余人次,床位使用率85%,年平均好转率98%,治愈率58%,人员结构合理,在编人员14人,其中,主任中医师1名,副主任中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
心血管内科的专业发展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集传统的中医疗法和现代技术于一体,对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心肌炎等多种急慢性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发挥中医特色疗法和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取得良好疗效,中医特色浓厚,住院病人中医药使用率97.2%,主要形式有中药汤剂的辨证分型治疗,自制特色制剂和中成药,中药静脉针剂的治疗和中医特色治疗技术如针灸,穴位按摩,如近年我科研制的中药特色制剂“心脑活血丸”,应用大剂量“参附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心衰,中药辨证治疗心律失常均取得良好效果,对冠心病,心绞痛用穴位按摩内关穴,神门穴,捏接心俞,厥阴俞或阿是穴,毫针刺内关,鸠尾穴,通里,神门,膻中等穴,对缓解心绞痛非常灵验,拥有先进设备,实现百万级净化标准的规范化中药制剂中心于2004年投入使用,不仅达到了GMP认证标准,实现了生产过程机械化,还为特色制剂的开发应用打下了基础。
心血管内科专业发展的方向:一、开展心脏介入技术,如冠状动脉造影,心脏起搏器安装,争取验收期末达到100例以上;二、中药辨证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并设西药对照组,进行远期疗效观察;三、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辨证分型治疗临床观察;四、急性心肌梗死在发病后不同时间溶栓治疗对血管再通的影响;五、中药治疗溶栓后再灌注性损伤;六、对特色制剂“心脑活血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进行临床观察,并再研制2?3种治疗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的中药特色制剂并推广应用。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医院召开2014上半年工作总结大会

7月31日下午,中医医院在多功能会议室召开了2014上半年工作总结大会。会议由党委书记、院长李新主持,各侧面分管院长分别做了上半年工作总结汇报。全院中层干部、业务科室正副主任、护士长,职能后勤科室负责人等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一改以往单纯的文字汇报,全部采用幻灯片汇报的形式,各侧面领导的汇报资料图文结合,更加直观的展现了医院上半年的发展情况。李新院长分别从医院工作运行情况、增强医院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突出特色提升能力、加强正风行风建设、下半年重点任务等几大方面对医院2014年上半年工作进行了全面、客观、详实的总结,重点强调了改进医疗质量,提升中医特色,完善责任管理,加强行风建设等工作。在总结工作成绩的同时,客观地从医疗安全、成本控制、科室管理等方面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特别是医院实施公立医院改革一年半以来,各项政策都已明确。公共卫生均等化、市场化,面对民营资本办医为公立医院带来的竞争与压力,大家要增强危机意识,目前,医院门诊病房综合楼的建设,大型设备的提升等需要大量资金,要正确处理医院运行、发展和职工利益的关系。人才队伍建设是提高竞争力的关键,探索如何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引进人才。实现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增强责任意识,敢管、敢干、勇于担当。 会议指出,2014年下半年工作已经开始,医疗服务重任和百姓的健康需求仍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安全永远是医院的生命线,要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确保医疗质量、服务和安全。突出重点、发挥特色积极推进学科建设,不断提升学科水平和影响力。强化管理,狠抓行风,增强执行力。信息时代、智慧医疗要求大家认真领会会议精神,抓好落实,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自觉的行动,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态度,更好地完成下半年的工作。做到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科学发展,全院上下齐心合力为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贡献力量。(王海云)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下雨天伤口疼什么原因
徐建威
回答: 下雨天伤口疼可能与气压变化、湿度增加、神经敏感、局部炎症、瘢痕组织收缩等因素有关。伤口疼痛通常表现为钝痛、刺痛或跳痛,可通过热敷、药物镇痛、局部护理等方式缓解。 1、气压变化 阴雨天气气压降低,可能导致伤口周围组织压力改变,刺激末梢神经引发疼痛。既往有外伤史或手术史的人群更易出现此类反应。建议通过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或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缓解症状。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环境中。 2、湿度增加 雨天空气湿度升高会使瘢痕组织吸水膨胀,牵拉周围正常组织产生疼痛。关节部位或大面积皮肤损伤者症状更明显。可使用硅酮凝胶敷料保护瘢痕,减少湿度影响。若伴有红肿发热,可能存在感染,需就医排查。 3、神经敏感 伤口愈合过程中神经末梢再生时异常敏感,湿度与温度变化可能诱发异常放电。表现为闪电样刺痛,常见于深度创伤或神经损伤患者。可尝试甲钴胺片营养神经,配合红外线理疗。避免抓挠或摩擦患处。 4、局部炎症 潮湿环境易滋生细菌,若伤口未完全愈合可能引发慢性炎症。疼痛多伴随局部发热、渗液,需警惕感染复发。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控制感染,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抗炎。保持伤口干燥清洁是关键。 5、瘢痕收缩 瘢痕组织中的胶原纤维在湿度变化时收缩力度增强,尤其烧伤或撕裂伤后形成的增生性瘢痕更明显。疼痛呈紧绷感,可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软化瘢痕,配合压力疗法改善症状。 雨天伤口疼痛时应注意保暖避湿,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伤口后涂抹凡士林保持湿润。若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化脓、发热,需及时就医排除感染。恢复期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蛋白质,促进胶原合成。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以改善局部微循环。 徐建威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