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县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一、科室概况

2007年7月设立十六病区(感染疾病科),由林剑生担任科主任,叶雪玲担任科室副主任,床位编制30张,医护人员18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10人。

该病区前身是传染科。20世纪50年代,医院内设有隔离病房,收治传染病患者。1960年,正式设立传染病室,加强隔离工作,尽量减少交叉感染。次年,把加强传染病管理作为医院的一个工作重点,传染病室改称传染病科,设立传染病房。1965年在新建病房大楼时,另建一座平屋,专供传染病使用。但由于人员和设施配备不足,传染病科还是不能实际和内科分开,传染病人多的时候,还是要住进内、儿科病房的。

二、医疗工作

1977年7月,传染科再次从内科分出,独立建科。开展对病毒性肝炎、各类传染病、结核病、麻疹、百日咳、白喉、乙脑等传染病的治疗。随着科技的进步,进入21世纪,白喉、脊髓灰质炎几乎绝迹,麻疹、细菌性痢疾也极少见,一些传染病也明显减少。

近几年来,一些旧的烈性传染病(如鼠疫、霍乱、登革热)死灰复燃,再度发生;一些新的传染病(如非典型肺炎、人禽流感、肺炭疽、手足口病)偶有发生。因此,2006年,传染科改名为感染疾病科,成为政府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一个主要科室,担负防治这些新老传染病的重任。

1990-2007年传染科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有:体外隔肌起搏器的应用;胸腺因子D及酮替芬治疗肺结核哮喘;西米替丁治疗肺结核咯血;阿昔洛韦加复方益地灵治疗慢性乙肝及重症肝炎;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重症肝炎;开展丙型肝炎的病原、病因探讨及其诊治;干扰素病毒唑治疗乙脑;套管针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肺结核并发气胸、胸膜活检术、经皮肺穿刺术;大黄庶虫丸治疗慢性肝炎;纤支镜临床应用;腹水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腹水;对氨基水杨酸钠异胭肼、利福喷汀、利福霉素纳治疗结核病、能治性肺结核;痰热清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被蚊子咬到起脓包怎么办
陈腊梅
回答: 被蚊子咬到起脓包可通过冷敷缓解瘙痒、局部消毒、外用抗生素软膏、口服抗组胺药物、就医引流等方式处理。蚊虫叮咬后起脓包通常由细菌感染、过敏反应、搔抓破溃、免疫异常、继发蜂窝织炎等原因引起。 1、冷敷缓解瘙痒 用干净毛巾包裹冰块冷敷患处5-10分钟,可收缩血管减轻红肿瘙痒。避免直接冰敷导致冻伤,每日重复进行2-3次。冷敷适用于早期未破溃的脓包,能减少搔抓带来的二次感染风险。若皮肤出现苍白或麻木感应立即停止。 2、局部消毒 使用碘伏溶液或医用酒精棉球由中心向外环形消毒脓包及周围皮肤,每日消毒2次。消毒前需清洁双手,避免细菌扩散。对于已破溃的脓包,消毒后覆盖无菌纱布。消毒处理可与莫匹罗星软膏等外用药联合使用。 3、外用抗生素软膏 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每日薄涂患处2次,用药前需清洁皮肤。涂抹后可能出现轻微灼热感属正常现象,若出现皮疹加重需停用。该方式适用于直径小于1厘米的局限性感染。 4、口服抗组胺药物 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等可缓解过敏反应导致的肿胀瘙痒。用药期间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可能出现口干嗜睡等副作用。儿童需选用儿童剂型并按体重调整剂量。该方式适用于伴随荨麻疹或全身性过敏症状者。 5、就医引流 当脓包直径超过2厘米、伴随发热或淋巴结肿大时,需由医生行切开引流术。术后每日换药并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口服抗生素。严重感染者可能需静脉输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该情况提示可能已发展为蜂窝织炎或脓肿。 被蚊子叮咬后应避免搔抓,修剪指甲减少皮肤损伤概率。穿着浅色长袖衣物,使用含避蚊胺的驱蚊剂预防叮咬。饮食上减少海鲜等高蛋白易致敏食物摄入,保持患处清洁干燥。若脓包持续增大、出现发热或红线扩散等症状,须到皮肤科或急诊科就诊。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