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中心医院

放射介入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介入放射是一门较新的学科,科室是青岛市最早开展介入治疗技术的科室,自1992年开展此项新技术,科室先后开展肝癌的血管内介入化疗灌注与栓塞,肺、胰腺、胃、食道、乳腺、膀胱、结肠、上颌窦等部位癌肿的靶血管化疗灌注。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经血管栓塞治疗,多耐药难治空洞性肺结核的支气管内介入治疗,肺疾大咯血的支气管动脉栓塞,食道、吻合口良恶性狭窄的气囊扩张与支撑器置入,胆道引流、支架置入,下肢动脉血栓狭窄的溶栓、扩张、支架置入术,颈部外伤性动静脉瘘的血管内封堵术,各部位出血栓塞止血治疗工作,气管、支气管支架置入手术等项目,均收到良好的疗效。承担着全集团各种良恶性肿瘤冷冻治疗工作。

科室现有医护技人员19人,其中:硕士生导师1名;博士毕业生1名,硕士毕业生2名;副主任医师以上2名,技师1名。承担着医疗、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荣获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一项,拥有国家实用专利一项。

2011年被青岛市卫生局评为“青岛市消化病微创介入治疗特色学科”。以肿瘤介入治疗和冷冻治疗为学科特色,拥有全市唯一的放射介入专科门诊和专业病房,是国际冷冻学会认可的青岛市唯一的“国际肿瘤氩氦冷冻治疗中心”。国际冷冻协会会员级单位,中华冷冻治疗协会理事级单位,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级单位。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会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和山东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影像微创诊疗学组委员级单位。科室在肿瘤介入治疗和冷冻治疗方面达到省内领先和国内先进的学术地位。

近五年来,该科先后引进国际最先进的带有类CT功能的大型平板DSA设备和先进的氩氦冷冻治疗系统。陆续开展全身各部位的介入治疗技术,包括:胰腺癌的栓塞治疗、子宫肌瘤介入治疗、脾功能亢进介入治疗、股骨头坏死介入治疗、食管之间、胆道支架、气管支架、主动脉支架置入治疗等难度大、技术含量高的介入治疗项目。截止目前,科室已完成近三百例次的实体肿瘤冷冻治疗,包括肝癌、肺癌、乳腺癌、肾上腺转移瘤、胸膜间皮瘤、腹部包块、脑膜瘤,纵隔、颈部、腋下等部位转移淋巴结等恶性肿瘤。严谨的工作态度、精湛的冷冻技术得到了同行的广泛认可,肿瘤的冷冻治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

为提高全市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4月15日下午,市卫生计生委派专家对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检查组通过查看资料、现场查看、现场反馈等方式检查了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并给予我院充分肯定及高度评价。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开展三年以来,集团严格按照上级有关部门要求,通过多项措施不断提高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医院每年制定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院长作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第一责任人与各临床科室签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责任状,责任状中指标与各科室绩效考核密切挂钩;强化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惩处;组织成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督查组、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会诊组,使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监督检查常态化、规范化;规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医院制定完善相关制度,各临床科室制定具有科室疾病特点的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规范;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培训考核;进行全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向临床科室反馈并及时整改。 改进过程中,多层面,多途径培训考核、与绩效考核成绩挂钩、信息化设备的运用等多种手段的利用,使医院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水平大有提高。下一步,集团将以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作为医院药物合理使用的突破口,加强全院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工作,保证医院药品使用安全、有效、经济。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临产前的征兆有哪些
冷启刚
回答: 临产前的征兆主要有规律宫缩、见红、破水、胎头下降感、不规律腹痛等。这些征兆可能单独或同时出现,提示孕妇即将进入产程。 1、规律宫缩 规律宫缩是临产最可靠的征兆,表现为子宫收缩时间逐渐延长、间隔缩短、强度增加。初期可能每10-20分钟一次,持续30秒左右,随着产程进展会发展为每3-5分钟一次,持续40-60秒。宫缩时腹部发紧变硬,部分孕妇会伴随腰骶部酸胀感。此时需记录宫缩频率,当达到每5分钟一次时应及时就医。 2、见红 见红指阴道排出少量粉红色或褐色黏液,是宫颈黏液栓脱落的标志。通常发生在分娩前24-48小时,因宫颈扩张导致毛细血管破裂所致。出血量一般不超过月经量,若出现大量鲜红色出血需警惕胎盘早剥等异常情况。见红后建议观察是否伴随其他临产征兆,做好入院准备。 3、破水 破水指胎膜破裂后羊水流出,表现为阴道突然涌出温热液体或持续少量渗漏。破水后易发生脐带脱垂或感染,需立即平卧并垫高臀部,避免站立或坐起。正常羊水为清亮无色液体,若呈黄绿色或混有胎粪提示胎儿窘迫。无论是否出现宫缩,破水后均需在6-12小时内就医。 4、胎头下降感 胎头下降感表现为上腹部压迫感减轻、呼吸变顺畅,同时出现尿频、骨盆坠胀感。这是胎儿先露部进入骨盆入口的表现,初产妇多在临产前2-4周出现,经产妇可能直到分娩才开始下降。伴随胎头下降可能出现行走不便、耻骨联合疼痛等症状,此时应避免剧烈活动。 5、不规律腹痛 不规律腹痛又称假临产,表现为持续时间短、强度弱的间歇性宫缩,常夜间出现而白天消失。与真宫缩的区别在于不会逐渐增强,且宫颈管不会因此缩短扩张。可通过改变体位、洗热水澡缓解。若腹痛频率增加或伴随阴道流血、破水,则需考虑真临产可能。 临近预产期时建议准备好待产包,包括产妇卫生巾、护理垫、新生儿衣物等物品。每日监测胎动情况,出现异常胎动减少或上述任一临产征兆时,应及时联系医院。保持适度活动有助于促进产程进展,但需避免提重物或长途奔波。饮食选择易消化的高能量食物,如面条、粥类等,为分娩储备体力。若超过预产期1周仍未临产,需就医评估是否需要引产。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