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一院东院

急诊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2000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管以来,东院急诊科迅猛发展,现有医护人员51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8人,住院医师6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5人,护理师15人。我科室设有120院前急救、抢救室、手术室、留观室、输液中心、注射中心及抽血中心。急救物品配备齐全,拥有国内先进的呼吸机、多功能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心电图机、洗胃机、微量输液泵及便携式急救呼吸机等,为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急诊科常年开通“急救绿色通道”,每天24小时为患者服务。全年急诊量达116000人次以上,具有较强的院前、院内急救以及危重症病人救治能力。科室在主任及护长带头下,充分利用危重症病人监测技术、呼吸机治疗技术、心肺脑复苏技术、心脏起搏技术及营养支持术等,救治各类急危重症的病人,全年抢救危重症病人500多例,成功率达95%以上。

取得的成绩:

2003年成功开展脾破裂开腹切脾手术,同年又成功开展了开腹洗胃术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重度患者。

2003年SARS来临,急诊科成立了院区的隔离病区,全科人员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SARS病人的救治工作。

2005年首次开展开胸心内按压复苏术,成功抢救一例胸外伤患者。

2008年配合医院完成四川地震伤员的收治及转运工作。

2009年成功抢救1例院前和2例院内心跳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均痊愈出院。

2010年完成广州亚运会黄埔分会场运动员、工作人员的接诊工作。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骨折饮食注意事项
冷启刚
回答: 骨折患者饮食需注重高蛋白、高钙、高维生素D的摄入,同时避免高盐、高糖及影响钙吸收的食物。主要有适量增加乳制品、选择优质蛋白来源、补充维生素C和K、控制咖啡因摄入、保持水分平衡等注意事项。 1、乳制品 骨折后建议每日摄入300-500毫升牛奶或等量酸奶,乳制品中的钙与酪蛋白磷酸肽能促进骨基质形成。乳糖不耐受者可选择低乳糖舒化奶或发酵乳制品,但需避免与铁剂同服以免影响吸收。急性期肿胀明显时需控制全脂奶摄入量以防血脂升高。 2、优质蛋白 每餐应包含50-100克瘦肉、鱼肉或大豆制品,其中三文鱼等深海鱼类富含ω-3脂肪酸有助于减轻炎症。植物蛋白建议选择北豆腐而非豆浆,因凝固剂含钙量更高。蛋白质摄入需分散在三餐,单次过量可能增加肾脏负担。 3、维生素补充 每日应摄入200克以上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橙子等水果,促进胶原蛋白合成。深绿色蔬菜如菠菜、羽衣甘蓝可提供维生素K,但草酸含量高的蔬菜需焯水后食用。维生素D可通过日晒20分钟或补充剂获取,但需监测血钙水平。 4、咖啡因限制 每日咖啡因摄入不超过200毫克约2杯咖啡,过量会加速钙流失。浓茶、碳酸饮料同样需限制,建议用淡绿茶替代,其茶多酚具有抗氧化作用。服用接骨中药期间应完全避免咖啡因以免影响药效。 5、水分管理 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卧床患者可适当减少至1200毫升。水中可加入少量柠檬片增加钾摄入,但肾功能异常者需控制钾含量。水肿患者需记录出入量,夜间饮水不超过300毫升以防影响睡眠。 骨折恢复期应保持每日30分钟日照,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适当进行非负重关节活动如握力球训练,可刺激成骨细胞活性。烹饪时多用蒸煮方式保留营养素,避免煎炸导致油脂氧化。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形成情况,若3周后仍无骨痂需排查代谢性疾病。长期卧床者需预防便秘,可食用火龙果、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