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大医院

病理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病理科自建立以来,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在教学、科研、医疗等各个方面不断发展壮大,并呈现出了蒸蒸日上的崭新面貌。病理科于1991年创建,2003年为校级优质课程,2006年成为湖北省第四批硕士点立项建设学科,湖北民族学院重点建设学科,2008年为湖北省精品课程,2009年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2013年获得湖北省病理医师住培基地资格。

病理科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结构合理,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队伍。现有专业工作者11人。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3名,讲师2名,助教2名。技术人员3人。学术骨干2人,现任科主任刘锦红为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会员、湖北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常务委员、恩施州病理学会主任委员、恩施州医学会理事、恩施州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现任科副主任樊孝琼为恩施州病理学会副主任委员、恩施州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专家。

病理科一直是我院在教学,科研和医疗(临床病理诊断)紧密结合的典范之一。病理科年均完成外检及及州内外疑难病理会诊共1万8千余例。目前,病理科开展了包括常规染色,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免疫组化,特殊染色,显微摄影,TCT、尸检等检测项目。已开展的免疫组化染色抗体100余种,在判断疾病性质,预后,指导临床用药,提高诊断准确性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恩施日报】民大医院率先在全州开展新生儿全自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

本报讯(通讯员唐见、彭芬)近日,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在州内率先开展了全自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成功治愈一名患有严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标志着我州新生儿诊疗技术迈上了新台阶。 据了解,该患儿出生仅7天,因皮肤黄染、呻吟、少哭、吃奶差、发热、喉中痰鸣入住民大医院新生儿科。经检查后发现,该患儿患有溶血病和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同时,医生结合患儿少哭、吃奶差的情况,考虑其有胆红素脑病的可能。因患儿伴有呼吸衰竭,病情危重,医生决定对患儿进行全自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两小时后,换血治疗顺利结束,患儿胆红素明显下降,病情迅速得到控制,避免了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该院新生儿科专家介绍,换血疗法是治疗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最有效的方法,与传统换血术相比,全自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换血量大、疗效佳,避免了操作中可能出现的污染及感染等不良反应,能及时、有效地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脸上泛起红疙瘩怎么回事
陈腊梅
回答: 脸上泛起红疙瘩可能与过敏反应、痤疮、玫瑰痤疮、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原因有关,可通过局部护理、药物治疗、光疗等方式改善。红疙瘩通常表现为皮肤发红、肿胀、瘙痒等症状,具体原因需结合临床表现和病史综合判断。 1、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是脸上泛起红疙瘩的常见原因,可能与食物、花粉、化妆品等过敏原接触有关。症状表现为皮肤突然出现红色丘疹或风团,伴随明显瘙痒。治疗需立即脱离过敏原,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或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缓解症状。严重过敏反应需及时就医。 2、痤疮 痤疮引起的红疙瘩多与毛囊皮脂腺炎症有关,常见于青春期或油性皮肤人群。表现为红色炎性丘疹,可能伴随脓疱或疼痛。治疗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挤压,可遵医嘱使用阿达帕林凝胶、过氧苯甲酰凝胶等外用药物,或口服盐酸多西环素片控制炎症。 3、玫瑰痤疮 玫瑰痤疮是一种慢性面部炎症性疾病,表现为面部中央持续性红斑和丘疹,可能伴随灼热感或刺痛。诱发因素包括紫外线、辛辣食物、情绪压力等。治疗需避免诱因,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凝胶、溴莫尼定凝胶等药物,严重者可考虑脉冲染料激光治疗。 4、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由皮肤直接接触刺激物或致敏物质引起,如某些金属、清洁剂或护肤品成分。表现为接触部位边界清晰的红斑、丘疹,伴随瘙痒或灼热感。治疗需立即停止接触可疑物质,可遵医嘱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弱效糖皮质激素,或口服依巴斯汀片缓解症状。 5、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多发生于皮脂分泌旺盛区域,如面部T区,表现为红斑基础上覆盖油腻性鳞屑的丘疹。可能与马拉色菌过度增殖或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有关。治疗需使用温和清洁产品,可遵医嘱外用酮康唑乳膏、吡美莫司乳膏等药物控制炎症和真菌繁殖。 脸上出现红疙瘩时,建议避免抓挠或使用刺激性护肤品,注意防晒和温和清洁。饮食上减少辛辣、高糖食物摄入,保持规律作息。若红疙瘩持续不消退、面积扩大或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明确诊断后接受针对性治疗。日常可选择无香料、无酒精的保湿产品帮助修复皮肤屏障功能。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