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呼吸科始建于1998年,为我院重点学科,天津市临床医师规范化内科培训基地。现有医师10人,护士11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2人,医师3人,博士1人,硕士1人。

目前开放床位38张,拥有大型呼吸机1台,无创呼吸机5台,电子支气管镜1台,大型肺功能检测系统1套,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系统1套,排痰机2台,同时还具有呼吸科专业治疗特色的经气道雾化吸入装置多台。该科技术力量雄厚,承担着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少见病、疑难病的诊治,以及呼吸系统急危重病的救治工作。对于慢性咳嗽、急慢性呼吸系统感染、肺结核、重症肺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胸膜炎、大咯血、肺部肿瘤、肺栓塞、肺间质疾病、不明原因发热、结节病、韦格肉芽肿、肺隔离症、过敏性肺泡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等疾病的诊治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目前已开展的技术项目有:支气管镜检查及镜下活检、刷检、透壁肺活检、支气管肺泡灌洗及灌洗液的细胞学检查技术;无痛支气管镜技术;睡眠监测技术;肺功能检查系列(通气功能、弥散功能、残气测定、气道激发试验、舒张试验技术);有创及无创通气技术;肺穿刺活检术;淋巴结活检技术;雾化吸入技术;胸腔及病灶置管引流术;支气管动脉介入技术。其中无痛支气管镜技术是呼吸科近年开展的应用静脉麻醉技术使患者在镇静、镇痛的状态下无知晓、无痛苦地接受支气管镜诊治技术,该技术大大减少了患者术中检查时的痛苦,检查过程平稳,便于发现微小病变。适用于所有需要接受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尤其是接受过内镜检查、对内镜检查有恐惧感的患者。睡眠监测技术是针对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人群以及“正常”人群出现睡眠打鼾伴呼吸暂停或其他不适症状的一项无创检查,有助于明确睡眠障碍性疾病的诊断,为进一步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呼吸科在不断引进新技术,提高技术水平的同时,还承担着天津医科大学预防医学本科生、天津高等专科学校专科生理论教学任务及临床带教工作。目前拥有教授2名,副教授1名,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临床毕业生。在科研领域,2010年获得市级科研技术成果一项,2011年承担天津市局级科研基金项目一项。近5年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20余篇。科室倡导“努力学习,不断提高,勤学苦练,争创一流”的学术氛围,近年来相继派出多人次参加全国的学习讲座及研修班,并选派人员带项目进修,不断充实科室技术实力,并努力打造“医德好、医风正、技术精湛、服务优良”的品牌形象,使科室成为天津市北方地区一流的呼吸疾病诊疗中心,造福于更多的患者。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全科医生规范化基地能力建设项目顺利通过市级中期考核

2014年7月11日上午天津市卫生局和天津市财政局检查组一行四人对我院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能力建设项目进行中期考核,对我院成为天津市第一家圆满完成既定任务的医院提出了表扬。 为了加强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建设,财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4年初拨发了建设项目补助资金,天津市共有7家医院入选首批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医院,分别为: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市天津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我院为唯一一家市区以外的入选医院,自接到入选通知后我院成立了以王广舜院长为组长的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全科医生规范化基地能力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积极推进建设项目的落实。4月11日天津市卫生局印发了同意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文件后,小组成员经过实地考察临床技能模拟训练教学器材和设备后逐件核实卫计委的要求标准,并于6月底保质保量圆满完成了既定任务。检查组一行除了听取我院关于第一阶段工作的汇报外还对建设项目的文件资料和建设场地进行了检查,检查组组长天津市卫生局科教处夏英毅处长代表检查组对我院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他希望我院继续按照项目要求圆满完成后续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9月份国家财政部、国家卫计委的验收检查。王广舜院长代表医院对检查组给予的肯定表示感谢,并表示一定按照项目要求圆满完成任务,让国家财政部、国家卫计委的验收检查组满意而归。(科技教育处 孙长青)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