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市医院

消化内镜家族再添利器?推进式双气囊小肠镜

时间:2012-09-27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近日,我院消化内科吴以龙副主任医师通过富士能推进式双气囊小肠镜,成功完成12例小肠疾病的患者的诊治。该检查结束了我院小肠检查无法直视的历史,填补了中消化道诊治的多项空白,扩大了小肠疾病的诊治范围,标志着我院内镜诊治领先闽东地区其他医院,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接受检查的12例患者,2例诊断为空肠间质瘤出血,3例空肠溃疡出血,2例回肠出血并行内镜下诊治;1例小肠钩虫病,1例疑似小肠克罗恩氏病并取病理活检,其余2例未见异常。

  到目前为止,我院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是消化道钡剂造影和胶囊内镜检查,消化道钡透因漏诊率较高,目前在临床上的应用意义不大;胶囊内镜是我院目前小肠诊治的主要手段,但是因吞服后在体内无法控制、对肠道准备要求高、以及胶囊滞留、无法活检等缺点,限制了胶囊内镜诊断率的进一步提高,而推进式双气囊小肠镜则克服了上述缺点,通过内镜下直视对病灶进行活检、止血等诊治,弥补了胶囊内镜的缺陷,大大提高了小肠疾病的检出率和诊断率,成为胶囊内镜检查的有效帮手。

  推进式双气囊小肠镜在2001年由日本学者Yamamoto在世界上率先报道并进行全小肠检查。该镜由一条200cm公分远端带气囊的内视镜和一条145cm顶端带气囊外套管所组成,其原理是通过这两个气囊的反复、交替的充气、放气,使肠管固定,将内镜插入到小肠深部,完成小肠疾病的诊治。

  推进式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既可以经口进镜,也可以经肛进镜,所以在接受检查前,患者一般需要先行胶囊内镜检查,来确定进镜的路径和小肠大概存在的问题,以便小肠镜能以最短路线抵达病变部位,对病灶进行诊治。

  小肠镜检查的适应症为:证实胶囊内镜怀疑的小肠病变;不明原因小肠出血病因之诊断及止血;小肠克罗恩氏病;小肠肿瘤和息肉切除或切片;小肠阻塞原因之探查;小肠病变术前定位;慢性腹痛、慢性腹泻、疑有小肠器质病变。

  小肠镜检查和胃镜或大肠镜一样,是一项安全的检查,有一些并发症被报导过,例如出血、胰脏炎、穿孔等,但属极少数个案。目前我院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

医院动态

更多 >

夏到三伏防未病

8月7日这天早晨还不不到七点半,我院富民院区康复科不到一百平方米的理疗室里就挤满了人,他们都是从各个地方赶来做“三伏灸”的,今天,恰好是今年三伏灸的第“三伏”。为了接待这批特殊的“客人”,早已习惯提前上班延迟下班的康复科医护们不到七点就到医院了。为了准备这次“三伏灸”所必备的器械、药材,刘月琴护士长来的更早。 随着近年罹患慢性病的人越来越多,人们的保健与预防疾病意识也愈来愈强,“三伏灸”也随之备受人们的青睐。数年来,在我院接受“三伏灸”的人群逐年增加,治未病的理念对福鼎周边民众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入。据了解,今年前来接受“三伏灸”人员是2012年的两倍,截至8月7日,已达一千余人次。 据康复医学科副主任王彬介绍,三伏灸是根据传统医学冬病夏治的原理,利用全年阳气最盛的三伏天,应用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中药制成药饼,通过辩证分析,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帖敷,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三伏灸对以下疾病尤其有效,一类是过敏性疾病,如反复呼吸道感染(如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等);一类是与虚寒有关的疾病,如胃炎、肠炎、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痛以及妇女的月经不调、痛经等。还有一些类似免疫低下的人群,特别是怕冷、容易感冒的人等。三伏灸能调节人体气血阴阳,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加抗病能力,起到药穴同疗的作用。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三伏灸,比如,中医辩证阴虚火旺、湿热、实火体质的人、孕妇、恶性肿瘤、糖尿病患者,这些人都不宜做三伏灸。王彬副主任还介绍,“三伏灸”的贴敷疗法为三年一疗程,病程长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疗程。 此次前来做“三伏灸”的人群年龄区别不大,他们中有患有呼吸道、胃肠道疾病及颈椎病等慢性病患者,也有痛经、月经不调的年轻姑娘和妇女,以及容易感冒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他们中不少人是经过朋友介绍、宣传等途径初次来体验“三伏灸”的,还有不少人都连续做了“三伏灸”二年以上。今年已是第二年前来做“三伏灸”陈老先生说,自从开始做“三伏灸”,这两年的冬天和春天,折磨他将近十年的哮喘病的发作间隔时间越来越长了。 目前,本年度的“三伏灸”治疗已接近尾声。据刘月琴护士长介绍,为了加强和巩固“三伏灸”的疗效,我院即将在冬日“三九天”到来之际,继续同往年一样开放“三九灸”治疗。三九天灸是借药物之温热之性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益肺,祛风散寒,使人体阳气充沛,减轻病患的症状,减少疾病的发作。其适应症与“三伏炙”相同。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