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总医院多学科联动治疗晚期脑肿瘤
时间:2014-07-01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时间:2014-07-01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6月25日中午13:00时,刚刚为一位80岁高龄脑恶性肿瘤患者,在立体定向装置辅助下植入带有减压功能的给药囊手术的空军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黄永安说:“这项技术是多学科联动治疗晚期脑肿瘤的一个重要步骤。有了它,后续治疗中将更加安全、精准和可靠。”
据悉,该院神经外科团队,顺应目前国际医疗界多学科协作治疗的主流趋势,联合伽玛刀放疗中心、病理科及影像科医生,结合肿瘤性质、大小及生长速度,共同完善治疗方案。采取银针攻坚、多管齐下、围歼晚期脑肿瘤的方法,依托立体定向技术,将脑肿瘤进行姑息治疗使其缩小后,多种方法齐头并进,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目前完成60多例手术,效果令人满意。
在该院神经外科定向手术室看到,80岁的脑肿瘤患者,头颅上固定着一个带刻度的架子,黄永安介绍说,“这就是导向系统,而那个带刻度的弧形金属架叫做导向弓”。上面的定向环和穿刺套针,看上去很像古代壮士们佩戴的弓箭。事实上,这个导向弓的原理就类似弓箭,医生将借助弓上的定向环和穿刺套针,用一根银针携带一根带有刻度的纤细导管,好比开弓射箭一样刺入肿瘤的深部并固定放置在那里,医生将在这个导管的外端连接一个像一元钱硬币大小的球囊,医生称之谓“给药囊”,并将它固定在患者的头皮下。“这个直接连接脑肿瘤的给药囊,可以便于在后续的治疗中,医生通过头皮直接穿刺进入药囊,既可以给药也可以抽取脑肿瘤囊内的液体。为今后放疗奠定坚实的基础。”黄永安介绍说。
人的头颅由骨骼形成保护,所以如果头颅内部生瘤肿,会使颅腔内压力增加而产生头痛,呕吐,视物不清,抽筋,昏迷等。此外,由于脑瘤生长位置不同,也会因肿瘤的压迫导致人体某些功能的丧失。假如是良性肿瘤,治疗上相对简单,通过手术就可以。但对于晚期脑肿瘤的治疗就复杂很多,并非手术切除那么简单。
脑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关心最多的就是是否还有治疗的希望,以及治疗后患者能活多久。在目前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中,主要包括开颅手术、放疗以及化疗等。但是很多家属因为肿瘤太大、或者在重要的中枢神经周围,而放弃了积极手术处理,转而求助漫长的放疗及化疗。最后患者头发脱落、牙齿松动、骨骼剧痛,在痛苦中慢慢离去。
为了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空军总医院脑肿瘤治疗团队在神经外科专家顾建文副院长带领下,针对晚期脑肿瘤手术创伤大、丧失后续治疗机会等状况,形成了影像判读决策手术方式、通过立体定向放置给药囊围歼、立体定向放射手术助攻及免疫治疗加身心康复等战略步骤,深得患者支持和配合。
对于刚完成的放置给药囊手术,顾建文副院长介绍说:这只是联合治疗脑肿瘤的其中一个步骤。该技术主要针对一些较深层的晚期脑肿瘤或无法以传统开刀手术切除的肿瘤,通过立体定向技术,可以明确肿瘤性质,并穿刺抽吸肿瘤囊液,大幅度缓解脑干深部、下丘脑、运动区的脑肿瘤患者症状。而多管齐下则利用这根探针植入特殊的给药囊,注入杀伤肿瘤的化疗药物,特别是通过定向植入药物芯片,让药物缓慢释放,进行持续性化学治疗。芯片会在2~3周之内慢慢地分解、融化,释放出的药物可直接进入肿瘤区,杀死那些在外科手术中没有切除干净的肿瘤细胞,并且能在不损害其它组织的情况下使病变局部能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延缓了疾病的进展。此外还可以注入同位素或放射性粒子。
“不能将患者孤立看待为脑肿瘤疾病患者,而应该将其视为一位与脑肿瘤作斗争的‘健康人’。用整体的观念来协助其带瘤生存,最终以最长的时间与疾病赛跑。赢得健康和生命。”顾建文的话表达着医者的心声。
三位医生配合默契
为了患者接受手术时能够很舒适,医生手术中需要保持这样的姿态
医院动态
健康问答
专家科普
医生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