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市人民医院

我院引进肌电图检查技术

时间:2014-04-03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一台世界先进的丹麦产丹迪Keypoint4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正式在我院特检科成功投入使用。该仪器对神经源性病变、肌萎缩运动功能障碍、四肢麻木、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损伤、神经吻合术前、术后神经损伤和再生情况,早期脑痴呆、智力损害、脑干病变、肌源性病变、肌炎、肌营养不良,重症肌无力等临床检查效果明显,还能对法医学鉴定中的测听力、小儿聋哑症、视神经病变等眼科疾病,脊髓损伤、眩晕的鉴别诊断提供医学根据。肌电图,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神经内、神经外、手外、骨科、小儿科、康复科、内分泌、肛肠、眼科、泌尿等系统疾病患者。开展肌电图检查半年来,其精良的检查诊断结果成为各科临床医师一致推崇的优秀诊疗参考,烟台山医院、毓璜顶医院的许多患者也被推介来蓬莱接受此项检查。

  肌电图应用范围包括以下九大类疾病:

  1、神经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

  2、神经肌肉疾病:重症肌无力、肌无力综合症。

  3、肌源性疾病(肌纤维):各类型的慢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肌强直性综 合征、先天性肌强直、萎缩性肌强直和其他肌病等。

  4、周围神经疾病:颈腰椎病、脊柱病(累及神经根及脊髓)、各种周围神经损伤、病毒感染、肿物压迫等,格林-巴利综合症、进行性神经性肌萎缩症、肘管综合症。

  5、神经丛疾病:臂丛神经损伤、上下臂丛神经麻痹综合症、腰骶丛、马尾神经损伤。

  6、脊髓疾病:下运动神经元(前角细胞)病变、小儿麻痹后遗症、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进行性脊肌侧索硬化病、脊髓空洞以及各种外伤、炎症、肿块压迫等病变、截瘫损害功能的评定。

  7、髓鞘病变:多发性硬化、周围神经脱髓鞘病变(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8、脑干病变。通过视觉和听觉通道的功能检测、了解脑干部位神经传导功能,判断视交叉部位及交叉前后部位和听觉通道的疾病。

  9、皮层功能检测。了解皮层功能、SEP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等。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脑血栓脑梗塞怎么控制
邵自强
回答: 脑血栓脑梗塞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控制基础疾病、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控制。脑血栓脑梗塞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高脂血症等原因引起。 1、调整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有助于减少血管内皮损伤,降低血栓形成概率。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避免高脂高糖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可改善血液循环。 2、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维持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糖尿病患者应使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内。定期监测血脂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低于2.6毫摩尔每升。心房颤动患者需遵医嘱进行抗凝治疗。 3、药物治疗 阿司匹林肠溶片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氯吡格雷片能阻断血小板活化。阿托伐他汀钙片可稳定斑块,利伐沙班片适用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注射用阿替普酶在发病4.5小时内可用于溶栓治疗。 4、康复训练 发病后24-48小时即可开始床边康复,包括肢体被动活动和体位转换。恢复期可进行作业治疗改善手部功能,言语治疗帮助语言障碍恢复。平衡训练能预防跌倒,步态训练需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 5、手术治疗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适用于颈动脉狭窄超过70%的无症状患者。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可改善颅内大血管狭窄,机械取栓术能在发病6小时内开通闭塞血管。脑室引流术用于大面积梗死伴脑水肿患者。 脑血栓脑梗塞患者需长期坚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监测血压血糖至少每周一次,定期复查颈动脉超声和头颅影像学检查。康复训练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出现头晕、言语不清等新发症状需立即就医。家属应学习急救知识,为患者创造无障碍居家环境。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